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的矛盾
计划经济的计划需要很大的计算量。
我记得有一个熟人打过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学校为了晚上省电,就让所有上晚自习的学生都点蜡烛而不能开电灯。这样表面上好像是把电省了,然而蜡烛无论是学校开销还是学生自己开销,都和不许开电灯的最初愿望背道而驰。而且这个省电,除了省学校的电还会省全县的电,但由于蜡烛的产量增加,在生产蜡烛的地方需不需要一些用电的机器来生产蜡烛,而且产量增加晚上要加班,生产蜡烛的地方点蜡烛,用电动的机器来生产蜡烛,那显然是不现实的,那里应该是开着电灯的,那这里费的电是不是比学校费的电还要多一些呢?这就是需要严格而精密的计算的。熟人后来又接着说,的晚上省电可以开发夜光印刷技术,就是让所有的印刷油墨都还有荧光晚上会发光,而且让各种笔的油墨水都可以发光,这种科学的发展是不是就可以省电了呢?粗略的想一下,可想而知,印刷成本高了,印刷速度缓慢,都会造成用电的增加。进而熟人又接着说,是不是可以开发一种更加高效的印刷手段和制造墨水的手段,让这种夜光印刷和墨水廉价起来。但这种开发本身的投资相对于电费又是巨大的。那么如果一个校长他是有管理能力的话,会用一个节约用电,争当五讲四美好学生的活动来控制用电量,最后在年末给节电小能手发奖状,这样就有活动的方法,达到了上述一系列操作不能达成的结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活动到最后可能会逐步的发展成黑灯自习会,也就是假自习,真省电,所有人都变成了省电标兵,然而学业荒废了,自习的目的不存在了。那位熟人最后说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取消晚自习,让学生们注重平时的一点一滴,提高教学和授课水平,让教师与学生素质双提高,等血液也上来了,电也省了。可是我说,你这又回到了最开始,就是因为不能双提高才要进行晚自习的,然而晚自习就要开灯,开灯就要费电。熟人笑着说,不如把电灯搞暗一点,不是太亮,但是能看清楚字儿。我也笑着说,得了吧,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近视眼,往后的开销还比这省得电多,行了行了,咱俩又不是超级计算机,这事算不过来的。等等,好像超级计算机就是非常费电的,超级计算机算省电?还是上算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