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没有想批判点什么吗?)传奇中的一抹真实——刘姥姥
(千万别限流,我并不是原作者,我会在下面把原作者@出来的) 刘姥姥,是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是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将一个快乐、节俭、爱热闹、满身土里土气的农村老婆婆那份本色戏演得活灵活现。 真实与平凡 读者总是喜欢将自身带入主人公视角,带入宝玉等人的视野,刘姥姥无疑是俗不可耐,没见过世面,她满口村话,却是那样幽默有趣,形象生动。如大伙儿给刘姥姥头上插满花,她自己打趣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粗鄙的词汇、充满乡土气的动作正是刘姥姥打动大观园中诸人的根本原因。就如赵本山的小品一样,只有充满东北黑土地的乡野气息,才博得了观众的喝彩。 相比于接个无线网密码都要用银盘的所谓“绅士”,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小人物更容易打动人。刘姥姥的存在,给大观园这个“仙境”,带来了难得的烟火气。 感恩与善良 刘姥姥是善良感恩的, 她二进荣国府,“多打了两石粮食”,就把头一茬摘下的瓜菜送来,以感谢贾家的关照。“高贵”的人可能觉得这种所谓回报根本不入眼,趋近于谄媚,甚至别有所图。因为他们不懂,善意是不能用物质衡量的。 后十回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时的荣国府已被查封,王熙凤已经落到“力诎生人怨”的地步,先前被她伤害的人们,都来乘机报复。她在众叛亲离、极端狼狈的垂死之际,却把自己的独生女巧姐托付给刘姥姥。看过郭德纲相声的都知道,在封建社会里,所谓托妻寄子是了不得的仁义或信任。精明过人的凤姐,凭借她锐利目光看出,在当时的荣宁二府中,只有刘姥姥这个人才是善良的,才不会对她落井下石。 所谓的患难见真情,无非如是了。 当我们沉醉于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的传奇爱情的时候,不妨也低下头,看看平凡而快乐的小人物,就如同看腻歪了《东八区的西八们》,偶尔也看看《乡村爱情故事》,也许会更多地收获笑容也说不定。毕竟,长期工业糖精的浸泡不是生活。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活不成黛玉宝玉那样的神仙眷侣,即使如此,也要做快乐的刘姥姥,不负生活,不负自己。 作者:YB老师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