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专家方恩喜:肿瘤晚期,是中医介入好时机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专家方恩喜:肿瘤晚期,是中医介入好时机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中医肿瘤学术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方恩喜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谙熟经典,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医道深厚,在中医肿瘤治疗上有较高造诣。其在总结历代肿瘤治疗组方立法、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补中有泄、泄中有补”的思路治疗晚期肿瘤,在临床上取得确凿效果,帮助晚期肿瘤患者较好地实现了与瘤共存之目标
肿瘤晚期,是中医介入好时机
肿瘤患者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远超正常细胞。所以一旦到了癌症晚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数量会急剧增加,导致病灶体积变大。此时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很难予以抑制,有时甚至连治疗也无能为力。其结果就是癌细胞向其他组织传输,个别癌细胞还会脱落进入人体血流循环系统,引发癌细胞全身性扩散。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专家方恩喜主任认为癌症扩散意味着癌细胞已经从单一器官,转移扩散到了其他器官甚至全身了,从表面看似乎治疗意义不大;但从中医的角度说,这个时候,恰恰是中医介入的好时机。
首先,中医介入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和各种并发症,使晚期癌症患者生活非常痛苦。中医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同时缓则治本、急则治标,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少受癌痛的折磨,帮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因为中医治肿瘤的理念与西医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不以消灭癌细胞为目标,而是致力于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实现带瘤生存。

其次,晚期癌症发生了转移,并不等于“判死刑了”。有些被西医判定只能生存一年或半年的患者,经过中医药的调理和治疗后,却成功地存活了下来。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专家方恩喜主任提醒说,肿瘤晚期治疗在补的同时,还要注意泄,做到“补中有泄”。所谓的“泄”,就是攻伐。因为晚期癌症在扩散转移过程中,会出现气滞、痰湿、毒瘀、水停,次生内邪,所以在治疗上不能一味求补,忽视了癌毒的存在,而是应遵循“补中有泄、泄中有补”的原则,做到扶正与攻邪抗癌并举。
晚期癌症患者临床常有毒热内蕴或邪热瘀毒表现,如出现发热、疼痛、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便秘、苔黄、脉数等证。故在“泄”也即攻邪过程中,应注意以清热解毒为宜,以有效消除邪实内蓄,减轻症状,缓解疼痛,遏制肿瘤进一步发展。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专家方恩喜临床实践证明,“补中有泄、泄中有补”治疗肿瘤晚期效果确凿,主要体现在既可以有效恢复脏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以消散癌毒,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实现带瘤生存目标。
【名医档案】
方恩喜 肿瘤科主任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中医肿瘤学术带头人
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体系传承发扬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
安徽癌症康复会特聘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参加过国内外各种中医治疗肿瘤学术会议五十余次,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参与“扶正祛邪·抗癌消瘤”等传统古方疗法的研究,对中医肿瘤的理法方药有较深入的研究。擅于通过扶正培本来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并提升手术效果,以达到改善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之目的;同时重视通过祛邪抗癌来改善肿瘤部位缺氧状态,抑制癌细胞增长,使其向正常细胞转化,以此重建机体正气,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机率。在中医肿瘤治疗上注重传承,敢于创新,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尤其在严重肿瘤并发症和肿瘤急症治疗上都有独特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