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我的看法

首先,我的评价:荀彧是个不完全忠于汉室的汉臣。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不完全忠于汉室”:真正的汉臣,应该像杨彪杨修父子一样,对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欲杀之而后快。杨修在历史上的评价确实不高,但从他的角度看,我爹都这么恨你,我怎么可能为你曹魏?所以杨修,他恰恰是忠于汉室的。这里多说一句,为什么汉臣要站队曹植?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立幼废长,乱你曹魏。你荀彧,一个汉臣,怎么会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主张?你胆子,也太大了吧?
所以这里就很玩味,那他不忠于汉室,又不同意曹操封魏公,他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人认为,他要的恢复汉朝,其实是恢复汉朝的政治结构,从而能让颍川派继续享受士族待遇。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还是一个汉臣。(感受到我的意思了吗?)
那可能有的人就要问了,为什么荀彧不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颍川派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政治是讲究派系的,换句话说,有颍川派才有荀彧,颍川派强,荀彧才强。
而荀彧,我个人认为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不然为什么不辅佐曹操一统天下,之后功成身退?
这里就涉及到彧、操二人的共同点:他们都不想兔死狗烹,也不想功成身退。
什么意思呢?这就不得不说二人心中的小九九了。
曹操:你小荀子,这是让我打了天下,还给汉献帝是吧?那我成什么了?韩信?萧何?还是张良?我偏不,我就要从汉朝的尸体上跨过去,建立我曹家的天下。
荀彧:曹操,工具人罢了,帮我颍川派打江山,之后再恢复汉朝体制,我不需要功成身退,就可以加官进爵,高官厚禄。
所以二人矛盾的核心就在于此。恢复汉朝,对曹操不利。建立曹魏,对荀彧不利(因为建立新政权势必要打压功臣)。
这也就促使二人最终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