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最想媳妇的四个中将:两个可怜可叹,两个可气可笑可恨又可耻

沈醉进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是1956年10月之后,此前他已经在昆明、重庆等地学习了近七年,转入功德林四年就“学习期满毕业”——1960年11月28日第二批特赦了。
沈醉于1949 年12月9日被抓,而第一批特赦时间是 1959年12月4日,即使以宣布那天为节点,沈醉也不能完全满足“关押满十年而确已改恶从善”这第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杜聿明一解释,沈醉就想明白了:“按入监狱的时间计算,我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年。我是1949年12月9日被扣押在昆明五华山原云南省主席卢汉的办公室十多天,后又在陆军监狱优待室住了几个月,才送进监狱牢房的,所以严格说起来,还没有‘改造十年期满’。(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沈醉回忆录)”

沈醉虽然只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呆了四年,但却结交了许多“朋友”,他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一书中,也记录了很多“同学(战犯们的互称)”的糗事、趣事、荒唐事,其中看起来比较荒唐,但是一般男人都能理解的事情,就是这些大多数都在四十岁左右的将军级战犯,都很“想媳妇”。
我们细看那些战犯的出生日期,就能算出他们1949年被抓时的年龄:1914年的沈醉、徐远举,1904年的王耀武、黄维,1905年的郑庭笈,1907年的宋希濂、文强(就是《特赦1959》中的刘安国),1908年的邱行湘,1909的杨伯涛。年龄最大的两位是1886年的王陵基是1895的曾扩情,王陵基说自己与老蒋“同庚”,估计是按农历算的。
除了“王灵官”和“扩(况)大哥”,那些中将少将,被抓的时候也就三四十岁,都属于青壮年,被抓前已经升任云南游击总司令部中将司令的沈醉,因为做了好梦半夜偷偷洗内裤而被举报,他一笔带过,咱们也不好深说——今天盘点在战犯管理所最“想媳妇”的中将,就把他和王耀武相提并论。
王耀武是1948年逃出济南后被俘的,算起来被俘那年才四十四岁,沈醉和徐远举1949被抓时虚岁也只有三十六岁,所以王耀武想媳妇很正常,这说明他不像其他蒋军中将那样花心滥情始乱终弃全无心肝。

王耀武对妻子可谓情深意切,看起来有点像《潜伏》中保密局少将站长吴敬中对夫人梅姐的态度:丈夫赚钱,妻子管钱,一个是搂钱的耙子,一个是装钱的匣子,王耀武最希望的就是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种地做生意,连进口拖拉机都买好了。
王耀武很精明,也很有商业头脑,他赚钱的手段很多,却不像其他将军那样吃空饷喝兵血,比较起来,他的钱还算干净,但那些比较干净的钱,在王耀武特赦的时候,一分都没有了,所以沈醉为王耀武这位痴情丈夫叹息:“1959年第一批特赦的十名战犯中就有他,这对他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因为他过去做生意赚的钱太多,而且大部分是由他妻子带去香港,他特赦后,一再希望妻子回来,结果出他意料,她竟和他的一个副官一口气跑到南美洲去欢度晚年而置他于不顾了。王得讯一气之下,马上手脚发抖,几乎当场死去,虽经抢救,也变成了半身不遂。如果他迟点出来,也可能还多活上十来年呢!”
沈醉跟王耀武关系很好,他们的交情在抗战时期就已开始,在功德林又无话不谈——王耀武在功德林有自己的办公室,沈醉经常去他那里抽烟聊天,特赦后又先后当了文史专员,所以他掌握的信息,似乎应该比较可信。
沈醉的说法虽然可能来自第一手资料,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王耀武并没有特赦后就气得半身不遂,而是在1966年再次结婚,看起来也不像气得半身不遂的样子。

王耀武和沈醉可不可叹可怜,读者诸君自有公论,但是不管怎么看,他们都不像一个坏丈夫,甚至也不像个坏人,所以“爱妻别抱”的沈醉叹息王耀武,极有可能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王耀武想媳妇是人之常情,是可敬还是可叹可怜暂且放在一边,咱们接下来要说的是两个可笑可恨可耻的“丈夫”,他们想的“媳妇”,根本就不是妻子,他最后的“婚礼”,实际是一场闹剧。
这样的闹剧,在蒋军将校中屡见不鲜,我们在《大决战·淮海战役》也能看到这样的桥段,这件事的历史原型,可能就是徐州“剿总”中将政治部主任郭一予。
郭一予跟王耀武同龄,他淮海战场被抓前,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结婚”了,“新娘子”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学生,沈醉在回忆郭一予“婚礼”的时候,还是充满了鄙视与嘲讽:“有一次,郭一予去视察难民,发现一个生得很美的女学生,他是灾星未退,色心又起,便叫部下去找那个女学生的父母商量,想娶那个女学生当姨太太,条件是负责供应她父母和两个弟弟的口粮。”

郭主任又做新郎,包围圈里的将军们纷纷来到名其实的“洞房(防空壕)”贺喜,贺礼就是一两个罐头或半斤一斤面或米,这些东西,他和“新娘”一直吃到被俘。
成了俘虏,年过半百的郭一予还在梦中呼唤新娘“珊珊”,沈醉哭笑不得地泼冷水:“我和他同在一个学习组的时候,经常听到他在睡梦中喊着那位可怜的少女的名字,我多次劝他不要再去想这些了,别人早已罗敷有夫,可能已‘绿叶成荫子满枝’。”
沈醉这叫杀人诛心,郭一予有没有被气得翻白眼,沈醉的回忆录中没写,史料也没说郭一予被特赦后是否“破镜重圆”——这是不消说的,因为纳妾原本就不被婚姻法允许。
跟郭一予同样可恨可笑可耻的,还有一个杨文瑔(就是电视剧《潜伏》中被戴笠抓起来要判刑的九十四军副军长杨文泉,此人在戴笠死后获释,并晋升为整编七十二师中将师长,1947年4月26日在山东泰安被俘),网上现在还有人对他的顽固大肆吹捧,事实上沈醉看到的杨文瑔,既无骨气也无底线。

杨文瑔在战犯管理所依然油头粉面,他堪称下流的言行,更是让沈醉十分厌烦:“他过去到一个地方,便极力追求当地的什么交际花、校花、名媛闺秀等一类在社会上有声誉的美人儿,直到最后结合。一旦玩厌了想改改口味,只要几番争吵,一记耳光,马上就会同意离婚,过去排队没有排上的,立刻会欢天喜地地接收过去,一点没有麻烦。”
实事求是地说,沈醉在感情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杨文瑔则是根本就不把“媳妇”当人看,他“想媳妇”,实际是想当西门庆:“他得意扬扬地说:‘男人最大的快乐事,是能讨得许许多多漂亮女人的欢喜!’当他看到我连连摇头,不同意他这种谬论时便问我:‘看过《水浒传》吗?’‘看过!’“王婆告诉西门庆的五个字记得吗?第一是要有潘安之貌,才能谈到其他,这是金字招牌,挂在外面的,是能讨女人欢喜的首要条件……”
沈醉不耐烦地走掉了,杨文瑔却没能走出战犯管理所,他1973年10月24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死,所谓弥留时大喊蒋某人如何如何,那都是瞎掰。他临死前最惦记的,是那个在天津给他带来十万银元嫁妆的军火商孙女,而那个孙女,看起来还真跟《潜伏》中天津头等汉奸穆连成的侄女有几分相似之处。

战犯管理所里最想媳妇的四个中将盘点完了,可能还漏掉了陈瑞章历史原型之一的二十五军中将军长陈士章,他也是经常蒙着被子哭泣,沈醉对此表示理解和尊重:“他每到过旧历年总得哭几场,年年如此,我便认定这是一个可交之友。我的多年经验告诉我,一个对父母不孝、对妻子儿女无情的人,肯定是一个坏人,绝不能和他交朋友。你想,一个对父母妻儿无情的人,会对朋友讲义气吗?”
沈醉这话稳得好,这个问题读者诸君心中肯定都有答案:在您看来,王耀武和沈醉想媳妇,能否跟郭一予、杨文瑔的思小妾同日而语?老蒋之败,是不是跟郭一予、杨文瑔那样的中将太多有关系?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想媳妇没错,但是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想,想的是怎样的媳妇。这四个想媳妇的中将,您对他们有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