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园秋色最醉人——从重彩山水画《故园秋》谈文人画家刘银叶

2023-02-22 13:03 作者:非凡艺术  | 我要投稿

罗并乡 撰文


2023年2月4日是中国立春之日,预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已经到来,这天从美国杜邦拍卖公司传来喜讯,刘银叶的重彩山水《故园秋》以RMB 180 万元的价格成交,这是继画家2021年3月,重彩山水《翠山苍松林居图》155.25万元拍卖成交后,又一次突破100万人民币的大关。这次拍卖的结果是对刘银叶画坛多年辛勤耕耘的又一次肯定,尤其是对一个文人画家来说,它历史意义标志着一个画家文化素养和绘画艺术紧密结合后,就如同文化和绘画的双翼同时展开,不但可以在绘画上就飞猛进,取得令人为之惊叹的成绩,而且也预示着文人画家刘银叶已经向着更高远艺术天空飞翔。      

 引经据典《故园秋》,


令人遐想文人情。刘银叶的这幅画取名《故园秋》,实际上是来源于陆游的《秋思》一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诗人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这种爱国情怀的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诗人更加郁闷,画家在这里引经据典,借用故园秋的诗句为画的名字,不但是画家所特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国学功底的显露,而且说明画家要借画表达一种文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我们从画家的经历可以知道,他作为报刊编辑曾经多年在广州等地漂泊,在异乡里那种游子的思乡之苦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回到家乡之后,他儿时的故乡新化白溪早已面貌全非,再也找不出那种亲切熟悉的样子了,于是他通过自己的画来寻回故园秋色,自然有一种既秋色醉人,又令人感伤的矛盾心情,表现画中,自然有一种想入世又要远离人世的隐士感,在画中这种情绪表现得尤为突出,画面上无论是山上黄绿相间,黛色和橘红错杂,青绿山水与白色溪流交相辉映的景色,还是林中的黑瓦白墙树木和重重山脉,都构成了一幅氤氲的图画,看树林还是流泉,画面中都洋溢原生态的山林田园气息。整幅画看似密布的景色中,实则密而疏淡有致,快意淋漓的笔意,这种近景与远景,现实与幻想的矛盾心理,给这幅画营造出古代山水诗意,似可触摸又似乎遥不可及的意识流的气韵,自然使人回想到古代那种远离人世,悠然自得的意境之中。令人无限遐思。文人的情节还在这幅山水画的用色中表现出来了,这幅画用墨看似粗简豪放,实则构思不凡,颇具匠心,气势雄浑的画面中潇洒自如,凝聚着浓郁的文人情结,画家在重重重彩之下采用了较为纯正的大青绿山水,山石勾勒后不用细皴,以青绿重色染石面,然后每一个分界点再加染石绿,画面布景以石绿铺成,构成一种苍绿的主色调,中间主景部分则为画的主题部分,采用青绿画法与水墨画法相融合用青绿法以绿与石青相间染出,色彩不凝笔,远峰不作皴笔,以花青或石青、石绿和墨渍染而成,似乎继承了沈周等画法的特点,使树木中间杂点染秋日橘黄的色素突出,将成熟季节那种丰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画中白色的溪流像云雾一般环绕山中,与青绿树丛中的白色小点连成梦幻一般的意境,似画家的流溢的文人点点斑斑的情愫,给人无限遐思。


文人画彰显价值,山水诗情最醉人。


从刘银叶的文人画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画家的价值往往与文人的文章是相得益彰的,古代的王维苏轼徐渭王世桢朱耷等人都是以文彩盖世而画扬名四海的,我们今日观王维的五言诗,苏东坡的词赋,徐渭的《四声猿》,八大山人的《红楼梦》初稿,无不被那些飞扬的文彩而打动,当我们读到“明月山间照,青泉石上流”的句子,无疑会为作家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感动,当我们为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慷慨激昂时,翻看徐渭杂剧《四声猿》中对现实的愤懑和不满,通过嬉笑怒骂的杂剧表达出他悲壮的愤世之情之时,看着朱耷《红楼梦》初稿里那些才华横溢的诗词文字时,我们无不为这些文人的文彩而着迷,假如画家没有文彩,他们的画也许会按黯然失色,正是因为文人画家的文彩,他们的画才流传千古,价格屡创新高,如徐渭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他的画才多次破纪录,2011年他的花卉手卷作品8.5尺,每平方尺拍卖价格620万。然而到了2017年他的写生卷 .手卷7尺作品,每平方尺拍卖价格1800万,这充分说明一个画家因为文章的名气而使画价提升。白石老人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在诗文上尤为自负,尝有“诗第一,印第二,画第三,书第四”之语,《白石诗草》八卷中有一首诗“无才虚费苦推敲,得句来时且快抄。诽誉百年谁晓得,黄泥堆上草萧萧。”可见他的魄力和风骨,从不在意他人的毁誉,说明实他很看重画家的文化,他自幼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通过自学和苦读才成为文化功底很深的人,所以他深知文化对于绘画的重要作用,所以才有如此自信。


如果有人问说刘银叶的画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告人们,就在于他首先是一名国学功力造诣很深的作家,他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著名的作家,曾经出版过《小镇上的鼓手》等5部长篇,《少女与野百合》3部诗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很有影响,同时他的赋在全国很有名,风景名胜地多用刘银叶的赋文勒石刻碑为名片,比如他写的《岳麓山赋》就是突出的例子,古往今来,写岳麓山景物的赋不枚胜举,最为突出者应数淸朝同治年间朱滋丹的赋(见《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然而刘银叶的《岳麓山赋》则在前人写景状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既借鉴于古文学,又不为写景作赋而束缚自己飞扬的思想,而是着重于借景抒怀,使全篇达到了景融于情,情景交融,词藻华丽,琳琅满目的完美地步,如“林表翠眉秀,曲经小弦弯。朝霞挥彩袖,涧溪舞轻衫;鎔日为胸珮,镶月做金簪”,前两句堪与苏轼的名句“水似眼波横,山是眉峰秀”媲美,刘银叶画中自题款诗文也是很有特色的,画中的山水诗情别具一格,正由于他国学功力深厚,他的画才能区别于那些胸无文墨,只能称为画工的的画家们,这也是他的画屡次打破个人的纪录,今后能够走得更远的真正原因。刘银叶近年来在画坛的表现无疑是突出的,作为曾经与他同居一室的好友,我深知道他不仅是文化素养很高的作家,而且还擅长音乐,可以预料,在未来的日子里,凭着他深湛的艺术修养,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艺术感受,以及他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丰富多彩生活的经历,他画笔下一定会展示出与众不同,特别富有神韵的山水景物,让世人为之震惊。


故园秋色最醉人——从重彩山水画《故园秋》谈文人画家刘银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