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夏2》大波浪李剑:“我无法求救,无法向别人倾诉。” | 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这一季的乐夏终于在秋天完结,任何一个看过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大波浪乐队那首《No Such Disease》。
李剑反复质问“Can You Trust Me?”被戏称疯狂英语现场教学。但这首歌其实是针对一个隐形群体所写,每一句都是来自抑郁世界的自我怀疑和挣扎。
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曾在抑郁和躁狂的“波浪”中起起伏伏:
“我在人前社交生活中表现得与他人无异,但内心却无时无刻不承受着抑郁的折磨,我时常感到孤独,无力,绝望,像是顶着一张蓝色的脸行走在宇宙的边缘。我无法求救,无法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真实感受,无法展现自己内心那张蓝色的脸。”
李剑在采访中提到创作这首歌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到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群体,因为感同身受他们的痛苦,甚至还有人患病而不自知。
这个不断被唱起,却被大多数人忽视的“Disease”,究竟是什么病?

01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很多人认为双相障碍是指既有抑郁又有焦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双相指的是抑郁与躁狂。由于情绪的突然波动,常常造成患者由“天堂”到“地狱”的感觉转变。
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就是一台不时启动的跳楼机,大脑永远流窜在躁狂和抑郁的两极。也许上一秒身体里还膨胀着能量,无数想法迸发出创意的火花,下一秒就跌落绝望的深渊,这就是绝大多数患者的感受。
作为《No Such Disease》的词曲创作者,李剑也曾在微博上分享过一段话:
“我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者,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只是觉得自己高兴起来的时候比常人更加高兴,而失落悲伤的时候几乎不想再继续下去。”
双相情感障碍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带来心境起伏的精神障碍,既有抑郁低落的一面,又有躁狂的一面。
躁狂发作常见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异常,抑郁发作则出现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患者的情绪不稳定,高涨和低落反复交替,甚至是不规则的出现,像极了电压不稳定时忽明忽暗的灯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双相情感障碍也是一种患病率比较高的疾病,除了大波浪乐队主唱李剑,脱口秀演员卡姆、多次扬言要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侃爷”(Kanye West)其实也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
据公开数据统计,全球约有6000万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我国双相障碍发病率逐年提升,患病人数已达840万。超过90%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
虽然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较高,但是医生对其识别率差且误诊率较高。
造成双相情感障碍误诊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表现为反复多次抑郁发作在前的假性单相抑郁、轻躁狂发作误为正常境遇性心境变化、躁狂或轻躁狂症状被共患精神障碍掩盖等。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表现的复杂性造成了诊断的困难,也造成了准确治疗的延误。
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在外界看来一切无恙,实则表象风平浪静之内,内里却暗涌着不被看见的痛苦。

02
双相情感障碍不是“天才病”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巨大,但受各种人物传记、电影等影响,双相障碍一定程度上“被包装”成了一种浪漫的天才病:
梵高,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是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画家。 汤马斯·杰弗逊,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者。 韩德尔,著名作曲家,代表曲《哈利路亚》《弥塞亚》。 费雯丽,著名天才演员,《乱世佳人》女主角,曾两次获奥斯卡奖。 ……
确实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在躁狂发作时,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工作状态,典型临床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力活动增强。伴随自己无所不能的心境,体验到超出平时的想象力,同时创作力爆发,可以在一年当中完成很多常人完成不了的事情。所谓的“天才病”就是在这个时候起作用。
但“天才病”的说法并不严谨,每一个天才的成功都是勤奋、努力、天赋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而普通人并不因为生了病,就能变成天才。
比起“天才病”,说双相情感障碍是“天妒英才病”更为合适,躁狂期间带来的创作力转瞬即逝,而抑郁发作带来持续的情绪低落,却带来了非常高的自杀风险。
画家梵高在创作《星月夜》《向日葵》《麦田与收割者》等作品过程中,一直处于双相发作状态,发病期间他切下自己的耳朵,多数尝试自杀,最后开枪自尽。为了纪念梵高,也为了让世人更多了解双相,每年的3月30日(即梵高诞辰)被设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揭开影视作品和各种传奇传记为双相蒙上的浪漫面纱,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现实中的躁郁症患者不是天才,也并非疯子。
他们只是被疾病困住、需要帮助的普通人。

03
双相情感障碍是可控且能治愈的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大,且带来了极高的自杀风险,但还是能治愈的。总的来说,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治愈率和抑郁症不相上下。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而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治疗,往往能起到更加不错的效果。
| 认知行为治疗(CBT)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它是一种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证实,CBT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有益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全面改善临床症状。
| 家庭焦点治疗(FFT)
家庭焦点治疗也是一种心理教育治疗方法。目的是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关系紧张,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研究发现,家庭焦点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减少双相障碍患者的复发。
| 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IPSRT)
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IPSRT)是一种围绕目前问题的短期心理治疗的方法,源于治疗抑郁症的人际心理社会治疗,当与药物联合使用时,被证明非常有效。目标是帮助来访者稳定睡眠和其它生物和社会节律,同时提高他或她的人际关系质量,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情绪。
不同的治疗方法各具优缺点,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或者联合运用。有些患者十分抗拒用药,需要医生详细耐心解释,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是安全性原则,双相障碍患者在急性期往往有自杀或冲动行为,在缓解期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注意,防止危害性事件的发生;
二是共同参与原则,双相障碍治疗的成功需要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等多方面人士的参与,形成治疗同盟,这样可以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综合治疗原则,要运用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等在内的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四是联合用药的原则,由于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多相性及长期性等原因,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联合用药,联合使用药物时,要以心境稳定剂为基础,并提倡药物种类宜少不宜多。
在循证专业的治疗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以获得治愈。
比如,澳洲前夏季奥运会游泳冠军JADE EDMISTONE曾因双相情感障碍多次入院,得益于曼朗澳洲的专业整合体系的治疗,现在已经完全回归生活,也重新回到她喜爱的“泳池”赛道。
希望这个治愈她的故事,可以带给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家人更多信心。
最后,也祝愿所有的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少些波动,多些平静”,祝愿他们的生活“少些波澜,多些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