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通关了九次倭国副本》(不时更新)
序 2023年8月24日,小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韪,光明正大地开始了核污染水排海。 这是全世界人民沉痛的一天。 恶心、愤懑、难过、想骂人这些情绪喷涌而出。 他悲愤交杂,情至笔端,成联一副。 上联:天高海阔,能容鬼域妖境。 下联:身微力薄,难枭奴首倭头。 横批:尚有英雄? 写完放在手里看了看,他暗自叹息。一介小老百姓,又将何为? 带着咬牙切齿的恨,吃了三个汉堡,明天还要继续上班,时间不早,夏夜闷热,倒头睡去。 他梦见自己坐在一个开阔又密闭的房间内,四面都没有墙壁,八方却都看不见尽头,极目望去,静寂漆黑。 房顶和地板都是木质榫卯结构,上印有纹路,仿佛身处一个脱离于天地,浮游于星辰间的偌大的机关盒中。 他扶案席地而坐,案上置有一盏明灯,提供这一隅内全部的照明,灯旁一字横向摆放着一排木质小牌,每块小木牌都狭而长,就像增厚变大的雪糕棒。 小木牌上用各式字体写着: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 ... 第一章 给朕造船 一阵轻缓的脚步声由远到近,止于门前。 “公子,陛下降旨,将淮南儒生收监。将军特传于公子。” 门外那人听得屋内毫无动静,不由疑惑: 公子从未如此晚起,莫不是为儒生之事... 屋内,笔砚竹简置于案上,一炉香在旁,淡香盈室,榻上一人仰面大字型躺着,眼神木讷,盯着房梁。恍惚回味着昨晚的梦,梦很长,长到似另一世记忆,梦很短,白云苍狗、须臾而逝。 梦中,他长跪一人之前,那人面带不悦,一字一言,似龙低吟,牵动风雷。梦中,他将咸阳来的锦帛好好地收入匣内,走出帐外,仰面南望,倏然风雨飘摇,长剑坠地,雨水挟裹一抹殷红,渗入万块土砖。 他从榻上坐起,一旁的铜镜上映着陌生又熟悉的身躯。 门外侍者刚要离开,听见屋内传唤。 “更衣” 他跪于一人之前,殿中只他二人,初秋凉爽,他却只觉殿内空气凝滞,一吸一呼都要费劲心力。 他感叹于身前龙威,能有如此气场。 “扶苏愿亲提一师,直至淮水之南,将妖言惑众,辱我秦德之儒生,悉数押来。” ! 始皇眉角闪过一丝惊诧,一瞬又隐去。 “旨已诣郡,不需再往。” 始皇抬袖招手,侍者奉上座案。 始皇又道:“儿昨日尚谏勿害儒生,今日因何反复?” 早间大字型躺着榻上的时候,他就想好了,既然来了,那就把华夏民族的仇,提前报了,事后报仇哪里比得上事前,一劳永逸,他躺在功德昭烈的大秦,他看着锦绣如画的山河,他想着的是,灭了小日本。 杀尽倭奴。杀尽倭奴。他不能触动龙怒,远离朝堂,他不能妄自菲薄,死于边地,他要杀尽倭奴。 “非儿反复,儿昨日读书,感于书言,方悟忠君爱国方为儒,无心无眼不忠不敬安能为儒?今秦德昭于天,秦颂彰于地,儿岂能容宵小辱我大秦,岂能忍反逆不敬陛下。” 嬴政长舒龙息:“儿有此悟,稍可慰朕。昨日所读何书,至有此悟。” “儿昨日市得一卷奇文,夙夜难释于手。此书盖为昔日周公囚于殷时所做,名《砾始》,上记周之八百年,业统于我大秦。儿惊惧于大秦六世基业,兼陛下英明神武一扫六合之事,竟早呈于此书。” 嬴政龙身稍稍贴近案前。 “竟有如此奇书?”言词顿了顿,又道: “但依书言,我大秦运脉如何,果得万世否?” “儿亦急于一览,只惜此书传八百年,多有遗失。再有字传已是近两千年后。” “两千年...”嬴政身形回正于座。 他深吸一口气,等始皇帝继续问。 “千年之事,人岂能知。”,嬴政起身步于殿中,徘徊止于殿门,仰面望天:“依书言,两千年后,尚有秦乎,尚有朕乎?” 两千年,对现代人而言,史书成语故事小说电影游戏比比皆是,且不论真伪,两千年前没有多么陌生。 可两千年,对于秦人过于遥远,哪怕一位寻求长生的君王,哪怕是功彰于唐尧虞舜的千古一帝,对他而言,也是恍惚中触不可及的深处。 他望着嬴政,垂了垂眼。 “不知陛下在否,然天下皆奉陛下为千古一帝。不知大秦如何,然犹见秦人生于华夏,长于中原。” 他没有看向嬴政,嬴政也没有说话。 “然...”他指尖不自觉地用力,指甲浅浅嵌入皮肤。 “然书载两千年后,华夏之东,有一倭国,侵我王土,戮我万民。华夏儿郎翁妇,倭奴屠之如刈草木,千里白骨,江河凝滞,只一十四载间亡...亡三千五百万口。” 嬴政回身。“甚?!” 秦大统后,天下凡二千八百六十万口。 嬴政神情归于泰然,他质疑着扶苏的话。眼前这个即使他期盼着长生,依然当做继承人培养的扶苏,从未欺瞒自己,但他刚刚唇齿一启一合间却过于骇人听闻。 “两千年...倭国...三千... ...扶苏近日过于操劳了么...” 他想报仇,他要报仇,他得报仇。所以他穿越了,庆幸他穿越了。 嬴政愣神间,忽然扶苏跪伏于地。 “陛下!陛下!儿览其字,视其数,如剖心厉腹,倭奴安敢以我为鱼肉,儿恳愿陛下早亡倭国,拯华夏千载!莫使狼口蛇牙,加诸后辈之身!莫使狼烟烽火,燃遍华夏大地!” 他抬头,直视龙目。那一双入炬的眸中,映着的还是令人寒意自生的冷静。 他太心急了,秦时天下,谁人知道,谁人听说过东海里还有一个小国呢。就算知道有一个小国,谁愿意相信如此一个弹丸之地,觊觎天朝千年,竟真有机会,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就算相信,那也是两千年后,与大秦何干? 嬴政召来侍官。 “扶苏昨夜秉烛劳神,且送回歇息。...另,传旨丞相,命监御史督九江郡、会稽郡、胶东郡、辽东郡各造战船二百艘,每艘纳军五百。传旨太尉,调各郡兵马凡十万,另督练新军三十万。朕要渡东海,屠倭国,枭尽倭头,筑为京观,以彰秦功!” 他抬头,望着眼前的千古一帝,嬴政手抚秦王剑柄。目光穿过始皇帝身侧,他看到殿外九霄,一尾龙正兴云吐雾,腾转扶摇。 “扶苏,朕信你。” ... “倭国???” 丞相府内,太尉拜谒丞相,四目相对。 “四十万大军...八百艘战船...丞相,这,这倭国何在啊...” 第二章 登陆倭国 日出日暮,星起辰落。嬴政下令造船整军已近半载,明处上谏之言,暗处反对之声,秋冬不绝。 大家都有所觉却都不敢言的一件事便是:皇帝老了。轻信谗言去寻什么子虚乌有的倭国。 “陛下!目下北疆、关中,所用役夫何止百万,更兼五十万将士远征南越偏国,此间实实不宜再动土木刀兵!” “陛下,昔文王定鼎八百载,未闻海上有何倭国,且我秦军子弟,不惯风浪,今大军旦夕催动,恐难还矣。望陛下三思。” 朝堂龙吟震震:“丞相府所存户籍田册,凡月呈朕一览,盈缺朕岂不明。那日徐福所言仙岛,亦是缥缈于海上,犹未闻尔等之闻所未闻。纵此言只果真于万一,纵劳国伤运,受一横暴之名,朕决,不使身后大秦子弟、百姓,日后受如此荼毒。” 诏令到日,丞相李斯迁各郡劳夫并十五万囚徒赶赴四郡。九江郡、会稽郡伐楚泽乔木,胶东郡、辽东郡尽北海巨林,并另重金召集楚泽及南越造船世家前往,劳役日夜赶工,管监夙夜不寐。 太尉屠睢传令各尉,新练军士三十万,并北疆及各郡戍军共十万,开赴江河大泽,日夜操练。 初秋的海风拂过扶苏的脸庞,他对嬴政说过,隆冬之时,海浪不兴,可以东行。他便提早来到会稽郡,督造船练兵之事,准备冬季出海。 他望着万里碧波,望着千里外,狭岛上的豺犬妖魔。 隆冬时节,始皇东巡銮驾的车辙,压过江南浅雪。 驾至中军,冬风之下二十万大军集结待命,军帐营盘、粮草军需绵延百里,两百艘巨舰陈列于海岸,在雾雪里时隐时现。 谨遵龙意,四郡每郡造船二百,每船载军五百,则每郡便是船二百艘,军十万。 千里东海岸,自北向南,辽东郡、胶东郡各自出军十万,九江郡不临海,由水路行船至会稽郡,两郡二十万兵马一齐入海,总共是四十万。 他知道、每个秦人都知道,军功制下,荷甲执戈的四十万秦军在冷兵器时代是多么的恐怖。 在刚完工不久的行宫高阁上,始皇帝玄袍披着一件貂裘,按剑东向,雪中,光亮的甲片映来日辉,在江南雪雾中如十万星辰,繁星满目。 登船。出海。灭倭。 按照公子扶苏定好的时间,朝着公子扶苏图绘上标注的方向,带着公子扶苏所给的装于匣中的磁石,通武侯王贲出辽东、将军李信出胶东,蒙恬随公子扶苏亲出会稽。 随行的还有一人。赵高极不情愿,面如死灰般随扶苏一同登船。 按他所定的日期,北方两郡提前十日出海,会稽郡则在十日后出海,虽然会稽郡距离倭国更远,但冬季太平洋洋流会使其更早到达。 多余的话,他未曾言明,只约好日期。 扶苏、蒙恬于蛟首舰上,为舰队之首,各船间旗语沟通。 隆冬时节,海上的确风平浪静,二十万人的船队随着太平洋暖流北上,在首舰五百将士看来,这不过是随波逐流,前路未卜,但每每看到立于舰首的扶苏那坚毅冷静的神情,担心恐惧逐渐消退。 偶尔几个秦军私下言语: “脚不沾土,终究心不安稳啊” “这巨舰如此硕大,天下果有能人异士” “这船这么大,为何只载区区五百人,我看,就是两三千人,也装得下” “额说你咋这瓜哩,此一行不知几月几载哩,都装人,吃甚,喝甚?” “哦,对对对,听说还从湘水地界,采摘许多或黄或橙的果子。” “果子?不会几日几月光吃果子吧” “你个娃娃懂甚,公子扶苏自有安排哩。” ... 舰队行十七日,安稳无事,十七日夜间下起大雪,十八日早晨雪雾渐小,,扶苏披着厚衣立于舰首,远处黑点渐渐入眸。 蒙恬从身后走来。看着眼前几处海岛。 “那便是倭国?” “一...二...应该是了,传令各船,下锚、砺兵、着甲。倭国有四岛,眼下方位之故,只见其三。” 蒙恬应声传令,回身又与扶苏一同望着海中的小岛,只觉戾气隐约蒸腾,恐非善地。 “公子,尚未见另两路舰队。” “两路不日便应到,我等先行登岛。雪停后,舰队分为四路,你我各领一路,四路各登一岛,岛上所见矮小倭奴,尽数枭首,一匹不留!” 蒙恬见扶苏神情淡然地说着,手指却紧紧扣在舰栏上。 激动。他很激动。忠君爱国可称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报仇,千年未早。 “押逆贼赵高来!斩首祭旗!” 他嗓音很高,冬风仿佛帮他把声音传至整艘巨舰。他知道,苍茫大海,无路可逃。 上船那天,赵高就想过可能有此一天,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他的谋划,他的手段,一桩桩一件件该是滴水不漏,他想不通,他想不通为什么扶苏会知道。 “难道,是人传言中,扶苏的那卷奇书...” 一抹散发着淡淡腐臭的鲜红,溅在舰首。 扑通一声,鱼虾竞食。 雪雾渐退,舰首玄金秦字大旗鲜明,秦军兵甲已备,扶苏下令起锚,兵分四路向倭岛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