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皂=香皂








四千多年前,希腊人用木材焚烧动物祭天时,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黄色物质,这就是最早的肥皂。进入十九世纪,由于路布兰制碱法的发明,使肥皂的生产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直到上世纪中叶达到鼎盛。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逐渐广泛使用香皂。
香皂,顾名思义,是有香味的皂,也就是香与皂的结合。我国在宋代就出现了比较原始的香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入各种药用的花瓣香料,做成球形专供洗面浴身之用。在当代,从制皂工艺上划分,有工业皂与手工皂两种,而手工皂又有热皂与冷皂之别。无论哪一种,都是皂中加香。由于有不同的皂和不同的香料,造就了不同品质的香皂
先说工业皂。工业皂是将制成的皂基进行干燥,再添加香料、抗氧化剂等添加物,经过拌料,研磨,压条等工序制成不同规格形状的香皂。很明显,皂基是主要原料,它是由脂肪酸与碱发生皂化反应产生的,而脂肪酸又是油脂水解的结果,同时会产生甘油,工厂会把甘油取出,作为另外的商品出售。
所用的油脂可以是植物油,也可以是动物脂肪。为了降低成本,各个厂家都会在这个最基本的原料上面下足功夫,所以,皂基的品质便有了比较大的差距。
一般工业皂的香都来自于香精,诱人的色彩都来自于化工染料,虽然都有国家标准,但听上去总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尽管这类皂基本都“物美价廉”。
再说热皂。热制皂是利用市面上购买来的纯净的皂基,加热使其融化,添加色素、香料,入模制作而成。整个过程用时短、效率高。这种皂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加入了化工香精,成本较低;另一种是加入了精油,就是很多人使用的精油皂。从品质和安全性方面讲,后者肯定优于前者,但由于购买的皂基里面没有甘油,滋润度普遍较差,除非又重新加入。
最后是冷制皂。冷制手工皂除了需将固体的油脂轻微加热溶化成液体外,在成皂的过程中是不需要高温加热的,所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油脂和其它添加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并且在皂化过程中会产生大约20%左右的天然甘油,使用时会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添加物可以是天然的香料,也可以是植物精油。如果全过程未使用动物脂肪,就成了备受推崇的“素皂”。若与传统香文化结合,还可以加入合香粉,就做成了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的“合香皂”。
冷制皂制作周期长,一般不少于三十天,对所用的原材料要求比较高,所以皂的价格比较昂贵,但与进口的同类产品相比,那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选择香皂,关注“香”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