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历史084】罗斯福新政

2023-09-07 22:40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Part 1

1929年到193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首当其冲。经济濒临崩溃、社会动荡不安,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然而,当时的胡佛政府面对危机却无所作为。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提出了一系列缓解危机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经济一直在螺旋式下降。纽约证券交易所行情牌上的股票价格只相当于1929年的百分之二十一,投资者的损失达740亿美元,相当于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部战费的三倍,全国有五千多银行倒闭,八万六千家商号停业。作为重工业的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百分之十九点一,大批工人失业。1932年,全国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人口没有任何收入,有二十七万三千户人家被房东撵走,许多人流落街头。这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29年减少1/2左右,大量农民破产,农业收入下降60%,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

Part 2

面对这种危机,胡佛政府仍然死抱着自由经济的教条而无所作为。1932年4月7日、星期四,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从全国联播的广播节目中传来: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身上。这个声音来自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于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纽约州海德公园镇,他父亲是金融家、律师,他的堂兄西奥多·罗斯福担任过纽约州州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哈佛大学主修政治、历史和经济,190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随后进入纽约市的卡特·莱迪亚·米尔本律师事务所实习。1910年,他当选为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并连任两届,由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913年,罗斯福被任命为威尔逊政府的海军部长助理。1921年,罗斯福却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双腿瘫痪。面对这个严重打击,他以开朗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在夫人伊莲娜的帮助下经过三年的治疗和艰苦锻炼,最终使病情好转,不过他从此离不开轮椅了。

Part 3

治疗以后,轮椅上的罗斯福东山再起。1929年到1933年,他担任纽约州州长。1932年,罗斯福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的竞选口号是“投民主党一票,踢走经济萧条”。罗斯福最终大获全胜,赢得42个州大约2300万张选票,占投票总数的57%。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他发表了后来美国历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就职演说。他说,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恐惧心理,它能把我们搞瘫痪,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攻。面对濒临崩溃的经济形势,罗斯福说,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应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的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罗斯福的新政开始了。

研究学者:“我认为,应该记得当罗斯福1933年三月就职的时候,美国正深陷于经济大衰退的时期,美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全国很多银行倒闭、股市崩溃、财富锐减,全美国的人民都大体有了经济危机的意识。”

Part 4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一百天被称为新政百日。入主白宫后,每天工作14个小时的罗斯福总统似乎有无限充沛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精疲力竭、宣告休会的那一天。一百天的时间内,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的演说,建立了每周举行两次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的惯例,宣布废除了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十五篇咨文,通过了十三个重要法案。从1933年到1934年,罗斯福实施了第一期新政,通过了70多项法律,稳定了摇摇欲坠的经济形势。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举措是,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清理整顿银行,恢复金融系统是当时最为紧迫的事情。就在罗斯福总统就职典礼的当天,由于大规模的挤兑,全国大部分州宣布银行歇业停止付款,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关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关闭了,这是美国85年来的第一次,全国金融的心脏停止跳动了。

就职典礼的当天晚上,罗斯福坐在胡佛刚刚搬走后留下的空空荡荡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着手制定《银行紧急法案》。法案规定,囤积货币要判刑,授权政府以各银行的资产为储备,发行20亿元新钞。国会仅用37分钟就通过了这项异乎寻常的法案。美国政府的印钞机器全部开动了,但是,如何才能说服人们把紧紧攥在手心的黄金和货币放出来呢?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如果不按照退还从银行提取的黄金,银行将公布他们的姓名。一时间,多少床垫为之撕裂,多少铁罐为之出土,人们排起长队退还黄金。联邦储备委员会大受鼓舞,接着宣布要各银行上报过去两年内提过存款的人名,银行门前的队排得更长了。以此为储备,联邦政府又发行了六亿五千万元的新钞,一剂猛药取得了效果。不出一周,就有一万三千五百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的价格猛涨了百分之十五。

Part 5

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上传出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幸福的日子虽然还没有真正回来,金融恐慌总算过去了。为了稳定人们恐慌的心理,罗斯福把美国当成了一个大课堂。1933年3月12日,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头装上了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扩音器,罗斯福准备向全国宣讲银行暂停营业问题。总统说,希望讲得亲切一些,就像坐在自己家里与邻居们随意交谈一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哈里·布彻建议说,那就叫炉边谈话好了,以后炉边谈话就成为正式名称被叫开了。在罗斯福任总统期间,一些重大的讲话都是以炉边谈话的形式发表的,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

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举措是由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旨在复兴工业。第三个举措是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以减少耕地的方式减少产量,从而提高产品价格。国家对减耕的农场主补贴现金,到1935年,被放弃的耕地达4400多万英亩,而农业收入却增加了24亿美元。第四个举措是政府开展失业救济的工作。1933年5月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其目的是向穷人提供援助。到1936年,用于直接救济的拨款共达30多亿美元,但失业救济的主要方法还是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Part 6

1933年3月,根据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法,组织18到25岁的青年修路,建造防洪设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于1933年5月,该工程使周边七个州的4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益。在改进河流航行条件的同时,保持了土壤种植了树木,整个工程使350万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平均提高了9倍。公共工程署则投资于私人企业力所不及的各种工程,在6年内为800多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到1939年,美国70%的新学校、65%的法院市政厅、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是在它的帮助下建立的。11月又建立了民用工程署,在一个月内为40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研究学者:“新政不只是一个项目,是罗斯福和他的内阁在他刚开始任职的时候和以后的几年里制定的一些项目的名字。罗斯福想做的不仅仅是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眼前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和低收入的问题,他还想规范和实施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并且帮助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所以有很多项目,比如工作项目,来帮助筑路、建学校、修桥、筑堤、植树、重建公园。这样,不仅让人们有了工作,也给政府提供了有用的基础组织。还有很多项目,比如社会保障项目,给老年人、失业人群和残疾人提供保障。还有有关银行和金融业的政府政策,这将有助于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

Part 7

1934年,美国进行了中期选举,执政的民主党大获全胜,选举的结果证明人民支持政府的新政。于是在1935年初,罗斯福和他的智囊团开始着手施行第二期新政,起草新法案的总目标是比较合理地使用国家资源,保障失业者和老年人的生活,消灭贫民窟,改善居住条件,进行社会改革和建立福利制度。1935年4月,成立了专门提供就业机会的工程兴办署,每年雇佣300万人,大约85%的款项直接用于发放工资。5月成立的全国青年总署,也协助工程振兴署工作,为60多万大学生和150多万中学生提供半工半读的机会。

研究学者:“当时在杜克大学,从事法律学习的尼克松也参加过全国青年总署组织的活动,他当时的工作是在图书馆从事研究,每小时的工资是35美分。另一位美国总统约翰逊,他的政治生涯正是从1935年担任全国青年总署德克萨斯分署署长开始的。”

7月5日,国会通过了《瓦格纳法》该法规定,劳工有权组织工会,可以选代表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反对雇主歧视工会会员和控制工会。到1938年,又通过了合理劳动标准法,规定每小时工资为40美分,每周最多只能工作40个小时。1935年8月14日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向残疾人提供救济,加强妇幼保健,建公共卫生设施等。

Part 8

新政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新政的《瓦格纳一康纳里法》改善了人民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资本家与劳工间的矛盾,社会保险法确立了福利制度。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美国经济开始恢复起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了。新政改变了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和美国经济的关系,使美国人民更容易地接受了政府干预政策和经济政策。无论哪一个总统,如果有人崇拜他,就一定有人骂他;有拥护他的集团,也就一定有反对他的集团。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来自最高法院

研究学者:“美国政府是由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组成的,这三者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的。总统提出的法案要经过国会投票通过才能成为立法,最高法院对国会的立法可以实行否决权,同时也可以解释其违反宪法,从而使总统和国会提出并通过的法案无效。”新政初期,最高法院的法官是所谓九个老头,他们大多思想保守、反对新政。《时代周刊》评论说,难就难在这一点。最高法官休斯早年也曾发出过自由主义的火焰,但是如今只有一堆保守主义的热灰了。

Part 9

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国产业复兴法》无效。1936年1月6日,又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最高法院创立140年中,总共宣布废止的法律不过60种,但现在不过一年,在首席法官休斯的主持下,最高法院竟一口气把罗斯福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

罗斯福在竞选连任总统后发动了反击,于1937年2月提出S1932号法案,要求如有法官超过70高龄仍未退休,总统应加派一位法官来加强司法工作的活力。这个法案引起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参议院最终否决了这项计划,但是斗争的结果是有利于罗斯福的妥协。3月29日,最高法院撤销了禁止规定女工童工最低工资的原判,跟立脚点又确认《瓦格纳法》和《社会保险法》有效。首席法官休斯对范德万特法官施加压力,迫使这位77岁的法官于1938年5月18日宣布退休。S1932号法案也就失去了意义。罗斯福委任雨果·布莱克补缺,新政派在最高法院己占了明显多数。

Part 10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复兴、救济和改革,罗斯福总统根据当时的需要参照并发挥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放弃陈旧过时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国家干预代替自由放任主义。在罗斯福新政初期的实践基础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要求放弃陈旧过时的自由放任政策,提倡大规模的国家干预。实际上,凯恩斯主义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基础,罗斯福参照并发挥了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新政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用大量的国家赤字开支暂时克服了生产过剩的危机,避免了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美国出现,但也遗留下通货膨胀的问题。

Part 11

罗斯福总统在实施新政和扩大政府的管理权力和职能的同时,还大力倡导民主和自由,在危机中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罗斯福出任总统时,人民思变之心非常迫切,授予了总统前所未有的权力,当时罗斯福如果想搞独裁可谓易如反掌。有人回忆说,我们往往忘记罗斯福初任总统的百日之中,国会自觉自愿授予总统的权力是何等庞大、何等空前、何等的凌驾一切呀,就是德国国会给希特勒的权力也不过如此。但是罗斯福并没有走向独裁。1938年4月14日,他在炉边谈话中谈到,经济稳定和民主制度的稳定都取决于政府向失业者提供就业的决心,要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卫自己的自由,而第一道防线就是保卫经济的稳定。而且历史证明,独裁不产生于坚强有效的政府,而产生于软弱无效的政府。民主自由的保障就是一个坚强得足以保卫人民利益的政府以及坚强而又充分了解情况、足以对政府保持至高无上统治的人民。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在经济和政治上挽救了处于严重危机中的美国资本主义及其民主。

Part 12

在新政之后,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参加了第二次大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945年4月12日下午3时35分,罗斯福在位于佐治亚温泉又称小白宫的办公室中因脑溢血逝世,终年63岁。罗斯福后来被安葬在位于海德公园的家族墓地中。罗斯福第一次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时,一个朋友对他说:如果成功,你将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你就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罗斯福回答他: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由于成功实施新政和带领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续四次竞选连任总统的人,在位12年零9天。他的新政思想和执政方略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历史084】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