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提前观看到底错在哪了
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很久了,喜欢看剧的小伙伴肯定已经看过了最近很火爆的《庆余年》,就剧本身来说改编自猫腻老师的小说,内容部分就不多说了,毕竟不是专业的影视点评,我们来讲剧外的故事。
事情的起源来自腾讯视频的提前点播服务,一直使用腾讯视频的朋友一定知道从《陈情令》和《从前有座灵剑山》等剧开始,腾讯视频已经具有提前点播服务了,也就是通过额外付费来提前观看剩下剧集。这原本是一项增值服务,给一些追剧爱好者们一个提前观看提前了解故事结局的机会,双方自愿完成交易,你想看付过钱就可以看。而最近的《庆余年》却另辟蹊径,虽然也开启了提前点播的服务,但是却换了另一种形式,通过付费每周多看几集,这着实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为何我花了这么多钱还不能让我看个爽,于是矛盾就开始爆发,网络上各种言论铺天盖地。比如“真是吃相难看呢,花这么多钱还不能看完,掉钱眼里了吧”,或者“呵,天天让我们支持正版,让我们提高版权意识,你就搞这些,这不是逼着我们去看盗版吗?”,“人家盗版更新的都比你这正版提前点播都多,XX播放器”等等,这个事件在短短的几天就引起激烈讨论,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参与讨论,批评某些视频平台随意更改消费名目。原本事情就告一段落了,现在居然有有了新的进展,有人居然就这一事件向视频平台方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视频平台赔偿,这一瞬间,事情变的更加复杂了,因为舆论的导向,已经将其演变成民事纠纷,而且如果一旦有人开始,就会通过网络不断扩散,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最开始的这些人来获取赔偿,这将带给各地的相关部门巨大的压力。
说了事件的背景之后呢,可能有些细节方面还是不容易理解,我举个例子再来描述整个流程,隔壁开了家洗浴中心,刚开业搞活动洗浴中心说大家都来免费洗吧,洗漱用品都会提供,然后人们都来了,然后发现这里面没搓澡师傅,还得自己搓,然后就说你这店不行啊连个搓澡的都没有。洗浴中心没办法,只能说雇师傅得花钱,我们成本也高了,那要不我们办会员卡可以搓澡,人们开始反对后来觉着挺方便的就接受了。后来慢慢的洗浴文化发展很快,又增加了很多服务比如加搓,按摩,敲背,拔罐等等,人们又来了看见有新服务,开始尝试,结果人们出来结账的时候发现一个加搓20,按摩50,其它也不便宜,就说你这服务太贵的,就是敲了几下又没干嘛就要这么多钱。洗浴中心这次没辙了,毕竟成本在那里,只能说我们以后一定提升我们的服务让您满意,于是会员每个月会定期发放一些优惠券来让会员体验这些服务。又过了一段时间,来这里洗澡的人越来越多了,经常发现搓澡排很长时间,可是没办法洗浴中心无法扩张了,只能在搓澡旁边开了一个新区域,这个区域用来服务那些有急事的顾客,这个区域通过缴纳额外的费用可以提前享受服务。这时候这些客人也还勉强能接受,后来洗浴中心改了策略,这个特殊区域的规则改成了你多付钱可以在这边排号,通过叫号来提前服务,这下这些来洗澡的客人不乐意了可以抨击洗浴中心说这是在欺骗消费者,然后就把洗浴中心告上法庭。
结合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其实不难发现,事情到了哪一步出现了问题呢,就是在洗浴中心改变策略也就是视频平台将提前点播服务内容更改,这其实就和人民日报说的一样是在改变收费名目,那究竟是因为什么让视频平台做出这样的改变呢?真的像网友们说的那样,就是单纯的为了钱,就想将消费者兜里的钱掏出来?我认为原因不只是这一个,可能不是只有视频平台的原因,具体原因我就不多说了,不然我可能被网络暴力了。
最后,对于一些网友起诉视频平台还传播到网络,我只想说,自己索赔可以,毕竟平台有过在先,而放到网络上来,是炫耀?是威胁?是鼓动?还是其它的想法我无法定论,但是这个行为不仅仅会带给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还会有间接利用舆论推动法律的嫌疑,后者一旦开了头,我国几十年建立的严密的法律体系可能会受到影响,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更理智更平和的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

我是不知所云的行歌千里
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停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