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路上——青春
听过无数次他人的口中说过:“青春是一场没有归途的路。”今天才切身感受到这句话。
我步行在,曾经走了三年的街道上,周围的店铺风景变化不大,往来的人群依旧熙熙攘攘,今时不同往日的是我的年龄多加了个6。过去,这条路是我每天早晨去学校的必经之路,可我突然发觉,当时好像从未在意身边划过的流星,它们停留的时间并不短暂,但在我的青春时期的出现,就是那么弹指一瞬间。
我望着一棵树,望着它不断延申的树干,划破天际的同时,也冲破了我的内心。那树荫下的风驰电掣,是我曾经去往校园的身影;那黎明下的困意,是我曾经无奈早起的囧境;那雨披下的遮蔽,是我曾经不顾一切的执着。如果说6年前,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那么6年后的我,才看清时间才是唯一不可解的难题。
就那么走着,不知道去哪,但每一条路都是那样的熟悉,每一家店都是那样的热情。我不知是我成长了六年,还是时间将这一条条道路定格在了6年前。一路上,我都期待着,期待能有那么一个人认出我是谁,期待能有那么一家店记住我的脸,期待能有那么一辆车辨出我的身影。可是啊,这已经是6年后了,就算店铺依旧在,店里吃饭的人早已不是我熟悉的同学,店里服务的人早已不是过去那和蔼的老大妈,店里简单的菜单也不再是那熟悉的面孔,一切都变了,只有我那颗回忆过去的心,不论时光如何打磨,它都在那儿,不为所动。
走去以前常待的图书馆,去找找当年还未看完的书。很可惜,它已经不在那儿了。我很高兴,因为有懂它的人把它买了回家;我很难过,因为那本书我至今还未读完。四处走走,现在那儿,有孩子玩游戏的,有背单词的,有辅导同学的,就是看不到有一个人静静坐那看书的。店铺里的书籍倒是多了些许花样,可在店铺里看书的人,却是肉眼可见。时代变了,一本书不再可以是度过一整个夏天的神器,不再是排忧解难的最佳工具,不再是打发时间的良师益友。人们宁愿打几场游戏,派遣内心;背几个单词,应对考试;多做几道题,取得好成绩。也不再乐意停下来,看几本书,感受文字的魅力。
其实,我很能理解放下书,却又离不开图书馆的那种滋味。读书的人都无不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但想了一辈子可能都得不到答案。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更别说“读书的意义了”。但我喜欢阅读,我享受那种与写书作者的对话,他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在表达他所想要告诉我的事情。那种未知,是我极力想要去揣摩和探索的。
出来的时候,下雨了。雨天真的很适合毕业季。没有被雨淋湿过的青春,缺少了点疯狂和浪漫,所以,我冒着大雨冲进了一家过去常吃的餐馆。很幸运的是,老板记得我,给我上了以前常吃的菜,等我要吃的时候,被叫醒了,都是梦。根本没有所谓熟悉的老板,也没有熟悉的餐馆,只不过依旧怀念那个盛夏,那场在雨中毕业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