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自由路径|归宿(自主灵魂)

2023-04-14 18:40 作者:谨泽说  | 我要投稿

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宿

科学的逻辑是

用80%的时间用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再用20%的时间用来解决问题。

但是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不是这么做的

“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思考如何提问,因为我一旦确定了问题,解决它只需要不到5 分钟的时间。” ——爱因斯坦


“什么才是自己的归宿?

  什么才是找到自己?

  什么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灵魂?”

这里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当然也包含了非常值得把这种探索路径变成一门科学,一门学科,一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研究。


独立自主的灵魂的课题太大,索性我们做一个拆分,将大可以做成子课题的集合来研究。


独立自主的灵魂是一个个体所能够追求的自己完全独立于外界的自主的精神,但是前提是,他所追去的独立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如果他认为的世界观是在一个完全文明尚未发展的世界,那应该去非洲,或者很多原住民还在的生存繁衍发展,而不受任何文明发展影响的地方,但,如果是给予现有社会发展程度的独立自主,那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课题。

——段落较长,概括性表述:我们今天的独立自主的讨论离不开现今社会的体系与结构。


我们人类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同时,有个前提,人类是群居动物,以至于发展至今的社会价值和结构是趋于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演进。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超我状态就已经达到了往整个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和个体需求的高度统一的发展。

通俗表述,在马斯洛的理论框架之内,越是底层的需求越是满足个体的繁衍和发展,越是上层的需求越是满足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发展。

但他的层级理论最让人觉得像艺术一般美的是在于,他的理论力体验性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所以把主体和客体的分界模糊,然后让他们交融得更加极致,之所以用艺术来表述,就如同文章如果能够带着你一起领略伟大的思想,却又不会让你跳戏,让你感觉是你自己在独自畅游时的感觉。


那么独立自主的个体发展,必要旅程是什么?

第一段旅程是接受自然世界与社会

第二段旅程是努力找到自己的天赋

第三段旅程是在自己的天赋上努力以实现满足

而满足和独立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的过程


阶段一:接受自然世界与社会

换句话说,我们从小到大,从母胎出来,从接受所有的感官刺激带来的概念理解,每一次接触地板,每一次和母亲肌肤的相亲,每一次用头骨的坚硬去和桌角对抗,每一次闻到母亲身上奶香所建立的安全感,每一次......

就是用五官去接触世界,形成的世界观

以及接受教育形成的概念

再到我们和社会若有似无的接触到彻底接触的过程

都只是在第一个阶段:接受世界(自然+社会)


阶段二:努力找到自己的天赋

所有个体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小时候的梦想,长大全忘了?

那是因为小时候的梦想没有构建在你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底层,你的人生观在一辈子的发展中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可能在你很小的时候会被构建得很牢固。

举个例子:

马斯克一直在追寻的整个人类的移民计划和他小时候看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息息相关,那为什么一个小时候看过的书籍可以让他一直念念不忘?就是他沉浸式的阅读,在小的时候为他底层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了底色,而他的母亲那些追求冒险,独自一人将孩子带大的这些价值观在滋养马斯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他的天赋在很小就被找到了——改变世界(哈哈,开个小玩笑)。

他的天赋就是去尽情想象,坚定不移的坚持行动,不畏惧风险的勇气。

哪怕他自己认为SpaceX的成功概率只有不到30%,他也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去实现,或许他被人性中那些最美的东西吸引,一个伟大的愿景,值得他用自己的失败去冒险。


阶段三:在自己的天赋上努力以实现满足

实现天赋的过程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阻碍,我们最容易迷失方向,是因为我们总是将现状和自己的理想去做对比,却没有给自己正反馈。

在天赋上去努力实现的根本基点是不忘初心,前进工具是反馈尺度合适。


展开的话会比较复杂,而且篇幅不允许。

借用一个故事,

希望能够启发到小伙伴们。

方丈和小和尚一起下山化缘,

等他们回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一片了。小和尚哆嗦着问方丈:“天这么黑,我们怎么才能回到寺院呢?”

风呼呼地刮过两个和尚单薄的身躯,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老林里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等待着这两位归途的和尚。

老和尚提了提手中的灯笼,往上山的方向迈了一小步。

将灯笼里那微弱的光打在小和尚前进的方向上:

“看脚下。”

......


人生自由路径|归宿(自主灵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