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翻硕MTI写作丨开头“六法”,拯救你的作文!

2022-12-01 14:40 作者:爱初心百科  | 我要投稿

上期回顾

翻硕MTI写作备考干货丨冲刺阶段,该拿作文素材怎么办?

翻硕MTI汉语写作丨赢战考研,冲刺写作(第二期)

翻硕MTI汉语写作丨赢战考研,冲刺写作(第三期)

翻硕MTI汉语写作丨赢战考研,冲刺写作(第四期)作文素材运用方法

448汉语写作标题党?真香!!


图片
图片


对于议论类的材料作文来说,在开头段落的写作时要注意三个关键点简洁入题快以及精彩


简洁:在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段落写作中,开头尽量能够在100字左右

入题快:需要在评析材料的同时亮出观点

精彩:开头段落需要写得精彩


因此,比较常用的开头的方法可以归纳为这几种:叙事法铺垫法解说法引用法发问法让步法


叙事法:文章开头叙述题目中材料所给的故事、事件、现象等,引出问题,再点出主旨。

铺垫法:文章开头介绍必要的背景资料等,引出话题,再点出主旨。

解说法:文章的开头阐释关键概念等,引出论题,再点出主旨。

引用法: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叙说材料,引出话题,再点出主旨。

发问法:文章开头针对所给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再回答问题,即得到论点。

让步法:文章开头先承认或认可材料观点中合情合理的部分,然后提出相反或相对的观点


图片


接下来,科科用一道社会时事材料和一道思辨型材料带着宝子们体会开头段落的方法。


社会时事材料


图片

叙事法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中国体育因跨越式的发展而亮丽,中国综合国力因跨越式的发展而炫目。(引用材料中的现象)时间见证成长,卓越永无止境,奋斗定义时光,跨越永不停歇,我辈青年在未来道路上,“追风赶月莫停留”,方能不负历史、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我辈青年,也在用最灿烂的方式将青春绽放……


铺垫法

溪水变飞瀑,奔流直下,似落九天,这是一种跨越;雏鹰试锋芒,展翅扶摇,翱翔苍穹还是一种跨越。双奥之城北京从2008年的自信到2022年的从容,是一种跨越;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更是一种跨越。(介绍必要的背景资料)由此看来,跨越不仅是一首成长的歌,更是一次质的飞跃。新时代,我们也需要勇于跨越自我,共创美好未来。


解说法

跨过是指越过某个界限或障碍。(阐释关键概念)从“虎门销烟”的怒火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从解放战争的硝烟到庆祝建国的烟火,从拨乱反正的果断到改革开放的坚定,中华民族百年的进步,皆是因为不断的跨越。


引用法

撒贝宁曾言:“大国泱泱,大潮滂滂,风雨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引用名言)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成为双奥之城,体育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实现跨越腾飞,我们青年在时代跨越式发展中,把自我融于国家,未来实现国家复兴再跨越!


发问法

如果你是一颗野草,告诉我,你会怎么做?是埋于地下等待春天的召唤,还是勇与寒冬挣扎?如果你是一方清泉,告诉我,你会怎么做?是任凭风儿吹荡,还是勇于激起浪花?如果你是一粒沙砾,告诉我,你会怎么做?是任凭风吹雨打在空气中化为一缕尘烟,还是敢于摩擦出晶莹的珍珠?……大凡成功人士都选择后者,纵然面对的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是甘甜。坚定的信念是跨越自己的必备条件,可要想跨越自己,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针对材料提出一个问题)



让步法

诚然,突破舒适圈极为艰难。熟悉的圈子、熟悉的人,一切皆在掌控中,令人轻松且舒适。(先承认)但长久的舒适,难道不是“温水煮青蛙”,煮烂了人生、煮透了希望?没有青年成长,怎有青年跨越式发展?没有国家创新,怎能实现发展再跨越?(提出观点)


思辨型材料


图片


叙事法

“二战”期间,英美军方调查了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加固那些弹痕累累的地方。然而沃德力排众议,认为更应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那些部位受到重创,飞机很难返航,可惜这些数据被忽略了。后来沃德的结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引用材料中的现象)我认为,沃德的分析科学可靠。重要部位是致命的,而军方人员恰恰忽略了被击落的飞机,正是惯性思维,导致危险被忽略。


铺垫法

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也是一个盲从的时代。一夫呼而众者应,只有缩在墙角的少数人默默坚守着真相、真理。(介绍必要的背景资料)当沃德力扫众议,坚持应该修补弹痕少的地方时,是否也曾受尽质疑与嘲讽?倘若他只是一己呢喃,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将自己的观点坚持到底,人们也不会知道飞机真正的软肋以及那些回不来的“声音”。可见,真正伟大的决断须不惧杂音,自信勇敢,坚持真理。


解说法

“幸存者偏差”的意思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阐释关键概念)这些百孔千疮的战机是从战场上成功飞回来的“幸存者”,因此它们机身上的弹孔对于飞机来说算不上致命。但要想让战机不受重创,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更要去研究那些被打中并坠毁的“非幸存者”,找到这些飞机最脆弱的地方并加强之。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评估一个事情要全面,否则决策就会出问题。


引用法

周国平说:“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到本质。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引用名言)战斗机的要害部位一旦受创,就会被一击致命。“二战”时期的统计学家沃德正是用“内在的眼睛”洞察到这个本质,才将如何加强对战机的防护的问题完美解决。


发问法

幸存战机上弹痕多的地方是真正的软肋吗?眼睛看到的所谓“真相”,反映的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质呢?(针对材料提出一个问题)习惯上,人们都倾向于在幸存者身上寻找一些证据说服自己,说服他人。于常理,这是正确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从常理中得出的结果都如此,看似合乎逻辑的常理,恰恰是浓雾般的谬误寄生的温床,掩盖了事情的真相,让人们在迷宫中徘徊不定。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所以真相会被忽略。



让步法

如何加强战机的防护?显然,(先承认)军方是“聪明”的,一来他们没有“孤军作战”,请来了统计学家沃德参与分析调查,二来他们没有“一意孤行”,听从了沃德的正确建议,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人啊,都希望自己越来越聪明,如何做到越来越聪明呢?人的思维是有局限的,要想越来越聪明,就得听取多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决定(提出观点)


END



翻硕MTI写作丨开头“六法”,拯救你的作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