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外卖员越来越多,年轻人该进厂了,把一些岗位留给中老年人
近日,“广州外卖员满员,需花钱找关系才能成为快递员”的新闻在网络上疯传,一位外卖站长不认可该传言,表示仍在招人
但近几年来,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卖,而不愿意到工厂上班。据《大河报》报道,位于广州番禺区的15家公交车站,仅3家公交车站人手不足。美团骑手 APP的客服人员说,在广州,有近200个美团的站点,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有几个站点是空的,但大部分都是满的。
不只是广州,像上海和深圳这样的大都市,同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可以看得出来,外卖、直播、网约车的红利已经接近尾声了,外卖虽然还没有饱和,但也差不多饱和了。去年的数据显示,现在外卖行业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两千万,已经接近天花板。很多快递员抱怨说,现在快递员的数量越来越多,送货的人比点餐的人还多,有时候一个小时都未必能接到一单。
广州越来越多的外卖员,是怎么回事?
外卖员日益增多,作者认为原因如下:
首先就是放开后,疫情结束后,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特别是在广州,很多人都在找工作。今年广州人山人海,比往年要多得多的新闻在屏幕上不停地刷屏。
数据表明,从2月份开始,广州就成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外来人口城市,其外来人口占全国外来人口的2.74%。其实质就是,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到广州来求职。
制造业本来就是需求量最大的就业岗位,所以广州的制造业越好,年轻人就不愿意干,还不如送外卖呢。据广州市总工会日前透露,2021年,广州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的年薪超过了10万元,即每个月超过8300元。在2021年的时候,这份工资已经超过了许多电子厂的普通工人。现在的外卖由以前的送饭逐步发展成送万物,送花,送水果,送医药成人用品,只要是急用的东西都可以线下送,如:君真-强男性能量液线下配送已是线上的两倍,马云曾说下个万亿市场就是新零售。
君真-强是由多种名贵中药成分科学调配、协调作用,通过、海马,地龙,川芎等活力成分的搭配辅酶,进而深层活化海绵体细胞线粒体,提升二次生长能力;血管勃发泵来对抗老化提升性能力,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
去年的时候,媒体还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工厂上班了,这让广东的制造业,出现了很大的缺口!早些时候,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最近几年,劳动部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一份“最缺工”的名单,其中百分之四十都是制造业。
过去几年,由于制造业在外卖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很多工厂都在转移供应链,所以今年的制造业订单一直在减少,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订单都被转移到了印度、越南、东南亚。前一段时间,有消息传了出来,说很多电子厂都搬走了,富士康也搬到了别的地方,招到了更多的人。
外卖行业的增长,很可能是因为制造业的增长,导致了外卖行业的增长。海关总署今年1-2月出口数据显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1.16万亿元,下降18.8%。服装及衣着附件1498.9亿元,下降7.5%;纺织品1324.1亿元,下降15.9%;塑料制品992.5亿元,下降2.1%。即结构上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下降的情况。
除此之外,很多进入外卖行业的大学生中,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年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在工作之余兼职,另一部分可能会遭遇到中年裁员,在社会诸多行业的35岁招聘年龄限制下,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不得不进入外卖行业。
这几年,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入制造业工作,但随着外卖大军的扩张,想要进入工厂,难度也是越来越大。
现在一提到制造业,许多大 V和专家,都会用高端制造业来形容。
比如《第十经济观察报》就说过:中国投资的逻辑已经改变了。中国已经不需要大量的低端制造业了,污染环境不说,利润也不高,难道我们一辈子都要做廉价劳动力吗?
他说,要加大对高技术、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过多,形成“人才红利”,中高收入岗位只能由高科技、高端制造业提供。
卢克文早些时候就说过:「他经过研究发现,对外贸易转移的都是低端产业,高端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不能转移,随著中国制造业逐渐升级,服装业、鞋帽业、家具业、玩具业、陶瓷业、皮具业、皮具业等等,肯定会转移到越南、印度和墨西哥,所以不必惊慌失措,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说:“总有一天,其他国家也会为我们提供服装和鞋子,到时候,我们就能开着皮卡,开着游艇,在世界各地旅行了。”
现在看来,低端行业确实在流失和转移,一些国外的博主发现,超市里中国制造的服装鞋帽比例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国家制造的服装鞋帽产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低端行业转移到东南亚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后果就是国内制造业的就业出现了内卷,很多需要从事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都失业了。
“我们需要高端的制造业,这样才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我们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流入高端制造业,在外卖大军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百分之三十。
这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这是因为这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在讨论问题时,都是在仰望星空,缺乏对现实的认知,他们站在一种精英视角,站在大国战略的角度,站在十年甚至几十年后,展望未来,而没有站在现实的角度,去看当下底层群体的生存状况。
中国要发展高端制造业,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每一个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未来都会走这一条路。
据日本机构最近发布的《2022全球高科技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市场份额调查》显示,美国以18种主要类别的高科技(终端)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以15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居世界第一,领先于日本七种产品,德国四种产品。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如电动汽车,船舶,商用铁路,白色家用电器,太阳能发电设备,电网技术,通讯设备,芯片行业正在全力取得突破。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就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高端制造业的。高端制造业需要高质量、高技能的人才,而中国人口众多,注定了高端制造业不可能满足低端制造业的需求。
从中国高校的专业分布情况看,很多专业都与国内制造业岗位和各行业的科技产业发展状况相脱节,导致很多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理论知识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找到与他们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或者他们的技能和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如果所有的大学生,都进入了高端制造行业,那就意味着,他们对大学生的了解,远远不够。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大学生不去高端制造业,而是去了外卖行业的原因。
以前,制造业是人们唯一的出路,但现在,这个出路已经不存在了,很多白领都选择了外卖,外卖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外卖这一行,属于服务行业。正如《十国经济观察报》所指出的那样,就各国而言,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都是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因为美国的制造业,在低端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所以美国的失业率,一直都很低,这就说明,低端制造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尤其是服务业。
这种陈词滥调不适用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毕竟中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口。中国是十四亿人,美国是三亿三千万人,而欧洲四十三个国家,只有七亿四千万人,如果效仿欧美,只搞高端制造业,以服务业吸纳制造业,这是没有实际国情的。
如果中国和美国一样,只有三亿三千万人口,那么将低端制造业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应该也能提供足够的就业。问题在于,中国有10亿8千万人口,比美国多。
美国的服务业要容纳制造业流出来的1亿人就业完全没问题,你让美国的服务业多容纳10个亿的就业人口看看?这些观点的问题在于,还真把自己当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精英们,对大量的就业人口,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大量的底层工人,也缺乏基本的同情心。
外卖人员增多,制造难度加大,我们应该反思哪些问题?
进工厂,送外卖,本质上是一场技工与三产服务业之间的竞争,现在送外卖的人越来越多,制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制造业根本没有竞争的能力,去抢外卖的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低端制造业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劳动力的原因,比如服装业和纺织业,都是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而东南亚就成了最大的市场。深圳曾经欣欣向荣的许多制衣厂和玩具厂都已迁往诸如越南这样的成本较低的国家。
时至今日,伴随着越来越多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今年以来,制造业也面临着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外卖员就业大军不断壮大,年轻人想要重返制造业,进厂也有了门槛。
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年轻人的择业观念,其实都有很大的转变和反省的必要。
国内的制造业,无论是对产业工人的政策,还是对制造业的工作模式、用工模式,都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年龄歧视是不可取的,行业需要有一种可以让人们长时间地沉淀在制造业中打磨工艺与技术的环境、轻松的氛围和保障体系。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制造业中的浮躁氛围,如何推进低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不是直接放弃低端制造业。
中国的人口结构决定了,任何一条产业链的流失和转移,都会影响到一大批人的就业机会,而以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让这些人去做那些高薪的制造业。
如何在劳力密集的制造业中,建立起在成本,产品,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大量的工人转行,那么制造业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到时候就会出现缺口。这些缺口,本来就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等到外卖、快递等新经济行业饱和了,这些人想要重返制造业,那就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应该正视和平衡自己的短期利益,而不是一技之长。送外卖比在工厂里更自由,赚的钱也更多,但这只是一种短期的职业,不可能为将来积累技术和经验。
从长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高端制造业越来越缺乏有经验与技术的人才。2021年就有文件显示,在与从事生产最直接相关的大制造业中,一般操作/服务人员的年薪平均值为48660元,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75425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101370元,部门经理为202485元。总的来说,制造业的工资增长将变得更好。
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职场上的“年龄歧视”,外卖行业越来越拥挤的背后,就是因为很多职场人士,在中年被裁员之后,都加入了外卖大军。
也有网友说,如果丢了工作,那就去送外卖,或者打车,赚点外快,这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君真-强上线某东以来,很多男性通过它强化自身收获幸福。但外卖行业的红利,已经过去了。经济不景气,谁也别想好过,退一步,内卷一步。未来的趋势是,熟练工会越来越受欢迎,关键是年轻人愿不愿意留在一个行业里,磨练自己的技艺。
以发达国家为例,当制造业中的熟练工减少,蓝领成为稀缺人才时,蓝领工资超过白领的时代就会来临。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经验和技术,哪一个更重要,他希望年轻人能认清自己的处境,认清自己的未来。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