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銘截拳道基本发力方式的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黃錦銘截拳道人体力学”,受益匪浅。现总结和摘录关键要点如下: ★黃錦銘截拳道基本发力方式的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1.由“力从地起”探讨人体力学 黃錦銘截拳道任何攻击都包含三种力:
前后力
、
上下力
和
左右横向旋转力(离心力)
;在不同攻击模式下,三种力会有不同比例之分配。
在拳脚等攻击到达目标时/使力量达到最大的方法: ①正确的
力量线
结构,击中目标时身体是否瞬间做到直线性和平衡; ②正确的
接触面
,例如/打拳时拳头末三节拳骨面是否打到目标中心; ③
穿透力
,踢打时是否渗透2∽3吋; ④身体
重心
之转换,从后脚移到前脚,再从前脚移到后脚。这样的动作能将位能转换成动能(力),截拳道常见组合拳或拳脚等/都利用重心连续转换形成的连锁力/产生惊人劲道; ⑤
放松
,肌肉越是放松,从放松到绷紧时产生的位能就越大;位能越大产生动能(力)就越大,这和重心转换有异曲同工之妙。 (1)位能怎样转换成动能? ①从高处往低处丢一块石头,受到地心引力(万有引力)影响,石头会释放位能产生动能;位能越高(就像从高度越高的地方丢石头),石头坠地的速度和产生的动能(力)也变的越大。 ②您应该有骑自行车🚲 爬坡的经验:骑上坡很费力,往上骑时累积位能;骑下坡轻松许多,往下骑时释放位能,即/位能转换成动能。
※ v =√(2gh)
(2)牛顿运动定律 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净力为零时,原先静止者恒静止,原先运动者恒沿着直线作等速度运动。 ②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力后其动量变化率,和其所受的净力成正比,及处于同一方向。
※ F =ma
质量乘加速度;
※ a =v²/r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平方倍除以半径;
※ F =ma =mv²/r
力等于质量乘速度平方倍除以半径 ③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当两物体交互作用时,彼此互以力作用于对方,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的作用物体上,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横向旋转力──离心力和向心力 ①离心力 物体旋转时,由绳子提供向心力,如绳子断掉时,因其向心力消失,物体不再受力,依惯性定律,无外力改变运动方向,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例:绳施于旋转物体之拉力;洗衣机之脱水槽是利用离心力使水向外脱出。 ②向心力:使物体做圆周运动改变方向,但不改变速率的力。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知/发生向心加速度时/必须有一力作用于旋转物体,且此力必须与向心加速度同一方向,即指向中心,故称向心力。 例:车辆转弯时/须有向心力避免车辆受离心力偏向,在水平路面/向心力为车轮与路面之摩擦/或运动物体自行倾斜后产生向心力,倾斜路面/利用外轨超高产生向心力。
※ augular momentum =m·v·r
2.截拳道攻击发力的三种方向及种类 (1)黄锦铭截拳道的攻击,可粗分为
直线性
和
弧线性
攻击……
(2)截拳道攻击方向与种类 ①前后力/直线性:直拳、標指、刺拳、挂錘、铲(鈎)拳、前踢、直踢、侧踢; ②上下力(弧线性):上鈎; ③左右横向旋转力(离心力)/弧线性:平鈎、鈎踢。 ○若以打拳分类三种力,则: ①前手直拳:直线性攻击,前后力所占比例较多; ②前手上勾拳:上下弧线性攻击,上下力所占比例较多; ③前手水平勾拳:左右弧线性攻击,横向旋转力(离心力)所占比例较多。
※备注:本篇改编自网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