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罗斯经济正在崩溃,越往后越着急,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残酷制裁到底有没有效果?目前存在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由于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俄罗斯外汇收入在开战以来增加迅速,普京是越打越有钱,所以根本不着急结束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另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经济仍然遭受了重创,甚至面临了长期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崩溃的局面。
近日,普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俄战略发展和国家项目委员会会议,首次证实了俄罗斯经济面临的困境。他的原话是禁止俄获得国外高科技产品,这对俄是一个巨大挑战。
那么俄罗斯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给出了一个答案,让我们认识到俄罗斯经济脆弱性的一面。
自西方发动制裁以来,政府层面的国际制裁和自愿商业撤退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外界对俄罗斯经济存在几大误区:
一、俄罗斯可以将其天然气出口转向亚洲。事实是,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仍然依赖于输送管道天然气的固定管道系统,绝大多数管道流向欧洲;俄罗斯去年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165亿立方米,还不到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17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10%。也就是说,欧洲想找到新的天然气来源需要时间,而俄罗斯要建设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也需要时间。
2021年,欧洲获得了俄罗斯83%的天然气出口。由于与亚洲的管道连接有限,更多的俄罗斯天然气只能留在地下,俄罗斯国家能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产量已同比下降35%以上。
二、俄罗斯将石油卖到亚洲的成本远远高于欧洲。
中国和印度正在推动购买俄罗斯乌拉尔石油,俄方给出的折扣是35美元左右。但是,俄罗斯石油要运到东亚需要35天,而在欧洲只需要2-7天,这意味着俄罗斯石油的运输成本将大大增加。俄罗斯正在失去其作为能源超级大国的地位,甚至不可逆转地恶化。
三:俄罗斯仍无法通过从亚洲进口来弥补失去的西方企业和进口。进口在俄罗斯国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约占GDP的20%。近几个月来俄罗斯的进口量下降了50%以上,就算是中国企业在前4个月对俄出口也下降了50%以上,因为中企也要评估出口面临的西方制裁风险。
四:俄罗斯国内消费依然强劲。现实上,一些最依赖国际供应链的行业遭受了40-60%左右的通胀率的打击,比如汽车销售业。
五:全球企业从俄罗斯撤出的商业、资本和人才。由于国际企业撤退,占俄罗斯GDP约40%的1,000多家公司缩减了俄罗斯业务,同时带动了人才外流,将极大的恶化俄罗斯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
六:能源价格高企,但是俄罗斯政府的预算盈余并不存在。很多人以为,由于能源价格高企,俄罗斯自然会出现预算盈余。现实是,俄罗斯必须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还要采取不可持续的、剧烈的财政和货币干预措施,这些都将在未来几年让克里姆林宫的财政承受了压力。
更严重的是,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共有3000亿美元被冻结,有人呼吁利用这3000亿美元资助乌克兰的重建。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自战争开始以来减少了约750亿美元。俄罗斯现在最大的亮点是卢布升值,但是这种局面是在非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发生的。卢布的交易量非常少,仍面临巨大风险。
总体来看,这场战争引发的制裁,俄罗斯在应对上虽然有亮点,但是也暴露了国内经济的脆弱性,主要原因就是俄罗斯对西方供应链的依赖度太高,而且没有实力用国内产业来替代。俄乌冲突被美国看成是未来应对台海冲突的预演,中国一定要做好国际产业链脱钩带来的冲击,完善自己的产业短板,未来我们也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