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论织田信长与兵农分离、乐市乐座政策

2023-01-18 16:17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织田家为什么这么强大?这恐怕是很多日本战国史爱好者心中的一个疑问。当然,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是非常多的,不一样的地方给出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各自都有各自的见解。至于对错,那就是(核桃)仁(脑)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诸多见解之中,织田信长的各种政策一向都是很让人津津乐道的,乐市乐座、兵农分离,还有织田信长对日本宗教的态度、对新式武器的喜爱等等。那么,信长的这些政策真的对织田家的壮大有所影响吗?

兵农分离的真相

兵农分离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项非常常见的政策,从字面理解就是将士兵、农民区分开,打仗的专注打仗,种地的专注种地,既不影响战争,也不影响生产。

很多人认为,织田军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织田信长施行“兵农分离”,培养起了一批作战素质很高的职业军人,这让他在与以农民、武士混杂的其他战国大名麾下的军队作战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实际上,与其说兵农分离是一种军事制度,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制度。在江户时代以前,士兵与农民、市民的定义比较含糊,在战国大名的军队里经常都能看见农民、市民甚至地痞无赖的身影。

应仁之乱时,为什么东、西军的大名们能够供给庞大的军队在京都作战,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军队里有不少人来自京畿的农民、市民以及因为饥荒、战乱流落到京畿的难民。这些人往往组成一支支“足轻”部队,大名们并不会给他们提供军需粮草,而是给他们下发在战场进行劫掠的许可,劫掠的对象自然不仅仅是敌军,还包括沦为战区的庄园、寺院以及街市。这些雇佣军形式的足轻部队,极大地补充了大名的军事力量,有的大名在自家领地或许只能募集千余士兵,但是却可以在战场上雇佣到数倍的足轻部队。

所以,战国大名们施行兵农分离的真正意义,并非在培养作战素质高的职业军人,而是将士兵与农民的身份区分开。这样一来,曾经活跃在战场上的雇佣军形式的足轻部队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正规渠道征召的士兵,从而限制基层领主们的军事力量。

兵农分离这个政策通常与城下集住、刀狩令是一同施行的,职业士兵(武士)与农民、工商业者的身份一旦区分开来以后,后者的一些武器会被收缴,前者则被命令迁至规定的城下町居住。这便是战国大名给基层领主套上的更进一步的枷锁,被限制军事力量以后,领主们还脱离了自己的领地,与领地的直接联系便不如在地时期那么强大。

织田家的兵农分离

那么,兵农分离真的是一个让织田家变强大的政策吗?

先前我见到有人说过,织田信长之所以在长筱合战击败武田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织田家施行的兵农分离政策让军队足够强大。可是,兵农分离真的会让军队变强大吗?

关于这个问题,江户时代冈山藩的家臣熊泽蕃山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著作《大学或问》中提到,兵农分离施行以后,居住在城下的武士不再进行生产,导致武士们普遍体弱多病,军队战斗力下降严重。其次,一些中下级武士们脱离了领地,在地的奉公人与武士的联系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忠诚度自然也与日减少。

也就是说,与大部分人的认知不一样,身处兵农分离环境下的熊泽蕃山看出了兵农分离的毛病,虽然大名通过这个政策限制了家臣的军事力,但是随着家臣军事力的衰弱,大名自身的军事力量也随之衰弱。

除此以外,织田信长的“兵农分离”政策究竟是何时开始施行的?根据《信长公记》的记载,天正六年(1578年)正月十九日,安土城的城下町发生火灾,起因是因为信长弓众之一的福田与一单身搬到城下,外出公务时因家里没人意外失火。织田信长闻讯大怒,下令马廻众必须将妻儿老小全部都接到安土城下居住,还对织田信忠下令将马廻众在尾张国的私宅全部烧毁。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至少在天正六年正月为止,织田家的兵农分离、城下集住等政策施行的都非常不完善,福田与一只是单身来到安土城奉公,家人仆从全部都留在了老家。这时候,距离武田家在长筱合战战败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距离流放幕府将军、灭亡浅井、朝仓家过去了将近六年,而信长上洛,更是十年前的事了。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兵农分离这个政策对织田家的壮大没有起到关键作用,织田军的善战除了织田信长指挥有方以外,主要原因还是他们真的很能打,也很有钱。反而我们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织田家足够强大,以庞大的人口基数足够支撑起作战的军队人数,所以信长才得以施行“兵农分离”这个政策。

乐市乐座是什么

“乐市乐座”是游戏《信长之野望》里的一个政策,施行了这个政策以后,玩家的经济收入变多,游戏内的资金也更加充沛。这也就造成了一种错觉——“乐市乐座”对战国大名来说,是一种赚钱的手段,织田信长靠着这个政策,让织田家变得很有钱。

织田家很有钱吗?确实是很有钱,从织田信秀时代开始时就是如此。天文年间山科言继前往尾张国时,甚至惊讶地发现织田信秀的家臣平手政秀的家里都比守护代清洲织田家(信秀的主君)要富有。织田家为什么这么有钱?因为织田家掌握着贸易繁荣的津岛,靠征收商业税发的财。

那么,如果在津岛施行“乐市乐座”的话,会怎么样?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乐市乐座”究竟是什么?根据辞书的解释,“乐市”就是免除商业税,“乐座”就是解散垄断商品销售的组织“座”——免除“商业税”,那还赚个毛钱?

“乐市乐座”经常被视为是织田信长独创的政策,但是实际上,在目前发现的文书中,战国时代的六角家、今川家都在织田信长之前施行过“乐市”政策(没有乐座),北条家也在织田家之后施行过“乐市”。当然,目前已知的文书里,织田信长的确是第一个既“乐市”又“乐座”的人。

即便如此,织田信长的文书中,和“乐座”有关的也仅仅只有三封而已,反之,保障“座”利益的命令却有很多。除此以外,许多在战国时代本应被“乐”的座,到了江户时代初期依然有活动的痕迹,这便让现在的史学家们产生了一个新的推论:“乐座”并不是指解散“座”,可能只是在特定地方暂时禁止座的活动,允许商品的自由买卖而已。

另外一方面,“乐市”政策其实也不仅仅是免除商业税这么简单,在日本战国时代,因为战乱频繁的缘故,许多原本繁荣的市场逐渐衰弱,沦为战场的城下町更是经常成为武士们的劫掠对象。因此,战国大名不仅仅需要“免除商业税”,还要保障市场的安定与稳定。可以发现,享受“乐市乐座”政策的对象,可能并不是游戏里的战国大名,而是居住在市场里的商人与市民。

信长与乐市乐座

那么,既然可能不赚钱,甚至亏钱,织田信长为何还要施行“乐市乐座”呢?

首先,繁荣市场是一个长久的计划,牺牲眼前的利益,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考虑的,织田家不缺钱,所以才会在特定地方推出这个政策。

其次,从信长保障“座”的利益来看,织田家并不是在处处施行“乐市乐座”的。乐市乐座毕竟很可能招来利益相关者的菜刀的。

“座”的幕后支持者一般都是贵族与寺社,织田信长在特定地域施行“乐座”,其实也有利于他打击当地过强的宗教势力。不过,在当时织田信长还未统一日本的情况下,得罪过多的势力明显是不理智的。由于宗教势力仍十分强大的缘故,信长自然不会一口气将寺社全得罪光,所以才会出现仅在很有限的地方推行“乐座”的情况。等到了羽柴家、德川家统治日本的时代,统一政权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

实际上,织田家施行次数更多的是和其他战国大名一样的“乐市”政策,这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并且,信长的“乐市”政策,与其说是单纯的为了市场的繁荣,倒不如说包含了更多的军事、政治意义在里面。

我们知道,在日本战国时代中期,宗教一揆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尤其是京畿出现的法华一揆、一向一揆等等。而这些一揆的组成人员,除了在地武士、宗教人士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都市的市民、工商业者,这些新冒头的都市给一揆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支持,使得京畿的战国大名饱受宗教一揆的困扰。

织田信长施行的“乐市乐座”政策,不仅有免除商业税等,甚至还给市民免除了“地子钱”、劳役等等。信长的目的在于以织田家让出部分利益为条件,将分散在各地的市场逐渐聚集到一个织田家控制力较强的地域。此消彼长,织田家麾下町市的繁荣,自然就会让在其他地域的町市衰弱。

因此,“乐市乐座”其实可能并不是织田信长聚敛财富的手段,而是包含了更多的军事意义在其中,织田家也并不是靠“乐市乐座”发的财,而是织田家发财以后,才有财力支持信长推行乐市以及有限的乐座政策。不过尽管如此,织田家的“乐市乐座”政策其实并没有广泛落实,实际上只在近江国等少数地方实行而已。


浅论织田信长与兵农分离、乐市乐座政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