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守住边界,给孩子自由



文|金鱼的水
昨天遇到一件事,让我突然发现,教育孩子是在每一个小的细节方面。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姐姐的孩子刚六岁,样貌可爱,活泼好动。
昨天来到姥姥家玩,姥姥自然是非常疼爱,还未到中午,就准备了一大桌可口美食。
吃饭的时候,由于孩子贪玩,想要把煮鸡蛋泡在稀饭里吃。泡一下,吃一口。
如此调皮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姥姥的训斥。
“好好吃饭,什么样子!哪有泡鸡蛋吃的,稀饭还能喝吗?”
因为姥姥对于粮食特别珍惜,所以声音严厉了一些。
孩子听后,也没有顶嘴,只是委屈巴巴地把鸡蛋捞出来,一点点啃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事情到这也就结束了,我在旁边也并未多嘴。姥姥依旧疼爱着他的外孙,孩子半分钟不到又嬉笑起来。

但是事后,我却有深深地感触。像诸如此类的训斥,在我的小时候,几乎日日听到。
也许你觉得,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然而,这种看似是正常正确的教导,却严重压抑了孩子的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感受,长久以来,孩子就会失去创造性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是在玩火,或者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或是严重违反了道德的事情,那么此时,一定要管教,就算是动了手,也一定要让孩子牢牢地记住这次的过错,避免下次再犯。当然也要给予孩子一定尊重,不能当众责罚。
但是,如果只是一些小的事情,就算是最严重的后果,也不过是磕磕绊绊、弄脏了衣服、浪费了一些东西、给大人带来了一些麻烦等等,只要还能接受,就完全可以放任孩子自由。
可能在大人的眼中,一些事情是明确的、清晰的、了知后果的。但是,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着新奇和冒险,如果这时加以阻拦和训斥,直接用大道理套在孩子的头上,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完全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慢慢变得无动于衷,只会老老实实地按照前人的“道理”去做,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和灵性。

就说刚刚的事情,孩子泡鸡蛋吃,我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也并未浪费,也许孩子吃两口没有味道,自己也就停止了胡闹。而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孩子自己感受、自己反省。
不过我也完全理解姥姥的用心,那完全是从善的发心,只是方式有些过度,很难真正的帮助孩子理解世界。
我希望我们这一代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守护者,而不是统治者。
这个世界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否,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不论是疼痛还是失败,都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学习、去思考。
而父母则是默默注视着孩子,为孩子守住危险的边界,剩下的就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让孩子真正的自由的成长。

(喜欢的话,别忘了关注金鱼哦。每日更新精选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