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蛋糕

2023-06-19 00:21 作者:xiaohunlt  | 我要投稿

在我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蛋糕店还不是很普及,陈列在橱窗里的清一色是白色为主的奶油蛋糕。没有各种五花八门造型,口味也比较单一。那个时候于我而言,蛋糕的吸引力不大。由于小学的一段“课堂教育“,更准确地说,我对蛋糕的印象很差。

小学的班主任是个上了年纪的语文老师,她的孙女跟我同龄,而且在一个班上。有次老师在班上“教育”我们蛋糕不好,不是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而是以一种近乎造谣的方式来描述蛋糕的制作。依稀记得老师说什么搅奶油的棍子是路边捡的,不卫生,被狗啃过之类的。虽然不知道她这么描述是当年真的有不良商家,还是她夸大其词来杜绝我们对蛋糕的幻想,当时我真的以为是这样,导致放学路上经过蛋糕店时,我都不往里面看,嫌弃地觉得里面很脏。

就这么过了几年,渐渐把这段教育忘了,但是还是觉得蛋糕是个奢侈品。有次同学说起过生日要吃蛋糕,要吃装饰的某个东西,可能是坚果吧,说是吃了可以变聪明,所以那年过生日,我跟阿爸说我要买蛋糕吃。不记得具体蛋糕的样子了,反正很普通的,那种蛋糕胚外面抹奶油的吧。在那天吃蛋糕之前的记忆里,是阿爸笑我的一段话。我是个小胖子,好吃懒做,平时搬个西瓜,从菜市场到家的路上,先是提着,然后抱着,接着把袋子挂到背后,没走几步就累了,最后轮流换姿势。可是据我爸的描述,当时我提着蛋糕,小心翼翼,一路上都没让其他人碰。一段时间内,这被当作糗事被阿爸拿来跟其他人调侃。我回想起来,也觉得合理,毕竟那是我第一次吃蛋糕啊。

说来也奇怪,反而第一口蛋糕的感觉,我完全没有印象,因为后半夜我吐了。我直觉是奶油的关系。自那时起,我就视蛋糕为洪水猛兽,从来没有在生日上吃过蛋糕。这个没什么遗憾的,因为我总觉得蛋糕这种东西是外国人过生日用的,倒也不是中国人一定要吃长寿面,因为我为数不多的生日里,爸妈只是炒几个好菜,或者大冬天去买个烤鸡加餐。我的生日往往挨着期末考试前,所以全家人都不记得。我也不是个注重仪式感的人,这种这几年才出现的概念,小时候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而且多年之后,偶尔看到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穷人家的小孩,没有生日,只有今日”,我意识到挺符合。生日也是个由头,让身边的人一起高兴高兴。可我没什么好高兴的,身边只有爸妈,没什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麻烦别人高兴啊。

就这么,我对蛋糕的印象没有改观。20岁阴历生日附近,放学回家,发现冰箱上放了一个蛋糕,仍然是如同的奶油蛋糕,上面铺了一层黄色的水果。我很奇怪,爸妈是不会买蛋糕的,倒不是他们记得我不吃蛋糕,而是前述的原因,包括我自己,没有人会记得我生日。阿爸告诉我,这是外婆买的。外婆家离我家很远,她来一趟不容易,我连面也没有见到。当年虽然有电话,但是直到现在,外婆如果要来,说来就来,不会打电话通知我们之类的。我爸转述外婆的意思,说20岁是个坎,生日要大办,所以给我买了个蛋糕。我也没有多想,虽然可能蛋糕还是不大平常的东西,但是爸妈应该知道我不喜欢吃。第二天蛋糕被我妈吃了一半,然后就不见了。因为我妈准备吃另一半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那时候她还跟我说不好意思,把我的生日蛋糕浪费了。我不吃蛋糕,就只有那个一开始完整的印象,反而我妈比我要觉得可惜。不过那时候我心里就记着一件事情,外婆会记得我的生日。这也导致,如果哪年我在外地,我妈记得我生日,跟我说生日快乐,我心里推测估计是外婆提醒她的吧。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接触到大蛋糕。蛋黄派这种东西刚刚流行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跟奶油包裹下的蛋糕胚很像,而且虽然味道一般,但是不会让我吐。这就坚定了我自己对奶油过敏的判断,无奶油蛋糕胚顶多是难吃罢了。难吃的东西肯定不会主动去吃,蛋糕的印象就这么停留在难吃的字眼里了。

接着有一年,外公冥寿,小舅妈在乡下简陋的蛋糕店定了一个超大的蛋糕。当时我看着糕点师裱花,觉得很新奇。我仍然是不喜欢吃蛋糕的,但是那天下午,阿爸切了一小块,送上楼给我。我想着这么多年了,我去读了大学,也没有水土不服,说不定身体可以吃奶油了,然后就连同奶油,把蛋糕吃了。一如既往的难吃,大概是下午有些饿了吧。一整个晚上都没事,我还傻呵呵的,觉得以后可以吃提拉米苏之类的东西了。结果第二天想吐吐不出来,要命了,比小时候后半夜吐还难受。当时我爸妈还觉得奇怪,大家都没事,怎么就我有事。我郑重地跟我爸妈说我奶油过敏,他们看我神情不对,开始还以为我小题大作,后来才意识到我真是不舒服。反正家里也没有吃蛋糕的习惯,他们后面也没在意了。比较搞笑的是,当时我一直很难受,一般情况下我爸会恐吓我去医院,我莫名地惧怕去医院,虽然年纪不小了。那天下午,我爸竟然怂恿我去吃小笼包,我一下子来了精神。起身后还是头晕想吐,神奇的是,吃了一屉小笼包,就不晕了。不出所料,一段时间内,这个糗事又成为了我爸茶余饭后的谈资。

经过这件事,我觉得自己是不适合吃奶油蛋糕的,加之研究生读书的时候开始减肥,健康饮食之类的,有同学生日请我吃蛋糕,我都拒绝,说奶油过敏。这里面不能吃的理由很多,但是这个最简单,而且我打从心里觉得,蛋糕能好吃到哪里去呢?

接下里几年,蛋糕的发展真是令人感慨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刚工作1年多的我,用上了instagram,推荐墙点开了几张裱花的视频,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满屏满屏各种各样炫技。或者是我生活的太压抑了,或者压力比较大。相比于吃播,我看裱花视频比较解压。因为知道自己不能吃奶油,所以尽量避免看白色的蛋糕,彩色的裱花就是让我觉得很美,并没有想要吃的冲动。

几年前公司年会上搞惊喜,办集体生日,5,6个蛋糕搭在一个架子上。我看了一眼,觉得有些反胃,俗不可耐。而且一把年纪了,生日有什么好庆贺的,事业没有起色,生活也不如意,生日只是提醒我,自己又毫无建树地老了一岁。而且我的生日,没有人管我的情绪,只是借个由头,大家开心罢了。

2020年国庆去参加好友的婚礼,他们忘记切结婚蛋糕了,这也轮不到我可惜,只是觉得蛋糕好像变成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东西,好像是商家的手段,将蛋糕和庆贺开心的意义相绑定。现在经过甜品店,多半还是看造型,布置,味道可能也就那样吧,多半是不好吃的。或者说没有好吃到对得起它的标价。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次技术讲座,茶歇当中有蛋糕,下午茶那种巧克力味的蛋糕。因为没有奶油,我尝了尝,并不难吃。我开始觉得是不是自己对蛋糕胚开始解锁了。

这周六,我又在同一个地方参加技术讲座。这次茶歇更夸张,直接点了3个大蛋糕。一个像是榴莲的,一个是芝士上铺了巧克力粉,另一个就是巧克力蛋糕。热量肯定超高,也不符合抗炎饮食,但是我尝了后两种,芝士蛋糕的蛋糕胚的部分很多,也能尝出类似奶油口感的物质,不能给好评。巧克力蛋糕丝滑的部分是巧克力酱,蛋糕胚本身是巧克力味的,不难吃,然后里面有夹杂着巧克力豆。盖住了那种我不喜欢的口感,要不是量很大,我真想再吃一块。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味那个巧克力蛋糕,我逐渐意识到,我依然没有对蛋糕胚的改观,奶油的过敏也是身体时刻防备的,只是有了巧克力的加持,我可能以后会喜欢吃有巧克力的蛋糕吧。

巧克力味的蛋糕胚马马虎虎,如果这部分占比很少,或者直接巧克力慕斯,我可能会爱到放弃所有抗炎饮食规则的坚持吧。

陆陆续续想起30多年来对蛋糕的印象,虽然最近有所改观,但是也只是不难吃而已。这个小时候视为洪水猛兽的东西,搭配了我喜欢的巧克力,变得稍微能入口了。以蛋糕为记忆点的时间,逐渐模糊,已经记不清当时的细节了。转念一想,还好有这个有些讨厌的东西,让现在的我能尝试理解每个时间点的自己。

蛋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