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爹味太重?《芭比》女性觉醒?他们到底在策划什么阴谋?【丰言疯话】

up说到点子上了,但缺少驳斥,所以我在此说一下我对后三个(洗脑)观点的看法。
一、现有社会是由父权制所塑造的,而现实中的几乎所有罪恶,都可以归结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思维的本质缺陷,那要怎么办呢?只有通过对整个社会构架进行全方位推倒重建,才能解决现存的贫困不公战争与压迫等现象。
驳斥1:不是父权制塑造的社会,而是社会塑造了父权制。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父权制始于何时。父权制起源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升级”的原始社会。当时的狩猎组织方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男人逐渐担当起了物资供给的重任,又由于女性在生育特点上与男性不同,因此在性别分工上,女性被安排在家庭内,即,女主内男主外的形式出现。
而后的社会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形式,遂造成了女主内男主外的合作长期延续。
到了近现代的的社会中,资本家为了选拔出更稳定的劳动力,自然会率先考虑长期主外的男性。
而又由于家庭内的各种工作是没有酬劳的,财富只得归男性所有,于是女性遭遇了“具有世俗意义上的失败”,男性在家中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这里的地位确立是近现代社会创立的心照不宣的规则所致。而这个规则,也可以总结为资本对人的异化,即表现为“手段和目的的合一”
手段:累积资本
目的:幸福和自由
但是人们抵制不了累积资本带来的这种优越感,
因为这种优越感本身就能够带来幸福和自由。
至此,在社会规则的限制、每个人无法抗争于是默认了规则而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女性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所以,不是父权制塑造了社会,而是社会塑造了父权制——更准确地说,是历史的延续和资本异化人带来的规则的束缚,导致了社会塑造了父权制。
二、被压迫群体要自觉行动起来,参与解放运动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根据一所阐述的意思,这里的被压迫群体会被自动换为女性。
即潜台词:女性要自觉行动起来,参与解放运动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驳斥2:被压迫群体从一开始就不只有女性,需要去抗争的敌对方也并非是男性。
驳斥1中也提到了——
女性被压迫(是因为)
→男性在家中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是因为)
→财富只得归男性所有、导致女性遭遇了“具有世俗意义上的失败”(是因为)
→近现代社会创立的心照不宣的规则所致(是因为)
→资本对人的异化(是因为)
→资本主义的存在。
所以,女性受到压迫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男性,而在于塑造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失败”规则的社会。
第三、由于男性是父权制的主要受益者,由他们主导的社会不可能主动改善女性处境,要实现女性解放必须彻底推翻父权社会的统治。由于现存社会的一切问题根源均在于父权压迫,因此反对父权统治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任何试图对性别议题保持中立,或是不感兴趣的人,都属于助纣为虐见死不救。
驳斥3:男性并非受益者,他们同样也是被压迫者。
正如驳斥1中提到的——
女性被压迫(是因为)
→男性在家中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是因为)
→财富只得归男性所有、导致女性遭遇了“具有世俗意义上的失败”(是因为)
→近现代社会创立的心照不宣的规则所致(是因为)
→资本对人的异化(是因为)
→资本主义的存在。
其中的第二点→第三点可得:
如果存在男性A被资本异化而得以通过薪资确认自己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
那么这个男性A不仅在社会会因此被更多薪资的人统治、在思想上也退化为了可悲的伥鬼一类的存在,此时的对方并非受益者(如果你眼中的益是这样的话,那当我没说)
而不存在的情况就更无受益之说了。
综上所述,这三点的叙述完全错误,只能算是挑拨对立情绪的棋子,而不可能促进女性解放(敌人都搞错了,谈何解放)
而我的建议是,让我们一起破坏这个该死的异化规则,向着新世界迈进吧!
最后,送大家一首(可能看腻了的)诗吧。
只要有一个女人
觉得自己坚强
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
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愿再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
讨厌扮演幼稚无知的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
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
在竞争中被称作没有女人味
定有一个男人
将竞争视为显示男子气概的唯一途径
只要有一个女人
厌倦了当性玩物
定有一个男人
必须为自己的勇猛程度担忧
只要有一个女人
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
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
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概念
定有一个男人
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
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
想享受烹饪的乐趣而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
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
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