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为一个“工具”的赛斯心法

2023-08-30 18:06 作者:wasabimae  | 我要投稿

高灵陪伴成长

陪伴你慢慢成为你自己


赛斯资料精要音频见公众号Mae有光疗愈


把这作为一个工具

然后阅读原文

赛斯资料发了45篇了,算是一个阶段的终结。

这1~45篇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个人实相的本质》这一本,有很少部分来自《灵魂永生》。

需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所分享的资料,并非原封不动的原文摘录。

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我会调整段落、语序,做出编辑、润色、整理,偶尔也会加一两句过渡性语句作为衔接。每一小段落的标题则大多是我的概括。

每篇音频的内容则更为扩展,有一些不仅仅是对我这一篇原文的概括,有时我在语义重述的基础上,也会基于我的理解和经验做一些延伸和扩展。

所以,可以说,你从我这里看到的赛斯资料,更像是一本“精要”,而非“原著”。

我建议你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这些小段落所传达的态度、观点、方法可以激励你、为你赋能,并使你开始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信念,敦促你去探索自己的信念,探究你所塑造的那个“自我”,并学会信任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你带在头上的那些“标签”和对自己的“认为”。

但我仍然推荐你要去阅读原文,即使原文有些晦涩难懂,有些拗口的语句。如果能直接阅读英文原文是最好的。

下一阶段可能会开始分享《健康之道》。

在生活中实践和应用赛斯心法

其实我们会发现,赛斯在资料中反复强调的就是那一两件事。


首先是关于“你是谁”的问题。赛斯一直强调,你是一个多次元的人格。

有不同的“你”存在着,并与你共享一个“创造之源”;它们也时常在梦中与你相遇,或者通过灵感、冲动等形式向你传递信息。你们之间是彼此连通的。

就你这个拥有肉身的人来说,你是一个灵魂,你住在你的身体里。你并不是这具身体,你也不是你的想法、信念、思维,你也不是你的情绪、情感。

所以你究竟是谁呢?你会说,我的手、我的脚、我的头,但你不会同意这些部位可以完全表达你、代表你,是不是?那你的整具肉身能完全代表你吗?

人对肉体的认同是必要的,这是一个人可以在这个物质世界存活的前提。有句话说,“肉体是灵魂的殿堂,我们要照料好它”,的确如此。但太过于认同肉体或头脑,会带来很多痛苦,催生很多恐惧

例如,认同于头脑,就会把头脑中的想法、以为、认为,当做事实、当成自己。这是很多人无法转变低价值的自我认同的原因。

那如何给这些认同松绑呢?

做一些灵性练习,简单的呼吸练习是一种切入。依然是,名称并不重要。你可以叫它正念、或者冥想,或者静心。

你以为那些静坐练习者、内观者在那里“只是坐着”的这种行为很傻吗?不,单纯的“只是坐着”,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是坐着,看看你的头脑会多疯狂?有多少念头会飘过去?他们都是关于什么的?

“只是坐着”,或者你也可以站着,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走路、做任何事情。那是一种全然存在的状态。

全然存在,就是全然在当下,那是生命最有活力、最舒展的时刻。这其实是现在很多心理疗法所力图让来访在关系中抵达的一刻,如格式塔、存在-人本的“此时此地”“在场”“我-你关系”等等。

全然在当下,就进入爱里,那是一种没有恐惧的状态。这就是你的“爱”的品质。所以你真的可以通过“自己”进入爱里。

你究竟是谁呢?这是一个慢慢澄清的过程。可能也没有终极答案。

阅读赛斯资料,在这些灵性资料的启发下,我们可以一点点去看,松动头脑中那些对自己的“认为”。所以我这个系列,一直是叫“高灵陪伴成长”。

除此之外,我一直推荐你们在阅读赛斯资料的同时,也去看一些关于宇宙的纪录片。你会发现现在量子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宇宙、对意识的研究,可以告诉你一些什么。

这些不同来源的资料的交叉验证、在你之内的交互体验,是可以帮助你去理解实相的。

相关阅读

存在主义意义疗法 | 这13部纪录片带你走出“无意义困局”,将你拉出焦虑泥潭(建议收藏)

震三观 | 宇宙和我有毛线关系?有关系!


很多人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遭遇而在“此时此刻”仍然在受苦。

事情早已过去了,而在这个大脑中播放的是非对错、情境剧,还没有停息。受控于那些关于“我”的“认为”,你的整个立足点都是在这个“我”上。你所拥有的感受、你受到的伤害,全都从这个“我”出发,再返回自己。

这个身体上的痕迹也没有消除。所有受伤的、痛苦的感受都会以生物化学的模式被记录在身体里,连接着你特定的某一个想法、 某一些信念。

这是为什么创伤的疗愈总是缓慢的,总是要抽丝剥茧,这些情绪能量、思想-情绪-身体关联键,需要一点一点儿地被释放。甚至因为未完成,需要你再次去体验它们,让它们流动。

有一本书叫《身體記得:創傷及創傷治療的心理生理學》,这个我还没有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我上面说的那些是基于我所阅读的各种疗愈相关的书籍和自己的实际体验。


所以说,你的这个“我”到底是谁?

心理学讲这个“我”可能会从母婴开始,你有一定的天生的倾向性,然后是母亲的回应、成长环境、与重要养育者的关系,依恋模式的达成,重要丧失的体验,最后你的性格、个性,从形成到逐渐稳定,人格定型。而且心理学还会告诉你,你的人格是很难改变的。

心理学大概就是走到这里了。但是超心理学、灵性资料,会给你这样的答案:包括你出生所在的环境、你的“人格面具”、你的身体、你的父母,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从这里,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你去深研“业力”这个词,如果你比较敏感,很早就留意到了一些冥冥之中的注定、规律、安排以及“巧合”,你就会惊叹于造物的神奇之处。

你会了解“因果”究竟在说什么。

从这里,一个人对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翻转

你原来的那个“我”可能会地动山摇,你会发现原来你真的不仅仅是你所以为的那个“我”,你甚至会发现你对自己的苛待,还有你在愤怒、拉扯、纠缠剧情中所浪费的时间、浪费的生命。

你会学会、习惯去看到,你这样选择,获得了什么?目的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你会去相信任何一件事背后总会至少有一个善的动因。

最终你也会回到爱里。

有两本书,分别是《灵魂的出生前计划》《从未知中解脱》,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从别人的生命案例中获得一些启发。下面链接中有一些摘录。


相关阅读

高灵系列 | “问题人生” hard模式背后的爱与选择 01

赛斯反复强调的第二件事,就是“你创造你的实相”。第三件,是“当下就是威力之点”。


这样的观点、态度,如真正可以被理解并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会将一个人导向“负责任的态度”,而这正是多种心理疗法所希望来访者获得的改变。


负责,意味着不再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看自己了。可以开始承担起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从中产生的结果,接受这个结果并做出调整和改变;也了解到自己在“此时此地”还仍然面临做出选择,而且必须承受做出选择的战栗,并且学会享受“可以有选择”的自由

你怎么创造自己的实相呢?使用你的信念、情感、想象力和意志。信念是一个基本的方向,而你的情绪、情感跟随它,甚至想象力也受限于它。


因为是你的创造,所以你能够改变。怎么改变?在哪儿改变?在当下,现在,此时此刻。在你意识到,相信并接收你能改变的时候,你做出选择并改变。


赛斯总强调,你在现在做出的改变,可以改变你的过去未来。改变未来,可能很好理解。但“过去”怎么能改变呢?这可能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


这一点,简单一点去理解,其实是你改变了你对过去的感受。你在现在改变了你的信念、身体感觉、情绪感受,进而改变了“过去”。


你可以执着于那个现实,就物质现实而言,发生了的就是发生了,永远无法改变。


但就你的感受、理解、诠释而言,完全可以改变。另外,就“可能性”而言,因为赛斯所描述的实相一直都是“多重次元”的,你每在一个点所做出的选择,都在这个现实世界被实践了。而那些没有被选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并同样发展下去。

赛斯资料不是一种“知识”,如果你真的可以使用它,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它,尝试利用它去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你会有很多收获。



来源:公众号 Mae有光疗愈(yaoyoulight)
分享对生命的洞察和感悟,推广能够触发疗愈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自我疗愈的能力。
谈弹心,聊疗天
在生命深处与你相遇
"Spirituality is less about 'doing'& more about 'being' our truest most authentic self everywhere we go."

作为一个“工具”的赛斯心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