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相出心声

2023-05-27 12:26 作者:七喜汤圆  | 我要投稿

案:“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西安市考古院位在小雁塔里偏僻的一隅,一栋两层的砖房,墙外的爬山虎掩藏了本就不显眼的考古院。初访的客人想顺利找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寻着了,也可能碰巧“故人已辞工地去”,寻隐者不遇的故事不光是访客常遇,就连单位里的同事也是见怪不怪。

如此清幽世外之地,颇合考古院的神韵。一帮当代的“地下工作者”不太想得到公众的关注,借此可以享受闹市区难得的宁静。坐在办公室里不时还能听见窗外雁塔的钟声,庄重悠扬,我刚来单位的时候感觉甚是欢喜。

寻声而去,可见一口悬空的大铁钟,随着钟声的响起,四围水渠里的喷泉瞬间绽放,好似喷涌的莲花,莫名的可爱。

雁塔铁钟

 

转过身去,地上立着的牌子写道:“敲三次为智慧宏开,六次平安好运,九次吉祥长久。十块钱可敲钟三次”。世上竟有如此好事,花十块钱可以长脑子,花二十可以心想事成,花三十就可以延年益寿。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花个四五十不得与日月同辉?同一块牌子,不光要中国人来敲,外国友人也是一视同仁。有英文说明我可以理解,但是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和中文差的那么多?英文的内容称其“声闻十里”,民间还有“神钟”之誉:有情人即便远隔千里,钟声即可遥寄相思,对方还可感应。如此说法,如此浪漫,本无可厚非,为何换成中文就只剩了三十块的买卖之辞?罢了罢了,也许老外还有些闲情关心铁钟的心声,国人早已没了逸致去关心人心的况味。旁边卖烤肠的炉子里散发着油腻的味道,这种感觉与佛门净土中可以荡涤胸中尘垢的钟声不能说完全不同,但也只能说没有丝毫瓜葛。

兴尽而来,败兴而归。从此再无脑海里的钟声。

后来,我坐在办公室里,当钟声再次传入耳中的时候,心里总会跟着撞钟的次数,默念三块、六块、十块。不多不少,正好三次。多数人只敲三次,少有多次的。也许撞钟人只觉得花十块钱长脑子比较重要,二十块钱的心想事成和三十块的延年益寿并不划算,毕竟十块钱可以换两根烤肠。

男女不同,撞钟的力道不同,力士莽夫撞的声音总是热烈奔放的,浑身的气力凝于手中,钟声之大,可震落屋瓦。十块钱的本钱,撞出了起码十五块的效果。老少妇孺撞钟似乎多了一番柔情,为子女祈福,为父母颂祝,亦或是为自己求得一份姻缘,总归这钟声里多了一分虔诚。 

介绍牌不重要,重点是付款码


有时我在想,如果这钟不要钱,是不是撞钟的心里就能更单纯,更虔诚?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免费的钟恐怕会被人从早敲到晚,那样的钟声岂能有丝毫的纯粹之心?本着“不敲白不敲,敲了也白敲,白敲也要敲,但愿不白敲”的精神,那雁塔里将永无宁日。金钱出没的地方,人的直觉总是俗气,但是没有金钱出没的地方,恐怕更是无可奈何。金钱是一种束缚,脱离了束缚的人性,是一种比金钱更可怕的存在。

“吃面吃汤,听戏听腔”,这是我老家常说的话。眼睛可以看到很多事,但不一定看的清。耳朵可以听到很多声,恰恰能听到弦外之音。


相出心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