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庄子25-33章)
杂篇第二十五章 则阳
则阳游于楚 夷节言之于王 王未之见 夷节归 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 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 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 曰冬则戳鳖于江 夏则休乎山樊 有过而问者 曰此予宅也 夫夷节已不能 而况我乎 吾又不若夷节 夫夷节之为人也 无德而有知 不自许 以之神其交 固颠冥乎富贵之地 非相助以德 相助消也 夫冻者假衣于春 暍者反冬乎冷风 夫楚王之为人也 形尊而严 其于罪也 无赦如虎 非夫佞人正德 其孰能桡焉 故圣人其穷也 使家人忘其贫 其达也 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 其于物也 与之为娱矣 其于人也 乐物之通而保己焉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 与人并立而使人化 父子之宜 彼其乎归居 而一闲其所施 其于人心者 若是其远也 故曰待公阅休
圣人达绸缪 周尽一体矣 而不知其然 性也 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 人则从而命之也 忧乎知 而所行恒无几时 其有止也 若之何 生而美者 人与之鉴 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若知之 若不知之 若闻之 若不闻之 其可喜也终无已 人之好之亦无已 性也 圣人之爱人也 人与之名 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 若知之 若不知之 若闻之 若不闻之 其爱人也终无已 人之安之亦无已 性也 旧国旧都 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 犹之畅然 况见见闻闻者也 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 与物无终无始 无几无时 日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 阖尝舍之 夫师天而不得师天 与物皆殉 其以为事也 若之何 夫圣人未始有天 未始有人 未始有始 未始有物 与世偕行而不替 所行之备而不洫 其合之也 若之何
汤得其司御 门尹登恒为之傅之 从师而不囿 得其随成 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两见 仲尼之尽虑 为之傅之 容成氏曰除日无岁 无内无外
魏莹与田侯牟约 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 将使人剌之 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 曰君为万乘之君也 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 为君攻之 虏其人民 系其牛马 使其君内热发于背 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 然后抶其背 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 曰筑十仞之城 城者既十仞矣 则又坏之 此胥靡之所苦也 今兵不起七年矣 此王之基也 衍 乱人也 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 曰善言伐齐者 乱人也 善言勿伐者 亦乱人也 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 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之闻之 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 君知之乎 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 曰触氏 有国于蜗之右角者 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 伏尸数万 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 其虚言与 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 而反在通达之国 若存若亡乎 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 于魏中有梁 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 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 惠子见 君曰客 大人也 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 犹有鎬也 吹剑首者 吷而已矣 尧 舜 人之所誉也 道尧 舜于戴晋人之前 譬犹一吷也
孔子之楚 舍于蚁丘之浆 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 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 仲尼曰是圣人仆也 是自埋于民 自藏于畔 其声销 其志无穷 其口虽言 其心未尝言 方且与世违 而心不屑与之俱 是陆沉者也 是其市南宜僚邪 子路请往召之 孔子曰已矣 彼知丘之著于己也 知丘之适楚也 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 彼且以丘为佞人也 夫若然者 其于佞人也 羞闻其言 而况亲见其身乎 而何以为存 子路往视之 其室虚矣
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 治民焉勿灭裂 昔予为禾 耕而卤莽之 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 芸而灭裂之 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予来年变齐 深其耕而熟鄾之 其禾蘩以滋 予终年厌飧 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 理其心 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 离其性 灭其情 亡其神 以众为 故卤莽其性者 欲恶之孽为性 萑苇蒹葭始萌 以扶吾形 寻擢吾性 并溃漏发 不择所出 漂疽疥癕 内热溲膏是也
柏矩学于老聃 曰请之天下游 老聃曰已矣 天下犹是也 又请之 老聃曰汝将何始 曰始于齐 至齐 见辜人焉 推而强之 解朝服而幕之 号天而哭之 曰子乎 子乎 天下有大灾 子独先离之 曰莫为盗 莫为杀人 荣辱立然后睹所病 货财聚然后睹所争 今立人之所病 聚人之所争 穷困人之身 使无休时 欲无至此得乎 古之君人者 以得为在民 以失为在己 以正为在民 以枉为在己 故一形有失其形者 退而自责 今则不然 匿为物而愚不识 大为难而罪不敢 重为任而罚不胜 远其涂而诛不至 民知力竭 则以伪继之 日出多伪 士民安取不伪 夫力不足则伪 知不足则欺 财不足则盗 盗窃之行 于谁责而可乎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未尝不始于是之 而卒诎之以非也 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 有乎出而莫见其门 人皆尊其知之所知 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 可不谓大疑乎 已乎 已乎 且无所逃 此所谓然与然乎
仲尼问于大史大弢 伯常骞 狶韦曰夫卫灵公饮酒湛乐 不听国家之政 田猎毕弋 不应诸侯之际其所以为灵公者何邪 大弢曰是因是也 伯常骞曰夫灵公有妻三人 同滥而浴 史鳅奉御而进所 搏币而扶翼 其慢若彼之甚也 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是其所以为灵公也 狶韦曰夫灵公也 死 卜葬于故墓 不吉 卜葬于沙丘而吉 掘之数仞 得石槨焉 洗而视之 有铭焉 曰'不冯其子 灵公夺而里之 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 之二人何足以识之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 大公调曰丘里者 合十姓百名而为风俗也 合异以为同 散同以为异 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 而马系于前者 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河合水而为大 大人合并而为公 是以自外入者 有主而不执 由中出者 有正而不距 四时殊气 天不赐 故岁成 五官殊职 君不私 故国治 文武殊材 大人不赐 故德备 万物殊理 道不私 故无名 无名故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时有终始 世有变化 祸福淳淳 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 自殉殊面 有所正者有所差 比于大泽 百材皆度 观于大山 木石同坛 此之谓丘里之言 少知曰然则谓之道足乎 大公调曰不然 今计物之数 不止于万 而期曰万物者 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 是故天地者 形之大者也 阴阳者 气之大者也 道者为之公 因其大以号而读之则可也 已有之矣 乃将得比哉 则若以斯辩 譬犹狗马 其不及远矣 少知曰四方之内 六合之里 万物之所生恶起 大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 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欲恶去就 于是桥起 雌雄片合 于是庸有 安危相易 祸福相生 缓急相摩 聚散以成 此名实之可纪 精之可志也 随序之相理 桥运之相使 穷则反 终则始 此物之所有 言之所尽 知之所至 极物而已 睹道之人 不随其所废 不原其所起 此议之所止 少知曰季真之莫为 接子之或使 二家之议 孰正于其情 孰偏于其理 大公调曰鸡鸣狗吠 是人之所知 虽有大知 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 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 斯而析之 精至于无伦 大至于不可围 或之使 莫之为 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 或使则实 莫为则虚 有名有实 是物之居 无名无实 在物之虚 可言可意 言而愈疏 未生不可忌 已死不可阻 死生非远也 理不可睹 或之使 莫之为 疑之所假 吾观之本 其往无穷 吾求之末 其来无止 无穷无止 言之无也 与物同理 或使莫为 言之本也 与物终始 道不可有 有不可无 道之为名 所假而行 或使莫为 在物一曲 夫胡为于大方 言而足 则终日言而尽道 言而不足 则终日言而尽物 道 物之极 言默不足以载 非言非默 议有所极
杂篇第二十六章 外物
外物不可必 故龙逢诛 比干戮 箕子狂 恶来死 桀 纣亡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 而忠未必信 故伍员流于江 苌弘死于蜀 藏其血 三年而化为碧 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 而孝未必爱 故孝己忧而曾参悲 木与木相摩则然 金与火相守则流 阴阳错行 则天地大骇 于是乎有雷有霆 水中有火 乃焚大槐 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 螴蜳不得成 心若县于天地之间 慰暋沈屯 利害相摩 生火甚多 众人焚和 月固不胜火 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
庄周家贫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 将贷子三百金 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 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 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耶 对曰我 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 我无所处 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 五十犗以为饵 蹲乎会稽 投竿东海 旦旦而钓 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 牵巨钩 陷没而下骛 扬而奋鬐 白波若山 海水震荡 声侔鬼神 惮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 离而腊之 自制河以东 苍梧已北 莫不厌若鱼者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皆惊而相告也 夫揭竿累 趣灌渎 守鲵鲋 其于得大鱼难矣 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儒以诗 礼发冢 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 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 口中有珠 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 生于陵陂 生不布施 死何含珠为 接其鬓 压其顪 儒以金椎控其颐 徐别其颊 无伤口中珠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 遇仲尼 反以告 曰有人于彼 修上而趋下 末偻而后耳 视若营四海 不知其谁氏之子 老莱子曰是丘也 召而来 仲尼至 曰丘 去汝躬矜与汝容知 斯为君子矣 仲尼揖而退 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 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 而骜万世之患 抑固窭邪 亡其略弗及邪 惠以欢为 骜终身之丑 中民之行易进焉耳 相引以名 相结以隐 与其誉尧而非桀 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 反无非伤也 动无非邪也 圣人踌躇以兴事 以每成功 奈何哉 其载焉终矜尔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 曰予自宰路之渊 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 渔者余且得予 元君觉 使人占之 曰此神龟也 君曰渔者有余且乎 左右曰有 君曰令余且会朝 明日 余且朝 君曰渔何得 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 箕圆五尺 君曰献若之龟 龟至 君再欲杀之 再欲活之 心疑 卜之 曰杀龟以卜吉 乃刳龟 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 而不能避余且之网 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鬐 不能避刳肠之患 如是则知有所困 神有所不及也 虽有至知 万人谋之 鱼不畏网而畏鹈鹕 去小知而大知明 去善而自善矣 婴儿生 无硕师而能言 与能言者处也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 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夫地非不广且大也 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 人尚有用乎 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庄子曰人有能游 且得不游乎 人而不能游 且得游乎 夫流遁之志 决绝之行 噫 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覆坠而不反 火驰而不顾 虽相与为君臣 时也 易世而无以相贱 故曰至人不留行焉 夫尊古而卑今 学者之流也 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 夫孰能不波 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 顺人而不失己 彼教不学 承意不彼 目彻为明 耳彻为聪 鼻彻为颤 口彻为甘 心彻为知 知彻为德 凡道不欲壅 壅则哽 哽而不止则囗趁 趁则众害生 物之有知者恃息 其不殷 非天之罪 天之穿之 日夜无降 人则顾塞其窦 胞有重阆 心有天游 室无空虚 则妇姑勃谿 心无天游 则六凿相攘 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 亦神者不胜 德溢乎名 名溢乎暴 谋稽乎誸 知出乎争 柴生乎守 官事果乎众宜 春雨日时 草木怒生 铫鎒于是乎始修 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静默可以补病 眦滅可以休老 宁可以止遽 虽然 若是劳者之务也 非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 圣人之所以骇天下 神人未尝过而问焉 贤人所以骇世 圣人未尝过而问焉 君子所以骇国 贤人未尝过而问焉 小人所以合时 君子未尝过而问焉
演门有亲死者 以善毁爵为官师 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尧与许由天下 许由逃之 汤与务光 务光怒之 纪他闻之 帅弟子而蹲于窾水 诸侯吊之 三年 申徒狄因以踣河
荃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杂篇第二十七章 寓言
寓言十九 重言十七 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 寓言十九 藉外论之 亲父不为其子媒 亲父誉之 不若非其父者也 非吾罪也 人之罪也 与己同则应 不与己同则反 同于己为是之 异于己为非之 重言十七 所以己言也 是为耆艾 年先矣 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 是非先也 人而无以先人 无人道也 人而无人道 是之谓陈人 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 因以曼衍 所以穷年 不言则齐 齐与言不齐 言与齐不齐也 故曰言无言 言无言终身言 未尝言 终身不言 未尝不言 有自也而可 有自也而不可 有自也而然 有自也而不然 恶乎然 然于然 恶乎不然 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 可于可 恶乎不可 不可于不可 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 非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 孰得其久 万物皆种也 以不同形相禅 始卒若环 莫得其伦 是谓天均 天均者 天倪也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始时所是 卒而非之 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 而其未之尝言也 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 复灵以生 鸣而当律 言而当法 利义陈乎前 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 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 立定天下之定 已乎 已乎 吾且不得及彼乎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曰吾及亲仕 三釜而心乐 后仕 三千锺而不洎 吾心悲 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 可谓无所县其罪乎 曰既已县矣 夫无所县者 可以有哀乎 彼视三釜 三千锺 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 一年而野 二年而从 三年而通 四年而物 五年而来 六年而鬼入 七年而天成 八年而不知死 不知生 九年而大妙 生有为 死也 劝公以其私 死也有自也 而生阳也 无自也 而果然乎 恶乎其所适 恶乎其所不适 天有历数 地有人据 吾恶乎求之 莫知其所终 若之何其无命也 莫知其所始 若之何其有命也 有以相应也 若之何其无鬼邪 无以相应也 若之何其有鬼邪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 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 向也坐而今也起 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 奚稍问也 予有而不知其所以 予 蜩甲也 蛇蜕也 似之而非也 火与日 吾屯也 阴与夜 吾代也 彼 吾所以有待邪 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 彼来则我与之来 彼往则我与之往 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 强阳者 又何以有问乎
阳子居南之沛 老聃西游于秦 邀于郊 至于梁而遇老子 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 今不可也 阳子居不答 至舍 进盥漱巾栉 脱屦户外 膝行而前 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 夫子行不闲 是以不敢 今闲矣 请问其故 老子曰而睢睢盱盱 而谁与居 大白若辱 盛德若不足 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 其往也 舍者迎将其家 公执席 妻执巾栉 舍者避席 炀者避灶 其反也 舍者与之争席矣
杂篇第二十八章 让王
尧以天下让许由 许由不受 又让于子州支父 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 犹之可也 虽然 我适有幽忧之病 方且治之 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 而不以害其生 又况他物乎 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之伯 子州之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 方且治之 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 而不以易生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 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 冬日衣皮毛 夏日衣葛忆 春耕种 形足以劳动 秋收敛 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 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 悲夫 子之不知余也 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 莫知其处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 石户之农曰捲捲乎 后之为人 葆力之士也 以舜之德为未至也 于是夫负妻戴 携子以入于海 终身不反也
大王亶父居豳 狄人攻之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事之以犬马而不受 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 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 吾不忍也 子皆勉居矣 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 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因杖筴而去之 民相连而从之 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 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 皆重失之 见利轻亡其身 岂不惑哉
越人三世弑其君 王子搜患之 逃乎丹穴 而越国无君 求王子搜不得 从之丹穴 王子搜不肯出 越人熏之以艾 乘以王舆 王子搜援绥登车 仰天而呼曰君乎 君乎 独不可以舍我乎 王子搜非恶为君也 恶为君之患也 若王子搜者 可谓不以国伤生矣 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
韩魏相与争侵地 子华子见昭僖侯 昭僖侯有忧色 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 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 右手攫之则左手废 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 '君能攫之乎 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 子华子曰甚善 自是观之 两臂重于天下也 身亦重于两臂 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 今之所争者 其轻于韩又远 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僖侯曰善哉 教寡人者众矣 未尝得闻此言也 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 使人以币先焉 颜阖守陋闾 苴布之衣 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至 颜阖自对之 使者曰此颜阖之家与 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 使者致币 颜阖对曰恐听谬而遗使者罪 不若审之 使者还 反审之 复来求之 则不得已 故若颜阖者 真恶富贵也
故曰道之真以治身 其绪余以为国家 其土苴以治天下 由此观之 帝王之功 圣人之余事也 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今世俗之君子 多危身弃生以殉物 岂不悲哉 凡圣人之动作也 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 今且有人于此 以随侯之珠 弹千仞之雀 世必笑之 是何也 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
子列子穷 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 曰列御寇 盖有道之士也 居君之国而穷 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子列子见使者 再拜而辞 使者去 子列子入 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皆得佚乐 今有饥色 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 岂不命邪 子列子笑 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 至其罪我也 又且以人之言 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 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楚昭王失国 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 昭王反国 将赏从者 及屠羊说 屠羊说曰大王失国 说失屠羊 大王反国 说亦反屠羊 臣之爵禄已复矣 又何赏之有 王曰强之 屠羊说曰大王失国 非臣之罪 故不敢伏其诛 大王反国 非臣之功 故不敢当其赏 王曰见之 屠羊说曰楚国之法 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 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 而勇不足以死寇 吴军入郢 说畏难而避寇 非故随大王也 今大王欲废法毁约而见说 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 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 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 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 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 万锺之禄 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 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 说不敢当 愿复反吾屠羊之肆 遂不受也
原宪居鲁 环堵之室 茨以生草 蓬户不完 桑以为枢而瓮牖 二室 褐以为塞 上漏下湿 匡坐而弦歌 子贡乘大马 中绀而表素 轩车不容巷 往见原宪 原宪华冠徙履 杖藜而应门 子贡曰嘻 先生何病 原宪应之曰宪闻之 无财谓之贫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今宪贫也 非病也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 比周而友 学以为人 教以为己 仁义之慝 舆马之饰 宪不忍为也
曾子居卫 緼袍无表 颜色肿哙 手足胼胝 三日不举火 十年不制衣 正冠而缨绝 捉襟而肘见 纳屦而踵决 曳纵而歌商颂 声满天地 若出金石 天子不得臣 诸侯不得友 故养志者忘形 养形者忘利 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谓颜回曰回 来 家贫居卑 胡不仕乎 颜回对曰不愿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 足以给飦粥 郭内之田十亩 足以为丝麻 鼓琴足以自娱 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 曰善哉 回之意 丘闻之'知足者 不以利自累也 审自得者 失之而不惧 行修于内者 无位而不怍 丘诵之久矣 今于回而后见之 是丘之得也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 心居乎魏阙之下 奈何 瞻子曰重生 重生则利轻 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 未能自胜也 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 神无恶乎 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 此之谓重伤 重伤之人 无寿类矣 魏牟 万乘之公子也 其隐岩穴也 难为于布衣之士 虽未至乎道 可谓有其意矣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七日不火食 藜羹不糁 颜色甚惫 而弦歌于室 颜回择菜 子路 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 削迹于卫 伐树于宋 穷于商周 围于陈蔡 杀夫子者无罪 藉夫子者无禁 弦歌鼓琴 未尝绝音 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 入告孔子 孔子推琴 喟然而叹曰由与赐 细人也 召而来 吾语之 子路 子贡入 子路曰如此者 可谓穷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 君子通于道之谓通 穷于道之谓穷 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 其何穷之为 故内省而不穷于道 临难而不失其德 天寒既至 霜雪既降 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陈蔡之隘 于丘其幸乎 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 子路忔然执干而舞 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 地之下也 古之得道者 穷亦乐 通亦乐 所乐非穷通也 道德于此 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故许由娱于颖阳 而共伯得乎丘首
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 北人无择曰异哉 后之为人也 居于畎亩之中 而游尧之门 不若是而已 又欲以其辱行漫我 吾羞见之 因自投清泠之渊
汤将伐桀 因卞随而谋 卞随曰非吾事也 汤曰孰可 曰吾不知也 汤又因瞀光而谋 瞀光曰非吾事也 汤曰孰可 曰吾不知也 汤曰伊尹何如 曰强力忍垢 吾不知其他也 汤遂与伊尹谋伐桀 克之 以让卞随 卞随辞曰后之伐桀也谋乎我 必以我为贼也 胜桀而让我 必以我为贪也 吾生乎乱世 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 吾不忍数闻也 乃自投椆水而死 汤又让瞀光 曰知者谋之 武者遂之 仁者居之 古之道也 吾子胡不立乎 瞀光辞曰废上 非义也 杀民 非仁也 人犯其难 我享其利 非廉也 吾闻之曰非其义者 不受其禄 无道之世 不践其土 况尊我乎 吾不忍久见也 乃负石而自沈于庐水
昔周之兴 有士二人处于孤竹 曰伯夷 叔齐 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 似有道者 试往观焉 至于岐阳 武王闻之 使叔旦往见之 与盟曰加富二等 就官一列 血牲而埋之 二人相视而笑 曰嘻 异哉 此非吾所谓道也 昔者神农之有天下也 时祀尽敬而不祈喜 其于人也 忠信尽治而无求焉 乐与政为政 乐与治为治 不以人之坏自成也 不以人之卑自高也 不以遭时自利也 今周见殷之乱而遽为政 上谋而下行货 阻兵而保威 割牲而盟以为信 扬行以说众 杀伐以要利 是推乱以易暴也 吾闻古之士 遭治世不避其任 遇乱世不为苟存 今天下闇 周德衰 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 不如避之 以洁吾行 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 遂饿而死焉 若伯夷 叔齐者 其于富贵也 苟可得已 则必不赖高节戾行 独乐其志 不事于世 此二士之节也
杂篇第二十九章 盗跖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 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 盗跖从卒九千人 横行天下 侵暴诸侯 穴室枢户 驱人牛马 取人妇女 贪得忘亲 不顾父母兄弟 不祭先祖 所过之邑 大国守城 小国入保 万民苦之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 必能诏其子 为人兄者 必能教其弟 若父不能诏其子 兄不能教其弟 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 今先生 世之才士也 弟为盗跖 为天下害 而弗能教也 丘窃为先生羞之 丘请为先生往说之 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 若子不听父之诏 弟不受兄之教 虽今先生之辩 将奈之何哉 且跖之为人也 心如涌泉 意如飘风 强足以距敌 辩足以饰非 顺其心则喜 逆其心则怒 易辱人以言 先生必无往 孔子不听 颜回为驭 子贡为右 往见盗跖
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 脍人肝而餔之 孔子下车而前 见谒者曰鲁人孔丘 闻将军高义 敬再拜谒者 谒者入通 盗跖闻之大怒 目如明星 发上指冠 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 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 妄称文 武 冠枝木之冠 带死牛之胁 多辞缪说 不耕而食 不织而衣 摇唇鼓舌 擅生是非 以迷天下之主 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 妄作孝弟 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子之罪大极重 疾走归 不然 我将以子肝益昼餔之膳
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 愿望履幕下 谒者复通 盗跖曰使来前 孔子趋而进 避席反走 再拜盗跖 盗跖大怒 两展其足 案剑瞋目 声如乳虎 曰丘来前 若所言顺吾意则生 逆吾心则死
孔子曰丘闻之 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 美好无双 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 此上德也 知维天地 能辩诸物 此中德也 勇悍果敢 聚众率兵 此下德也 凡人有此一德者 足以南面称孤矣 今将军兼此三者 身长八尺二寸 面目有光 唇如激丹 齿如齐贝 音中黄钟 而名曰盗跖 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 将军有意听臣 臣请南使吴越 北使齐鲁 东使宋卫 西使晋楚 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 立数十万户之邑 尊将军为诸侯 与天下更始 罢兵休卒 收养昆弟 共祭先祖 此圣人才士之行 而天下之愿也
盗跖大怒曰丘来前 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 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今长大美好 人见而悦之者 此吾父母之遗德也 丘虽不吾誉 吾独不自知邪 且吾闻之 好面誉人者 亦好背而毁之 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 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 安可久长也 城之大者 莫大乎天下矣 尧 舜有天下 子孙无置锥之地 汤 武立为天子 而后世绝灭 非以其利大故邪 且吾闻之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 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昼拾橡栗 暮栖木上 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古者民不知衣服 夏多积薪 冬则炀之 故命之曰知生之民 神农之世 卧则居居 起则于于 民知其母 不知其父 与麋鹿共处 耕而食 织而衣 无有相害之心 此至德之隆也 然而黄帝不能致德 与蚩由战于涿鹿之野 流血百里 尧 舜作 立群臣 汤放其主 武王杀纣 自是之后 以强陵弱 以众暴寡 汤 武以来 皆乱人之徒也 今子修文 武之道 掌天下之辩 以教后世 缝衣浅带 矫言伪行 以迷惑天下之主 而欲求富贵焉 盗莫大于子 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 而乃谓我为盗跖 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 使子路去其危冠 解其长剑 而受教于子 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其卒之也 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 身菹于卫东门之上 是子教之不至也 子自谓才士圣人邪 则再逐于鲁 削迹于卫 穷于齐 围于陈蔡 不容身于天下 子教子路菹 此患 上无以为身 下无以为人 子之道岂足贵邪 世之所高 莫若黄帝 黄帝尚不能全德 而战于涿鹿之野 流血百里 尧不慈 舜不孝 禹偏枯 汤放其主 武王伐纣 文王拘羑里 此六子者 世之所高也 孰论之 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 其行乃甚可羞也 世之所谓贤士伯夷 叔齐 伯夷 叔齐辞孤竹之君 而饿死于首阳之山 骨肉不葬 鲍焦饰行非世 抱木而死 申徒狄谏而不听 负石自投于河 为鱼鳖所食 介子推至忠也 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文公后背之 子推怒而去 抱木而燔死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 女子不来 水至不去 抱梁柱而死 此六子者 无异于磔犬流豕 操瓢而乞者 皆离名轻死 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世之所谓忠臣者 莫若王子比干 伍子胥 子胥沉江 比干剖心 此二子者 世谓忠臣也 然卒为天下笑 自上观之 至于子胥 比干 皆不足贵也 丘之所以说我者 若告我以鬼事 则我不能知也 若告我以人事者 不过此矣 皆吾所闻知也 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 耳欲听声 口欲察味 志气欲盈 人上寿百岁 中寿八十 下寿六十 除病瘦死丧忧患 其中开口而笑者 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天与地无穷 人死者有时 操有时之具 而托于无穷之间 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 不能说其志意 养其寿命者 皆非通道者也 丘之所言 皆吾之所弃也 亟去走归 无复言之 子之道狂狂汲汲 诈巧虚伪事也 非可以全真也 奚足论哉
孔子再拜趋走 出门上车 执辔三失 目芒然无见 色若死灰 据轼低头 不能出气
归到鲁东门外 适遇柳下季 柳下季曰今者阙然 数日不见 车马有行色 得微往见跖邪 孔子仰天而叹曰然 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 孔子曰然 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疾走料虎头 编虎须 几不免虎口哉
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 无行则不信 不信则不任 不任则不利 故观之名 计之利 而义真是也 若弃名利 反之于心 则夫士之为行 不可一日不为乎 满苟得曰无耻者富 多信者显 夫名利之大者 几在无耻而信 故观之名 计之利 而信真是也 若弃名利 反之于心 则夫士之为行 抱其天乎 子张曰昔者桀 纣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 今谓臧聚曰'汝行如桀 纣 则有怍色 有不服之心者 小人所贱也 仲尼 墨翟 穷为匹夫 今谓宰相曰子行如仲尼 墨翟 则变容易色 称不足者 士诚贵也 故势为天子 未必贵也 穷为匹夫 未必贱也 贵贱之分 在行之美恶 满苟得曰小盗者拘 大盗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 义士存焉 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 而管仲为臣 田成子常杀君窃国 而孔子受币 论则贱之 行则下之 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也 不亦拂乎 故书曰孰恶孰美 成者为首 不成者为尾 子张曰子不为行 即将疏戚无伦 贵贱无义 长幼无序 五纪六位 将何以为别乎 满苟得曰尧杀长子 舜流母弟 疏戚有伦乎 汤放桀 武王杀纣 贵贱有义乎 王季为适 周公杀兄 长幼有序乎 儒者伪辞 墨子兼爱 五纪六位 将有别乎 且子正为名 我正为利 名利之实 不顺于理 不监于道 吾日与子讼于无约 曰小人殉财 君子殉名 其所以变其情 易其性则异矣 乃至于弃其所为而殉其所不为则一也 故曰无为小人 反殉而天 无为君子 从天之理 若枉若直 相而天极 面观四方 与时消息 若是若非 执而圆机 独成而意 与道徘徊 无转而行 无成而义 将失而所为 无赴而富 无殉而成 将弃而天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 忠之祸也 直躬证父 尾生溺死 信之患也 鲍子立干 申子不自理 廉之害也 孔子不见母 匡子不见父 义之失也 此上世之所传 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 正其言 必其行 故服其殃 离其患也
无足问于知和曰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 彼富则人归之 归则下之 下则贵之 夫见下贵者 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 今子独无意焉 知不足邪 意知而力不能行邪 故推正不妄邪 知和曰今夫此人 以为与己同时而生 同乡而处者 以为夫绝俗过世之士焉 是专无主正 所以览古今之时 是非之分也 与俗化世 去至重 弃至尊 以为其所为也 此其所以论长生安体乐意之道 不亦远乎 惨怛之疾 恬愉之安 不监于体 怵惕之恐 欣欣之喜 不监于心 知为为而不知所以为 是以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 而不免于患也 无足曰夫富之于人 无所不利 穷美究势 至人之所不得逮 贤人之所不能及 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 秉人之知谋以为明察 因人之德以为贤良 非享国而严若君父 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 心不待学而乐之 体不待象而安之 夫欲恶避就 固不待师 此人之性也 天下虽非我 孰能辞之 知和曰知者之为 故动以百姓 不违其度 是以足而不争 无以为故不求 不足故求之 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 有余故辞之 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 廉贪之实 非以迫外也 反监之度 势为天子 而不以贵骄人 富有天下 而不以财戏人 计其患 虑其反 以为害于性 故辞而不受也 非以要名誉也 尧 舜为帝而雍 非仁天下也 不以美害生 善卷 许由得帝而不受 非虚辞让也 不以事害己 此皆就其利 辞其害 而天下称贤焉 则可以有之 彼非以兴名誉也 无足曰必持其名 苦体绝甘 约养以持生 则亦久病长厄而不死者也 知和曰平为福 有余为害者 物莫不然 而财其甚者也 今富人 耳营钟鼓管籥之声 口惬于刍豢醪醴之味 以感其意 遗忘其业 可谓乱矣 侅溺于冯气 若负重行而上阪 可谓苦矣 贪财而取慰 贪权而取竭 静居则溺 体泽则冯 可谓疾矣 为欲富就利 故满若堵耳而不知避 且冯而不舍 可谓辱矣 财积而无用 服膺而不舍 满心戚醮 求益而不止 可谓忧矣 内则疑劫请之贼 外则畏寇盗之害 内周楼疏 外不敢独行 可谓畏矣 此六者 天下之至害也 皆遗忘而不知察 及其患至 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 故观之名则不见 求之利则不得 缭意绝体而争此 不亦惑乎
杂篇第三十章 说剑
昔赵文王喜剑 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日夜相击于前 死伤者岁百余人 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 国衰 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 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 赐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 与使者俱往见太子 曰太子何以教周 赐周千金 太子曰闻夫子明圣 谨奉千金以币从者 夫子弗受 悝尚何敢言 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 下不当太子 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 使臣上说大王 下当太子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然 吾王所见 唯剑士也 庄子曰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 皆蓬头突鬓 垂冠 曼胡之缨 短后之衣 瞋目而语难 王乃说之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事必大逆 庄子曰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 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王脱白刃待之 庄子入殿门不趋 见王不拜 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 使太子先 曰臣闻大王喜剑 故以剑见王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臣之剑十步一人 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 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 示之以虚 开之以利 后之以发 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夫子休 就舍待命 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 死伤者六十余人 得五六人 使奉剑于殿下 乃召庄子 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望之久矣 王曰夫子所御杖 长短何如 曰臣之所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 唯王所用 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 曰有天子剑 有诸侯剑 有庶人剑 王曰天子之剑何如 曰天子之剑 以燕谿石城为锋 齐岱为锷 晋卫为脊 周宋为镡 韩魏为夹 包以四夷 裹以四时 绕以渤海 带以常山 制以五行 论以刑德 开以阴阳 持以春夏 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 举之无上 案之无下 运之无旁 上决浮云 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 匡诸侯 天下服矣 此天子之剑也 文王芒然自失 曰诸侯之剑何如 曰诸侯之剑 以知勇士为锋 以清廉士为锷 以贤良士为脊 以忠圣士为镡 以豪桀士为夹 此剑直之亦无前 举之亦无上 案之亦无下 运之亦无旁 上法圆天 以顺三光 下法方地 以顺四时 中和民意 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 如雷霆之震也 四封之内 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此诸侯之剑也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 曰庶人之剑 蓬头突鬓 垂冠 曼胡之缨 短后之衣 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 上斩颈领 下决肝肺 此庶人之剑 无异于斗鸡 一旦命已绝矣 无所用于国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 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 宰人上食 王三环之 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 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 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杂篇第三十一章 渔父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 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 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 有渔父者 下船而来 须眉交白 被发揄袂 行原以上 距陆而止 左手据膝 右手持颐以听 曲终而招子贡 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 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应 子贡对曰孔氏者 性服忠信 身行仁义 饰礼乐 选人伦 上以忠于世主 下以化于齐民 将以利天下 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 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 客乃笑而还行 言曰仁则仁矣 恐不免其身 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呜呼 远哉 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 报孔子 孔子推琴而起 曰其圣人与 乃下求之 至于泽畔 方将杖擎而引其船 顾见孔子 还乡而立 孔子反走 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 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 丘不肖 未知所谓 窃待于下风 幸闻咳唾之音 以卒相丘也 客曰嘻 甚矣 子之好学也 孔子再拜而起 曰丘少而修学 以至于今 六十九岁矣 无所得闻至教 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 同声相应 固天之理也 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 子之所以者 人事也 天子诸侯大夫庶人 此四者自正 治之美也 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 官治其职 人忧其事 乃无所陵 故田荒室露 衣食不足 征赋不属 妻妾不和 长少无序 庶人之忧也 能不胜任 官事不治 行不清白 群下荒怠 功美不有 爵禄不持 大夫之忧也 廷无忠臣 国家昏乱 工技不巧 贡职不美 春秋后伦 不顺天子 诸侯之忧也 阴阳不和 寒暑不时 以伤庶物 诸侯暴乱 擅相攘伐 以残民人 礼乐不节 财用穷匮 人伦不饬 百姓淫乱 天子有司之忧也 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 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 而擅饰礼乐 选人伦 以化齐民 不泰多事乎 且人有八疵 事有四患 不可不察也 非其事而事之 谓之总 莫之顾而进之 谓之佞 希意道言 谓之谄 不择是非而言 谓之谀 好言人之恶 谓之谗 析交离亲 谓之贼 称誉诈伪以败恶人 谓之慝 不择善否 两容颊适 偷拔其所欲 谓之险 此八疵者 外以乱人 内以伤身 君子不友 明君不臣 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 变更易常 以挂功名 谓之叨 专知擅事 侵人自用 谓之贪 见过不更 闻谏愈甚 谓之很 人同于己则可 不同于己 虽善不善 谓之矜 此四患也 能去八疵 无行四患 而始可教已
孔子愀然而叹 再拜而起 曰丘再逐于鲁 削迹于卫 伐树于宋 围于陈蔡 丘不知所失 而离此四谤者何也 客凄然变容曰甚矣 子之难悟也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 举足愈数而迹愈多 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 疾走不休 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 处静以息迹 愚亦甚矣 子审仁义之间 察同异之际 观动静之变 适受与之度 理好恶之情 和喜怒之节 而几于不免矣 谨修而身 慎守其真 还以物与人 则无所累矣 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 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 客曰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 虽悲不哀 强怒者 虽严不屯 强亲者 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 真怒未发而威 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 是所以贵真也 其用于人理也 事亲则慈孝 事君则忠贞 饮酒则欢乐 处丧则悲哀 忠贞以功为主 饮酒以乐为主 处丧以哀为主 事亲以适为主 功成之美 无一其迹矣 事亲以适 不论所以矣 饮酒以乐 不选其具矣 处丧以哀 无问其礼矣 礼者 世俗之所为也 真者 所以受于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 不拘于俗 愚者反此 不能法天而恤于人 不知贵真 禄禄而受变于俗 故不足 惜哉 子之蚤湛于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 若天幸然 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 敢问舍所在 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 客曰吾闻之 可与往者 与之至于妙道 不可与往者 不知其道 慎勿与之 身乃无咎 子勉之 吾去子矣 吾去子矣 乃剌船而去 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 子路授绥 孔子不顾 待水波定 不闻擎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 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 万乘之主 千乘之君 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今渔父杖擎逆立 而夫子曲要磬折 言拜而应 得无太甚乎 门人皆怪夫子矣 渔父何以得此乎 孔子伏轼而叹 曰甚矣 由之难化也 湛于礼义有间矣 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 进 吾语汝夫遇长不敬 失礼也 见贤不尊 不仁也 彼非至人 不能下人 下人不精 不得其真 故长伤身 惜哉 不仁之于人也 祸莫大焉 而由独擅之 且道者 万物之所由也 庶物失之者死 得之者生 为事逆之则败 顺之则成 故道之所在 圣人尊之 今之渔父之于道 可谓有矣 吾敢不敬乎
杂篇第三十二章 列御寇
列御寇之齐 中道而反 遇伯昏瞀人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曰吾惊焉 曰恶乎惊 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 曰夫内诚不解 形谍成光 以外镇人心 使人轻乎贵老 而赍其所患 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 无多余之赢 其为利也薄 其为权也轻 而犹若是 而况于万乘之主乎 身劳于国而知尽于事 彼将任我以事 而效我以功 吾是以惊 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 女处已 人将保汝矣 无几何而往 则户外之屦满矣 伯昏瞀人北面而立 敦杖蹙之乎颐 立有间 不言而出 宾者以告列子 列子提屦 跣而走 暨于门 曰先生既来 曾不发药乎 曰已矣 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 果保汝矣 非汝能使人保汝 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 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 必且有感 摇而本性 又无谓也 与汝游者 又莫汝告也 彼所小言 尽人毒也 莫觉莫悟 何相孰也 巧者劳而知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敖游 汎若不系之舟 虚而敖游者也
郑人缓也 呻吟裘氏之地 祗三年而缓为儒 河润九里 泽及三族 使其弟墨 儒墨相与辩 其父助翟 十年而缓自杀 其父梦之曰使而子为墨者 予也 阖尝视其良 既为秋柏之实矣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 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 彼故使彼 夫人以己为有以异于人 以贱其亲 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 故曰今之世皆缓也 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 而况有道者乎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圣人安其所安 不安其所不安 众人安其所不安 不安其所安
庄子曰'知道易 勿言难 知而不言 所以之天也 知而言之 所以之人也 古之人 天而不人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圣人以必不必 故无兵 众人以不必必之 故多兵 顺于兵 故行有求 兵 恃之则亡 小夫之知 不离苞苴竿牍 敝精神乎蹇浅 而欲兼济道物 太一形虚 若是者 迷惑于宇宙 形累不知太初 彼至人者 归精神乎无始 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 水流乎无形 发泄乎太清 悲哉乎 汝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宁
宋人有曹商者 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 得车数乘 王说之 益车百乘 反于宋 见庄子 曰夫处穷闾厄巷 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 商之所短也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 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 舐痔者得车五乘 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 何得车之多也 子行矣
鲁哀公问乎颜阖曰吾以仲尼为贞斡 国其有瘳乎 曰殆哉圾乎 仲尼方且饰羽而画 从事华辞 以支为旨 忍性以视民 而不知不信 受乎心 宰乎神 夫何足以上民 彼宜女与予颐与 误而可矣 今使民离实学伪 非所以视民也 为后世虑 不若休之 难治也 施于人而不忘 非天布也 商贾不齿 虽以事齿之 神者弗齿 为外刑者 金与木也 为内刑者 动与过也 宵人之离外刑者 金木讯之 离内刑者 阴阳食之 夫免乎外内之刑者 唯真人能之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 难于知天 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 人者厚貌深情 故有貌愿而益 有长若不肖 有慎狷而达 有坚而缦 有缓而悍 故其就义若渴者 其去义若热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九徵至 不肖人得矣
正考父一命而伛 再命而偻 三命而俯 循墙而走 孰敢不轨 如而夫者 一命而吕钜 再命而于车上舞 三命而名诸父 孰协唐许 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 及其有睫也而内视 内视而败矣 凶德有五 中德为首 何谓中德 中德也者 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 穷有八极 达有三必 形有六府 美 髯 长 大 壮 丽 勇 敢 八者俱过人也 因以是穷 缘循 偃仰 困畏 不若人三者俱通达 知慧外通 勇动多怨 仁义多责 六者所以相刑也 达生之性者傀 达于知者肖 达大命者随 达小命者遭
人有见宋王者 锡车十乘 以其十乘骄稚庄子 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 其子没于渊 得千金之珠 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 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子能得珠者 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寐 子尚奚微之有哉 今宋国之深 非直九重之渊也 宋王之猛 非直骊龙也 子能得车者 必遭其睡也 使宋王而寐 子为赍粉夫
或聘于庄子 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 衣以文绣 食以刍叔 及其牵而入于大庙 虽欲为孤犊 其可得乎
庄子将死 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 以日月为连璧 星辰为珠玑 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 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 在下为蝼蚁食 夺彼与此 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 其平也不平 以不徵徵 其徵也不徵 明者唯为之使 神者徵之 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 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 其功外也 不亦悲夫
杂篇第三十三章 天下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 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古之所谓道术者 果恶乎在 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 明何由出 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 谓之天人 不离于精 谓之神人 不离于真 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 以德为本 以道为门 兆于变化 谓之圣人 以仁为恩 以义为理 以礼为行 以乐为和 熏然慈仁 谓之君子 以法为分 以名为表 以参为验 以稽为决 其数一二三四是也 百官以此相齿 以事为常 以衣食为主 蕃息畜藏 老弱孤寡为意 皆有以养 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 配神明 醇天地 育万物 和天下 泽及百姓 明于本数 系于末度 六通四辟 小大精粗 其运无乎不在 其明而在数度者 旧法 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其在于诗 书 礼 乐者 邹鲁之士 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诗以道志 书以道事 礼以道行 乐以道和 易以道阴阳 春秋以道名分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 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 贤圣不明 道德不一 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譬如耳目鼻口 皆有所明 不能相通 犹百家众技也 皆有所长 时有所用 虽然 不该不遍 一曲之士也 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 察古人之全 寡能备于天地之美 称神明之容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 暗而不明 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 百家往而不反 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 不幸不见天地之纯 古人之大体 道术将为天下裂
不侈于后世 不靡于万物 不晖于数度 以绳墨自矫 而备世之急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墨翟 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 为之大过 已之大顺 作为非乐 命之曰节用 生不歌 死无服 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 其道不怒 又好学而博 不异 不与先王同 毁古之礼乐 黄帝有咸池 尧有大章 舜有大韶 禹有大夏 汤有大濩 文王有辟雍之乐 武王 周公作武 古之丧礼 贵贱有仪 上下有等 天子棺椁七重 诸侯五重 大夫三重 士再重 今墨子独生不歌 死不服 桐棺三寸而无椁 以为法式 以此教人 恐不爱人 以此自行 固不爱己 未败墨子道 虽然 歌而非歌 哭而非哭 乐而非乐 是果类乎 其生也勤 其死也薄 其道大闇觳 使人忧 使人悲 其行难为也 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 反天下之心 天下不堪 墨子虽独能任 奈天下何 离于天下 其去王也远矣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 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名山三百 支川三千 小者无数 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 腓无胈 胫无毛 沐甚雨 栉疾风 置万国 禹大圣也 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使后世之墨者 多以裘褐为衣 以屐蹻为服 日夜不休 以自苦为极 曰不能如此 非禹之道也 不足谓墨 相里勤之弟子 五侯之徒 南方之墨者若获 已齿 邓陵子之属 俱诵墨经 而倍谲不同 相谓别墨 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 以奇偶不仵之辞相应 以巨子为圣人 皆愿为之尸 冀得为其后世 至今不决 墨翟 禽滑厘之意则是 其行则非也 将使后世之墨者 必以自苦腓无胈 胫无毛相进而已矣 乱之上也 治之下也 虽然 墨子真天下之好也 将求之不得也 虽枯槁不舍也 才士也夫
不累于俗 不饰于物 不苟于人 不忮于众 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 人我之养 毕足而止 以此白心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宋銒 尹文闻其风而悦之 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 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语心之容 命之曰心之行 以聏合欢 以调海内 请欲置之以为主 见侮不辱 救民之斗 禁攻寝兵 救世之战 以此周行天下 上说下教 虽天下不取 强聒而不舍者也 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虽然 其为人太多 其自为太少 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 先生恐不得饱 弟子虽饥 不忘天下 日夜不休 曰我必得活哉 图傲乎救世之士哉 曰君子不为苛察 不以身假物 以为无益于天下者 明之不如己也 以禁攻寝兵为外 以情欲寡浅为内 其小大精粗 其行适至是而止
公而不党 易而无私 决然无主 趣物而不两 不顾于虑 不谋于知 于物无择 与之俱往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彭蒙 田骈 慎到闻其风而悦之 齐万物以为首 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 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 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 知万物皆有所可 有所不可 故曰选则不遍 教则不至 道则无遗者矣 是故慎到弃知去己 而缘不得已 泠汰于物 以为道理 曰知不知 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 奚髁无任 而笑天下之尚贤也 纵脱无行 而非天下之大圣 椎拍輐断 与物宛转 舍是与非 苟可以免 不师知虑 不知前后 魏然而已矣 推而后行 曳而后往 若飘风之还 若羽之旋 若磨石之隧 全而无非 动静无过 未尝有罪 是何故 夫无知之物 无建己之患 无用知之累 动静不离于理 是以终身无誉 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 无用贤圣 夫块不失道 豪桀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 非生人之行 而至死人之理 适得怪焉 田骈亦然 学于彭蒙 得不教焉 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 至于莫之是 莫之非而已矣 其风囗窢然 恶可而言 常反人 不见观 而不免于魭断 其所谓道非道 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 彭蒙 田骈 慎到不知道 虽然 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以本为精 以物为粗 以有积为不足 澹然独与神明居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关尹 老聃闻其风而悦之 建之以常无有 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关尹曰在己无居 形物自著 其动若水 其静若镜 其应若响 芴乎若亡 寂乎若清 同焉者和 得焉者失 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老聃曰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知其白 守其辱 为天下谷 人皆取先 己独取后 曰受天下之垢 人皆取实 己独取虚 无藏也故有余 岿然而有余 其行身也 徐而不费 无为也而笑巧 人皆求福 己独曲全 曰苟免于咎 以深为根 以约为纪 曰坚则毁矣 锐则挫矣 常宽容于物 不削于人 虽未至于极 关尹 老聃乎 古之博大真人哉
寂漠无形 变化无常 死与 生与 天地并与 神明往与 芒乎何之 忽乎何适 万物毕罗 莫足以归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庄周闻其风而悦之 以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时恣纵而不傥 不奇见之也 以天下为沈浊 不可与庄语 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其书虽环玮 而连犿无伤也 其辞虽参差 而諔诡可观 彼其充实 不可以已 上与造物者游 而下与外死生 无终始者为友 其于本也 弘大而辟 深闳而肆 其于宗也 可谓稠适而上遂矣 虽然 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 其理不竭 其来不蜕 芒乎昧乎 未之尽者
惠施多方 其书五车 其道舛驳 其言也不中 历物之意 曰至大无外 谓之大一 至小无内 谓之小一 无厚 不可积也 其大千里 天与地卑 山与泽平 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与小同异 此之谓小同异 万物毕同毕异 此之谓大同异 南方无穷而有穷 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也 我知天之中央 燕之北 越之南是也 泛爱万物 天地一体也 惠施以此为大 观于天下而晓辩者 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 卵有毛 鸡有三足 郢有天下 犬可以为羊 马有卵 丁子有尾 火不热 山出口 轮不蹍地 目不见 指不至 至不绝 龟长于蛇 矩不方 规不可以为圆 凿不围枘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镞矢之疾 而有不行 不止之时 狗非犬 黄马骊牛三 白狗黑 孤驹未尝有母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 终身无穷 桓团 公孙龙辩者之徒 饰人之心 易人之意 能胜人之口 不能服人之心 辩者之囿也 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 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 此其柢也 然惠施之口谈 自以为最贤 曰天地其壮乎 施存雄而无术 南方有倚人焉 曰黄缭 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 风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辞而应 不虑而对 遍为万物说 说而不休 多而无已 犹以为寡 益之以怪 以反人为实 而欲以胜人为名 是以与众不适也 弱于德 强于物 其涂襖矣 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 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 其于物也何庸 夫充一尚可 曰愈贵 道几矣 惠施不能以此自宁 散于万物而不厌 卒以善辩为名 惜乎 惠施之才 骀荡而不得 逐万物而不反 是穷响以声 形与影竞走也 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