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识疑】红楼梦成书演变:修订本(四)

2022-06-07 11:54 作者:pengo2025  | 我要投稿


修订本——曹頫的梦觉本

1784年的梦觉本因序文有署期“甲辰岁菊月中浣”、署名“梦觉主人识”而得名。

梦觉本特点:

1,就现存抄本而言,梦觉本首次以【红楼梦】命名小说,而他本则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或【石头记】命名。

2,它接近早期的甲戌、庚辰本,其后的程甲本接近它。

3,批语以双夹批为主,无眉批、侧批;批语主要集中在前四十回,按分布第一回最多;存有他本没有的批语;批语无署名、署期。

4,消灭了脂砚斋和畸笏叟等人的署名。

5,通篇删减批语,尤其是暗示作者信息的批语,并在第十九回解释了删减批语的理由。

6,与甲戌、己卯、庚辰本等早期抄本相比,存在增删正文的现象。

7,补全了己卯、庚辰本原缺的64、67两回,补上了诗和灯谜,完成了17~18的分回。

8,解释了红楼梦书名和故事来历,除了甲戌本外他本尚未论及此事。

1767年丁亥年(甲戌己卯庚辰本存世)至1784年甲辰年(梦觉本问世)之间的年代,版本出现断代现象,一个根本原因是一芹一脂去世了。在这个时段的新抄本(如果有的话)问世之前,可将梦觉本暂定为继甲戌、己卯、庚辰本之后的最新版本(如有新出再作调整)。

根据周汝昌、冯其庸、林冠夫、郑庆山等前辈对版本源流的梳理,可知梦觉本是版本演变、流变过程中【脂本】向【通行本】过渡的重要一环,它承前启后,属于一版特殊的抄本,其存在让成书演变史变得完整。

梦觉主人是谁?他的真名、年纪、身份是什么,梦觉本是他的过录本还是修订本,至今尚无定论。在没有相关史料的情况下,对他的研究几乎无法展开。但是,依据【书稿传递链】和【抄本传播链】,借助推理,依然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思路。

1767年丁亥年的时候,【父本】作者曹頫还活着,他在庚辰本上作批“前批书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彼时一芹一脂已经去世,他们的书稿该如何处理呢?

从一芹一脂一叟三人的亲属关系、曹頫的【父本】作者身份来看,书稿的所有权最有可能归属于曹頫,使他成为书稿的保管者和处理人,而他则有机会、有资格、有能力对小说进行修订。

梦觉本被修订过,它不仅整合了甲戌本的正文批语,而且补上了缺回和少文的部分,给17~18做了分回,完整了前八十回。1784年前后,曹頫是否在世,梦觉本的诞生是否与他有关,值得研究一下。

鉴于小说涉及朝廷、风月、抄家等禁书属性,流出首先应发生在值得信任的“朋友圈”,没有被举报出卖的风险,尽管这限制了小说的传播速度,但是减少了传播链条的数量,范围小,对调查有利。

与【抄本传播链】有关的人,大致可分为作者、过录者、修订者、收藏者四类,其中只有作者和修订者改动文本内容,作者的改动合理合法,修订者的改动则属于篡改原著的侵权行为。另外,小说在过录传抄过程中,以讹传讹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多是碎片的、零星的字、词、句的改动,如果出现段落、章回这样大篇幅的改动或补写,则可视为修订者的篡改行为。

1,如果梦觉主人是作者,那么他是曹頫,在一芹一脂离世之后,除了他还有谁更可能拥有底稿、大纲、动机来补写、改动文字呢?也许另有其人,但应归为修订者之列。

2,如果梦觉主人是过录者,他的复印件格式可与原件有所不同,但内容应一致。看起来也应像一个印刷品,书面没有修改错字、删补字句的痕迹。梦觉本的确像一个印刷品,符合过录本的条件。作为手写抄本,于六七十万字中出现零星的错字在所难免,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本文暂不涉及)。

3,如果梦觉主人是修订者,那么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下文讨论。

4,如果梦觉主人是收藏者,应见盖章、署名,但梦觉主人只留下一个代号,梦觉本没有被收藏的印记,它更像一个个人珍藏的“纪念品”。

梦觉本可能来自一个修订过的底本,也可能它本身就是这个底本。它的修订既可能出自作者之手,也可能出自修订者之手,换言之,它可能出自曹頫之手,也可能出自梦觉主人之手,亦或另有其人,如果出自曹頫之手,梦觉主人只是过录者;如果出自梦觉主人之手,那么他篡改了他人作品;如果另有其人,线索中断。简而言之,要么他是曹頫,要么他是别人。在此,暂不考虑另有其人,先将梦觉本假定为曹頫或梦觉主人二人的手笔。

1,假设梦觉主人不是曹頫,则面临三个问题:

(1)他凭什么修订别人的作品?

在并未获得作者【一芹一脂】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修订,既有篡改原作的“自大”,也有被后世诟病的风险,这难道是他匿名留号的原因?具体要落实文本,通篇感受看他修订的效果。

(2)他怎么会有原缺的64、67两回?

莫非他与曹頫直接或间接有关联,在一芹一脂相继离世,书稿交到【父本】作者、叔叔曹頫手上后,曹頫想办法补上了原缺的这两回后流出,梦觉主人过录。或者梦觉主人有写作天才,自己补写了这两回,但梦觉本里没有这样的标注和说明。

(3)甲戌本的正文和批语怎么到的梦觉本里?

莫非他与曹頫直接或间接有关联,才有机会获得这版曹頫过录修订过的“非卖品”,但是透露脂砚斋隐私的【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甲午八日泪笔】等批语被删去了。

2,梦觉主人是曹頫,则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曹頫是罪臣,脂砚斋是罪臣李煦之女,一旦他们暴露身份,可能会给这部涉及朝廷、风月、抄家、恋爱的小说带来灭顶之灾。此时的曹頫,作为所有者,拥有修订权,为了日后的出版,他不得不删掉自己和脂砚斋的署名,剔除暴露作者身份的批语,和小说脱离关系。

目前存世的甲戌本并不完整,呈现1-4回、5-8回、13-16回、25-28回的“选摘”状态,由于己卯、庚辰本上有“定本”标注,而定本呈现分阶段、分批次的态势,推测甲戌本至多存在1-32回,是不无道理的。1759年己卯、1760年庚辰两部早期抄本的前十回是白文没有批语,1784年梦觉本却有甲戌本的批语,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底本来自曹頫过录修订的甲戌本删减版。我曾推测甲戌本是曹頫个人的“非卖品”,它诞生于己卯、庚辰流出传抄之后、一芹一脂去世之后、1767年丁亥夏之后,它的文本保留着脂砚斋改写【父本】后的原始文笔,它保留着曹頫对一芹一脂、对顽石化玉的怀念。

梦觉本表现的像一个过录本、非卖品、纪念品,它的出现有可能是曹頫为了纪念甲戌本问世30年、为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衔接统一而做出的修订。为了出版,他不得不消灭禁书属性:一,作为罪臣的自己的痕迹——畸笏、机户,二,作为罪臣之女、女性写作的痕迹——脂砚斋和暗示她身份的批语,尽可能剥离禁书属性,才有望顺利出版,才能完成一芹一脂的遗愿,实现一芹一脂一叟三个人的理想——传世而不被焚禁。如果彼时曹頫还在写作后四十回,那么他必须好好活着,不能发生任何意外,不管是他自己还是这部书。

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猜测立足于【书稿传递链】的两个基本事实和一个推理:

1,曹頫有文笔,也是【父本】的作者;

2,他密切关注这部以他的【父本】为基础的小说,抄本上有他不同年份的批语;

3,一芹一脂的遗稿最可能托付给他这位叔叔。

一般来讲,作者的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反映,曹頫曾经世袭官职,曾被革职抄家,也曾出家为僧,他是小说中贾政的原型之一,正派、迂腐、不理家务、不善钻营。

梦觉主人是不是他的代号,梦觉本是不是他的修订本,还需要在抄本中核实两个事情:

1,序文中是否体现了曹頫的思想——儒家和佛家的思想;

2,是否有意剔除禁书属性——删除透露他和脂砚斋信息的批语。

来看文本。梦觉主人序,约800字,因日久残缺,字迹不全,我参考了《汇校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校对、补上了缺字。在这段序文中,梦觉主人独家报道了戚蓼生、舒元炜、程伟元、高鹗等人并不知晓或避而不谈的内幕——红楼梦由来,现分8段,尝试解读。


梦觉主人序

1,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注: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的《议婚》,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的诗句,与小说中的金玉姻缘、木石姻缘有类似之处,就适婚年龄的家境而言,宝钗富,黛玉贫。

按:

甲戌本和梦觉本,均保留了【楔子】的大部分内容,但有两处不同

甲戌

 (1)梦觉本进行了结构的调整。甲戌本将【楔子】放在了【凡例】和【第一回】之间,梦觉本没有【凡例】,将【楔子】放入了第一回。

梦觉

(2)梦觉本进行了文字的改动。甲戌本说世态不是本旨,梦觉本说梦幻是本旨,梦觉本没有甲戌本那首七言律诗,多了“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的解释,意在强调梦幻。

序文开笔第一句“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强调梦幻,涉及佛家思想。紧跟着第二句,点出爱情,表明既有真事也有杜撰,第三句,点出谁的爱情,指出这是属于红楼女的蝴蝶梦。

何为梦幻?做梦、幻觉,在写作中表现为杜撰、编故事。

对照梦觉本和甲戌本,发现三处奇怪

(1)梦觉本里没有甲戌本凡例中从“红楼梦旨义”到“不得谓其不备”这段讲述红楼梦由来的文字。正文中的红楼梦概念出现在小说第五回“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如果他是过录者,在没有凡例那段文字的情况下,用第五回的红楼梦曲来解释最合适,可梦觉主人却不以此为理由,他解释说“红楼富女,梦归蝴蝶”。但无形中他完成了脂砚斋在凡例中的愿望,以红楼梦命名此书。

(2)梦觉本的“作者自云”与甲戌本内容基本一致,讲述了石头记来历,但梦觉主人并不采用石头记,而用红楼梦作书名。

甲戌梦觉比较

 (3)梦觉本删掉了“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却偏用吴玉峰题名的红楼梦作为书名。

梦觉本没有甲戌本【凡例】的红楼梦旨义,不提第五回梦曲,删去了吴玉峰却用甲戌本中吴玉峰题名的红楼梦作书名。

2,尝思上古(之)(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其次有春秋、尚书、(志)乘、檮杌,其事则圣贤齐治世道兴衰,述(以)逼真直笔,读者有益身心。至于才子之(文),释老之言,以及演义传奇、外篇野史,其(书)(尝)窃古,假名人情好恶,编者托词讥讽,观者(徒)娱耳目。

按:

梦觉主人具有典型的儒家思想。

3,今夫红楼梦之书,立意以贾氏(作)主,甄姓为宾,明矣,真少而假多也。假多即幻,幻即是梦。书之奚究其真假,惟取乎事之近理,词无妄诞。说梦岂无荒诞?乃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是也。

按:

小说中提到护官符贾史薛王四大家族,但实际上既有贾家、甄家的故事,也有林家、史家、薛家、王家等江南家族的故事,梦觉主人突出了贾家和甄家的地位,再次指出写了真人真事。

4,贾宝玉之顽石异生,应知琢磨成器,无乃溺于闺阁,幸耳关雎之风尚在。林黛玉之仙草临胎,逆料良缘会合,岂意摧残兰蕙,惜乎标梅之叹犹存。似而不似,恍然若梦,斯情幻之变互矣。

按:

梦觉主人提及小说角色,首先提到木石姻缘的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梦觉主人的观点是,贾宝玉虽不成器但不乱来,林黛玉恍如仙子却贻误终身,两人的爱情天荒地老,然而婚事悬而未决。

5,天地钟灵之气,实钟于女子,咏絮丸熊工容兼美者,不一而足。贞淑薛姝为最,鬓婢嫋嫋,秀颖如此,列队红妆,钗成十二。犹有宝玉之痴情,未免风月浮贬,此则不然。

按:

梦觉主人歌颂女性,赞美三从四德的代表人物薛宝钗。

6,天地乾道为刚,本秉于男子,簪缨华胄垂绅执笏者,代不乏人。方正贾老居尊,子侄跻跻,英年如此,世代朱衣,恩隆九五。不难功业华褒,此则亦不然。

按:

梦觉主人歌颂皇权,歌颂贾家祖辈,赞美贾政。

7,是则书之似真而又(幻)乎?此作者之辟旧套开生面之谓也。至于(日)用事物之间,婚丧喜庆之类,俨然大家(体统)。事有重出,词无再犯,其吟咏诗词,自属清(新),不落小说故套。言语动作之间,饮食起居之事,竟是庭闱形表。语谓因人,词多彻性,其诙谐戏谑,笔端生活,未坠村编俗俚。此作者工于叙事,善写性骨也。

按:

梦觉主人称赞作者写作技艺高超。

8,夫木槿大局,转瞬兴亡,警世醒而益醒。太虚演曲,预定荣枯,乃是梦中说梦。说梦者谁?或言彼,或云此。既云梦者,宜乎虚无缥缈中出是书也。书之传述未终,馀帙杳不可得。既云梦者,宜乎留其有馀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

甲辰岁菊月中浣。梦觉主人识。

按:

梦觉主人透露此书至少有两位作者。梦觉主人看的很开,觉得故事未完也并不遗憾。

他怎么知道的?

在此前三篇系列文字和之前的多篇文字中,我通过研究抄本、版本、写法、史料,查阅了几百万字资料后,提出曹頫和脂砚斋是两位主要作者的观点——脂砚斋重写石头记,畸笏叟完结红楼梦,暨脂砚斋操刀重写,吸收曹頫的【父本】石头记和曹霑的【附本】风月宝鉴,新写出【母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梦觉主人似乎早就知道作者“或言彼,或云此”的不止一个。

其他人多希望看到全本,却只有梦觉主人认为没完结也有没完结的好,这也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亲手抄写了六七十万字,怎么会不想看到之后的结局呢?这还是个奇怪的现象。

在梦觉主人看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政是他心目中的真正主角,而并未提及戏份最多的凤姐和贾母等人。他先提宝黛,潜台词是歌颂爱情,同时表达对贾宝玉的惋惜,对林黛玉的同情。再提宝钗、贾政,表达他对儒家理学的推崇。

宝钗是富家女,贾政是世袭男,梦觉二字突然有了一丝“梦爵”的味道。歌颂女性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贾宝玉少不更事、贾政不擅为官的谅解。

前八十回,金玉姻缘和木石姻缘尚未定局,他怎么就开始同情起林黛玉来,他怎么提前知道林黛玉就“标梅之叹”了呢?小说里年纪更小的湘云、宝琴早已定亲,薛宝钗已过十五岁“将笄”之年,金玉仍未订婚、完婚,大宝玉两岁的宝钗已经“标梅之叹”了,他却只同情林黛玉,不同情薛宝钗,似乎他知道金玉姻缘势在必得。究竟是他偏爱薛宝钗,还是他提前知道了八十回后的结局呢?

第十九回的批语删减说明里提到了“原本” ,除了甲戌、己卯、庚辰等早期定本,还有什么能称为“原本”呢?

甲戌本又最可能是书稿的保管者、处理人曹頫过录修订的。

小说中暗示成书来历的地方有三处:

1,凡例

凡例

红楼梦旨义。然而,【凡例】被梦觉本删掉了。

2,第一回

删去吴玉峰

讲述道人改石头记。然而,“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被删掉了,“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也被删掉了,却用了吴玉峰题的红楼梦做了书名。

3,第十九回

删批说明写入正文

借宝玉之口讲故事,老耗子开会,小耗子谈分身法,透露脂砚斋分身借壳的写法。然而,与此相关的批语也被删除了。

1696年是丙子年,鼠年,难道老耗曹頫真是在这一年出生?

删批理由不作为标注单列,却写进正文,难道曹頫真是梦觉主人?


格式比较

梦觉本与甲戌本类似的格式:逐降一格。

目录分卷

梦觉本与甲戌本类似的分卷:四回一卷。

梦觉主人字号中的梦、觉,序文中悟幻庄周的悟、幻,批语中的幻、缘、点醒、世人、成空等,佛家的概念......

梦觉主人,畸笏老人,畸笏叟,梦觉翁,老主人......

一芹一脂离世后的1767年丁亥年,曹頫是最有可能拥有全部书稿的人,1784年为了纪念甲戌本诞辰30周年,为了出版做准备,他不得不删掉暗示作者信息、作品由来的文字,讲述此书不为人知的真正由来——红楼富女梦归蝴蝶,将他自己和脂砚斋两位有罪在身的真正作者隐去,继续保留曹雪芹编修的地位,让出了著作权......

也许吧,猜测到此为止,亟待史料发掘。如果曹頫长寿的活着,他是否有望成为这部小说的主人翁和完结者呢?


【红楼识疑】红楼梦成书演变:修订本(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