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总理抛出“强硬言论”,只会给中澳关系“浇冷水”

文/刺客
近期,中澳两国高层接触频繁,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步升温。这对深受中澳关系恶化所害的澳洲业界来说,是一个好的兆头。只不过,澳洲在美国面前跪久了,其对外政策一直受制于美国以及国内的亲美势力。中澳关系的改善,仍存在诸多的未知数。
在堪培拉政府高官积极寻求与中方接触的关键时刻,该国总理阿尔巴内塞近日抛出“强硬言论”。据观察者网报道,阿尔巴内塞表示,澳洲希望重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但澳方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不会回应中方就改善两国关系所提出的建议,也不会在任何问题上改变立场。
事实上,在有关改善中澳关系问题上,中方给予澳方的建议,并非“损害”澳方的所谓“国家利益”。相反,中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澳方停止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挑衅中国,不要参与美日等国在外交和军事等领域上围堵中国的行为。
中方所提建议对澳洲来说,无须它们做出什么“妥协”,而只是希望它们有独立自主意识、不要充当美国反华马前卒而已。这实际上并非是在“损害”堪培拉的尊严,反而是在帮它们维护国家利益。这对澳洲的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有关这一点,澳洲防长马尔斯和外长黄智贤等人,都深有体会。马尔斯日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过他“不会再谈及台海等敏感问题”。黄智贤在与中方举行对话时,也曾表示“澳方无意参与围堵中国的行动”。
澳方多名官员所作出的一系列表态,并没有任何损害澳方“国家利益”的意图,而只是一种基于澳洲自身利益出发的正确选择。毕竟,中澳关系恶化,对中国来说影响甚微,但对澳方而言,则是一场经济和外交灾难。原因在于,在经济层面上,现在是澳洲更需要中国,而非中国更需要澳洲。
在中澳关系恶化期间,澳洲对中方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尤其是中方的商品和对澳人员交流、投资等,是维持澳方供应链正常、以及给相关业界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相比之下,澳洲在中国市场被拒绝的商品,对中国而言,则有太多的替代供应商。
所以说,中澳关系继续恶化下去,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高歌挺进,但澳洲经济和相关业界,却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近年来,随着澳洲对华商品出口严重受挫,该国寻求代替中国市场的行动又收效甚微,该国相关业界因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怨声载道。
另外,中澳关系恶化引发的另外一种后果,就是中国民众对澳洲的反感度与日俱增,进而导致澳洲旅游、教育和投资等领域损失惨重。可以这么说,澳洲挑衅中国的后果,就是该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创,民众切身利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澳洲前总理莫里森之所以黯然下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方面的因素。
阿尔巴内塞最近发表相关“强硬言论”,只会给正在升温的中澳关系浇冷水,这对迫切寻求改善对华关系的澳方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希望澳方能够抓住契机,付诸实际行动,重塑对话正确认知。同中方相向而行,为改善中高关系减少负资产,积累正能量。
澳洲在意识形态方面上长期跟风美国,导致这个国家失去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的独立性。从阿尔巴内塞的最新表态来看,受制于美国的澳大利亚,在改善对华关系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关需要经过。
当然,阿尔巴内塞对华态度突变,并不意味着澳方就会从改善对华关系的道路上折返。相反,这有可能是堪培拉糊弄美国或者国内亲美势力的一种方式。毕竟,阿尔巴内塞不可能不清楚,现在是澳洲有求于中国的时刻,更不可能不清楚莫里森是因何而下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