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克服虚无主义?丧B自救心法

2023-08-27 17:55 作者:宗诚  | 我要投稿

虚无主义(一切无意义)

表现:抑郁消沉or喷子型

克尔凯郭尔:

病因诊断: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形而上学,例如黑格尔思想(本质高于表象,一切都可以用理性解释,个体并不是特殊的,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整体解决方案)。

(形而上学:世界分为表象和本质,表象的背后有本质世界的支配,本质世界是统一的、永恒的、纯粹的、美好的,能够为生活赋予意义)

药方:信仰。道理、理性在人生抉择前无用。回归个体体验和情感,进行非理性的决断。“信仰之跃”。计算性价比是买卖,不是信仰。德尔图良:“因其荒谬,所以信仰”。梦想的热爱和非理性。

叔本华:

病因诊断:欲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无意识的存在,底层的、盲目的、不可抑制的冲动。求生意志的支配,万事万物都在抵抗熵增——觅食繁衍进化。人是求生意志的奴隶。“人生就是在欲望不满的痛苦和欲望满足之后的厌倦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

药方:1.审美。摆脱自身的利害关系。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尝试沉浸、共情,暂时的平和。

2.禁欲。否定求生意志,不要寻找意义。反对自杀,自杀是对求生意志的屈服,我保持年轻的秘诀:谎报年龄O(∩_∩)O你在看状态,我在看你过于爱自己的欲望。佛教“无欲则刚”。消除生殖意志,彻底放弃个人意志,与世界一致,无欲无我。

尼采:

病因诊断:谎言,对压抑生命力的彼岸谎言的信仰。彼岸的谎言出现和破灭,带来了虚无主义,“上帝死了”带来了虚无主义。宗教是对彼岸世界向往的产物,追求永恒,随着启蒙主义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发觉不存在彼岸和永恒。反对基督教和柏拉图的形而上学。

尼采和叔本华的对于意志的分歧:叔本华认为求生意志为求自保、求繁衍的消极的东西,走向了否定生命意志和佛系禁欲主义,虚无主义是对生命力的否定;尼采认为生命意志是好的,是一种想要创造、释放生命力的让自己更强大蓬勃茂盛的权力意志,对彼岸的信仰压抑了现实的生命力。

药方:1.破。打破一切柏拉图主义及其变体,包括形而上学、宗教信仰、启蒙主义的科学理性。《偶像的黄昏》

2.立。“超人哲学”“上帝死了,超人诞生”,超人是此岸的上帝,在此岸寻找生命意义,自己拯救自己,释放生命力。

萨特:

病因诊断:虚无。“存在先于本质”。物的存在先于本质,而人没有固定的本质,本质总是有待形成的,面对可能性生活,人是自由的,绝对的自由。人的存在=虚无=自由。对于无限的可能性,人不会拥有舒适圈,永远需要出圈探索,所以会产生自我欺骗,给自己贴上标签,不用作出自由选择,所谓“逃避自由”,成为“物”——认为本质先于存在。意志的自由,指不存在意志上的满足。

药方:行动。萨特不要求克服虚无,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无,并不悲观,逃避虚无的处境和自由才可悲。自由意味着你要去承担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电影《降临》,一眼看到生活的尽头,不叫生活,而是出席自己的生活。无限可能性的存在代表着积极行动的空间无限。

加缪:

病因诊断:荒谬。世界本身是没有意义和目标的,荒谬感来自于人类对意义和目的的追问,我们与世界存在着隔离感。例:《西西弗斯的神话》,西西弗斯受到惩罚,把巨石推到山顶,然后巨石滚落到山脚,西西弗斯继续推巨石到山顶。“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药方:反抗荒谬。

1.肉体自杀✘是对荒谬的投降和逃避。

2.宗教信仰✘是对荒谬的神化和屈服。(理智自杀)

3.享受当下✔接受无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西西弗斯的神话》故事后半段,“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内心感到充实,可以说,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如何克服虚无主义?丧B自救心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