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彼岸花开_下卷(17)魔王篇,落叶满阶红不扫

2023-09-29 22:56 作者:重舟-声名水上书  | 我要投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世上的蝼蚁,总喜欢拿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揣摩天地仁君的心襟。所谓霸道总裁爱上我,不外如是。元首哪怕来到河北省,孤单寂寞的身影也叫草民无限爱慕。哪里想得到上位者脑海里怕是只有向天再借五百年。

天正八年(1580年)八月,本愿寺退出石山,认输服软。十天之后,织田信长卸磨杀驴,将全权负责围剿本愿寺的老臣佐久间信盛撸成白身,逐出门阀,流放高野山。此事震动织田家,尊卑上下,皆心生胆寒。

信长当时发布文书,公开责难佐久间父子罪状十九条。其中主旨批评佐久间信盛坐拥七国兵力,围困石山本愿寺长达五年,却没有尺寸功绩。终日沉溺茶道,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奉公不力。甚至翻出三方原的旧账,怒斥佐久间坐视平手泛秀战死沙场,自己却贪生怕死,一味逃命。

总而言之,织田家不养懒人,此等怯怠的工资小偷实不足以做武士的表率,喝令其剃发出家,去高野山虔诚悔过。

佐久间信盛接获文书,如雷轰顶。自己一生兢兢业业,也曾做到笔头位置,为织田之崛起流过汗立过功。于今年老气衰,无复当年之勇,便弃之有如敝履。夜幕覆盖浓尾平原,忧伤浸透他的脸,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佐久间企图为自己分辨,信长不为所动。之后信盛脱下华服,身着缁衣草鞋,在旁人押送下步入荒丘衰野,如一粒尘埃消失在莽莽山峦,一年以后郁郁而终。

没过多久,与佐久间信盛一样同为家中宿老的林秀贞,美浓三人众之一的安藤守就以及丹羽氏胜三人都遭到了织田信长的放逐。信长此举,在于腾退绩效不佳之无能闲人,为其他有志之士开辟前进道路。

天正八年年末,织田家的组织架构整编成四方军团,干戈操握,锋锐益盛。

北陆军团以柴田胜家为首脑,府中三人众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三人辅之,直面越后上杉。
西国军团以羽柴秀吉为首脑,配属羽柴秀长、宇喜多秀家,对阵毛利两川。
浓尾军团以嫡子信忠为首脑,森长可、河尻秀隆为助将,坐镇龙兴之地。
畿内军团以明智光秀为首脑,加势筒井顺庆、细川藤孝,目指四国岛长宗我部氏。

歌川贞秀所作《小田家英士之图》
本作浮世绘是歌川贞秀在文久三年(1863年)创作的“伪名绘”,描绘了织田信长家诸位重臣。文化元年(1804年)江户幕府颁布法令禁止用天正元年(1573年)以后的战国武士事迹来创作浮世绘,也就是说,禁止以织田信长或丰臣秀吉作为题材。歌川贞秀因此将标题的织田家改成了小田家。
连续三枚的浮世绘描绘了织田木瓜家纹旗帜之下,众多武士身着甲胄,手持刀剑和长枪,勇悍直立,壮心不已。画面左上部可以看到有人在用力敲击阵太鼓,仿佛能够感知到出阵前微微战栗的武士气息。画面整体上色调刻意压制,被认为是相当珍重的高规格作品。
作者歌川贞秀活跃于幕末至明治初期,是以横滨开港为题材,创作色彩艳丽的浮世绘样式横滨绘第一人。他在绘制横滨绘时,采用了西洋远近法和鸟瞰的画法来完成。合战绘和武者绘时也使用大胆的构图,创作了众多佳作。庆应三年(1867年),歌川贞秀作为浮世绘师的代表人物参加巴黎世博会,留名于世。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天下布武,如王者再临。

眼瞅着偌大之秋津列岛分割殆尽,织田信长的两位庶子北畠信雄和神户信孝忧急如焚,唯恐在一门众的竞争当中落了下风,最终落到扫地出门的凄惨结局。

织田信长早年侵攻伊势的时候将次子信雄放去做北畠具教的养子,三子信孝做了神户具盛的养子。目的一方面是在自己实力未足强势之际柔性吞并别国的领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立长子信忠的优势地位,免得家中日后生出兄弟阋墙的祸事来。

此后江北、长岛,乃至接战武田、本愿寺等诸多军阵,织田信忠多有参与,战功殊胜。等到佐久间遭到放逐,名下七国领地各自瓜分,织田信忠全盘掌握美浓、尾张二国军事动员和支配权,成为无可动摇的一门领袖。

相对来说,信雄与信孝的地位就颇为尴尬,不要说长兄信忠,就是羽柴、明智这样的方面大将地位也高居其上。天长日久,兄弟二人生出争强好胜的心思,想尽办法寻求出人头地。

天正七年(1579年)九月,织田信长命令北畠信雄率兵支援信忠讨伐叛乱的荒木村重。信雄自作主张,擅自转攻伊贺,妄图全取伊州作为自己的分国。结果人菜瘾大的信雄叫当地国人众打了一个落花流水满头包,家老柘植三郎左卫门战殁,士卒臣属死伤枕藉,信雄自己几乎是只身逃回伊势。织田信长对此大为愤怒,写下书信痛斥他行事乖张无理。

两年后织田信长还是分派北畠信雄四万大军三路分进,再度讨伐伊贺。此战信雄依仗兵势壮大,烧杀劫掠,屠戮无度,终于将此忍者之国收入囊中。

天正十年(1582年)二月,坐镇岐阜负责监视甲斐动向的织田信忠派人报信安土,言说武田家重臣木曾义昌有意降伏,愿以其弟上松义丰作为人质。织田信长闻讯,当即下令征伐甲信,讨灭武田。

歌川芳虎所作《武田胜赖天目山阵取》

本作浮世绘描绘的是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讨伐武田胜赖的甲州征伐,武田胜赖父子于天目山战役后灭亡自尽的场面。

天正三年(1575年)长篠战役武田氏大败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步上衰亡之路。织田信长趁机调略武田家的有力家臣,而后发动压倒性的攻击。武田胜赖连吃败仗,最终在天目山(现今的山梨县甲州市)迎来终期。

画面右侧胜赖之子武田信胜举起酒碗,右下家臣煮食白米正在制作成饭团分发,仿佛在说“肚子饿了就不能战斗”,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中央的武田胜赖发觉敌人攻来,挥舞军配调度士卒。画面左边的土屋宗藏睥睨敌军,将欲挥刀杀敌。历史上武田军最后一战与织田信长的泷川一益队伍对峙,将之击退。然而武田胜赖、信胜父子领悟到败战不可避免,于是横刀自杀,甲斐武田由是灭亡。

但是仔细观察这幅浮世绘,可以在画面左边的旗帜上看到很多等腰三角形,这是代表后北条氏的鳞之家纹。可见浮世绘并不是在描摹甲州征伐,而是记录《太阁记》当中的小田原征伐。天正十八年(1590年)丰臣秀吉灭亡相模小田原的北条氏政、北条氏直,实现天下一统。江户时代,记载秀吉一生事迹的《太阁记》广受好评,江户幕府担心世人借古讽今,禁止了《太阁记》的继续出版,歌川芳虎此作其实就是在讽刺幕府的无能举措。

本作作者歌川芳虎活跃于江户末期和明治中期,是浮世绘师里面的顶级画师,擅长用机智的笔法讽喻社会矛盾和世人的愚钝。

甲斐武田是旧时代的代表。

所谓人如城,人如垣。武田信玄坚信只要有坚不可摧的家臣团存在,甲信的铁骑就能踏破秩父山阙,驰骋关东平原,浑没有预料到这势不可挡的铁浮图也会有跑不动的一天。

先一则长篠的修罗场折损掉菁华无数,再便是高天神的弃子寒凉了虎贲热血。猛抬头举目四望,哗啦啦勇将军涂脂抹粉,骷喳喳擎天汉改换衣裳。此正是龙蟠虎踞帝王州,一片降幡出踯躅。

木曾义昌原是信浓国的土豪,迎娶了武田信玄的女儿真理姬,自此成为甲斐的一门附庸。长久以来,信州木曾被依作壁垒长城,用来抵御浓尾的野人。奈何长夜漫漫,处处险恶,武田胜赖废弃踯躅崎馆,盘剥百姓修造新府城,人心浮动,怨声载道。

木曾唯恐变作高天神城的弃将,索性先下手为强,投书织田变换阵营。消息传到新府城,武田胜赖大为震怒,点齐一万五千大军,杀奔信浓木曾口而来。然而风林火山大旗刚刚移动,早有预案的织田家动作更为凌厉。泷川一益、河尻秀隆出兵伊奈口,截断武田军的侧翼。

织田信长任命长子信忠为甲州征伐总大将,统领美浓、尾张军势五万人席卷而出,盟友德川家康、北条氏政一同发兵助战。四面合围,有如雷霆一击。

月冈芳年所作《武田势天目山讨死之图》
本作描绘了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联军攻打武田胜赖领国的“甲州征伐”当中“天目山战役”的一处场景。然而本作前景与后景却描绘了迥然不同的两个场面。

前景描绘的是武田麾下土屋昌恒、小原继忠、秋山源三郎等奋战于天目山的武将之英姿,明知必死依然浴血厮杀,实无愧于忠义二字。

画面后方却是头戴阵笠的江户时代士兵形象,还有类似枪弹弹道一类的东西。所以这副合战浮世绘也被认为是在隐喻江户末期德川幕府讨伐长州藩的“长州征伐”。

作者月冈芳年活跃于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其12岁拜师歌川国芳,凭借历史画和美人画大获成功。通过写实手法绘制的无惨绘为月冈芳年赢得了很高的人气。

当年二月十四日,信浓浅间岳山火喷发,满天赤色。葡萄牙人弗洛伊斯记载说自晚间直至清晨,安土城天守之上辉映着恐怖的血色。奈良兴福寺的僧侣忧心忡忡写下艮方大烧,不知何为。京都的公卿只是简略题曰今夜天赤。

此等罕有之天象在寻常野人看来,是真龙复生的讯号。臣子们则声称是上天在为信长殿下举起旗帜,以示尊崇。堺町的商人说这光亮名叫泣血之星,照亮了织田家光辉灿烂的前程。出征的军队咆哮这景致象征着大将信忠即将取得甲州战役的胜利。

织田信长自己则满不在乎地表示,此乃吉兆。

武田的军队在倾国之敌面前被迫后退,一溃千里。眼瞅着硬邦邦敢要君的渠首,乱纷纷不服王的群寇,软弱弱没气色的至尊,闹喧喧争门户的同朝友。未接敌吾是平独镇露英雄汉,现旌旗莫怪我望风披靡降得快。

信忠军团一路信马由缰,只在高远城对阵仁科盛信恶战一场,多少保全武田家一丝颜面。其他如穴山梅雪、朝比奈信置这些国家干城,尽皆归降,但求苟活。

武田胜赖自己遭到小山田信茂叛卖,率领妻子儿女在天目山愤懑自杀,绵延数百年之源氏名门甲斐武田至此化为一缕飞灰,无从追忆。

四月二日,织田信长抵达甲府,天高云淡,秋津列岛已无一合之敌。

月冈芳年所作《胜赖于天目山遂讨死图》

本作浮世绘描绘的是天正十年(1582年)甲州征伐之决战天目山战役当中武田胜赖兵败自杀的场景。所谓甲州征伐指的是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结成同盟,联合讨伐统治甲斐国(现今的山梨县)的武田氏并加以灭亡的一系列战役。

甲州征伐历时约一个月,决战地是山梨县甲府市的天目山。巧合的是,这里也是武田胜赖的祖先,室町时代武田家第十三代家督武田信满自杀的场所。

战至灭亡前夕,武田胜赖身边只有四十余人,而对面紧追不舍的织田、德川联军超过了四千人,武田方显而易见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然而这场终战之战武田胜赖的家臣土屋昌恒还是留下了“片手千人斩”的奋勇传说。由于兵力相差悬殊,甲州一败涂地,武田胜赖一门全员自杀,甲斐武田氏的嫡流至此终结。

本作作者月冈芳年活跃于幕末至明治时代前期,留有众多浮世绘作品。当时社会对浮世绘的需求已经日趋减少,月冈芳年作为最成功的浮世绘师而留名后世。

甲州平定,骏河国交给德川家康作为答谢,甲斐国分封给河尻秀隆,上野国和信浓的佐久、小县两郡赏赐给了泷川一益,信浓国其余领地归入森长可名下。后者三人都是从信忠军团独立出来的方面大将,身为总大将的织田信忠更是功勋彪炳,所谓“天下御与夺”,继承人的地位牢不可破。

如此一来,长子信忠占有浓尾,势力影响关东。次子信雄割据伊贺,也算雄踞一方。三子信孝的地位看起来就有那么一些摇摇欲坠,织田信长心中多多少少生出心思想要替信孝补足功绩地位上的小小差距。

传说织田信孝原比信雄早出生二十天,因为其生母坂氏地位低下,只是一介侍女,比不得信忠、信雄的母亲生驹氏更得信长宠爱。故而反倒是信雄出生以后,织田信长才知道信孝的存在,因此排行第三。

永禄十一年(1568年)伊势平定,十一岁的信孝做了神户具盛的养子,成为吞并神户领地的工具人。而后讨伐伊势长岛一向一揆等诸多战役,信孝作为神户家督多有参与。当世人评价信孝的才干器量远远胜过兄长信雄,智勇过人,只是因为出身略为卑下,所以一再蛰伏,郁郁不得志。

信雄擅自攻略伊贺,曾有传言说织田信长打算让信孝做筒井顺庆的犹子,扶植成大和国的后任国主。此事后来不了了之,或与大和一地过于纷繁复杂的国情有关。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信长方才做出全新的安排,让三子信孝做三好康长的养子,继承高庭玫瑰,重光四国名门。这一计划,其实别有深意,是织田信长大战略规划下的重大布局,也是他身死名灭的直接动因。此中详情,且容后文细细推敲。

天正十年(1582年)四月十日,织田信长踌躇满志离开甲府,取道南下开始游历骏河。

此时的信长,已然身具天下人之英姿。所到之处,如神佛济世,光芒万丈,叫人无从直视。南渡笛吹川,浪涛奔涌,负责接待的德川家康召集人马,一夜之间在河上搭起浮桥。甲州至骏河沿途的小路也于短时间内整备一新,馆舍器具,皆悉心筹措,几近倾国所有。

抵达神野原,富士山隐隐约约现身于天之尽头,如同整个世界一般的广阔,宏大、高耸,在阳光下闪耀着不可思议的洁白光芒。

积雪如同白云一般。

能够望见名不虚传的富士山的雪,身为天下人的织田信长也要感叹死而无憾矣。

四月十七日,横渡天龙川。水流湍急,如风如雷,人间五十年,霸业大江流。德川家康在此布置百多条绳索,强令数千人在两岸死命拽住,防止铺设浮桥的舟船被河水冲走。如此巧思,实乃上古未存之壮举。

三河德川氏拳拳舍身的忠贞之心,即便是冷酷寡恩的织田信长亦为之所动。

四月二十一日,织田信长平安抵达近江。当天夜里,白云好似长虹,自平地笔直竖立,有如太刀一样划破夜空。弗洛伊斯记录说,彗星当空,如烟火一般落向安土城。

如果说两个月前浅间岳的喷发是真龙复生,此刻漫天的蚩尤旗又在暗喻着什么呢。是龙裔殒灭,还是伪神再世,无从知晓。

天正十年(1582年)四月二十五日,借着甲州平定的契机,劝修寺晴丰拜会信长任命的京都所司代村井贞胜。劝修寺晴丰庆贺捷报过后,试探性地提及由织田信长就任太政大臣、关白或是幕府将军三职之一。织田信长在天正六年辞任右大臣、右近卫大将之后,便再无官职。天正九年,朝廷诱之以左大臣的官位,遭到拒绝。京都朝廷唯恐叫信长抛弃,趁着甲州平定的当口,再度封官许愿,意图依然是想要将武家的信长吸纳进制度的框架。

劝修寺的提案未得织田信长明确认可,再无下文,此事是为三职推任。朝廷想要抱信长大腿而不可得,后来有人据此提出所谓本能寺事变朝廷黑幕一说,其实略显牵强。

回到安土城的织田信长回味行经骏河的种种事迹,决意回请德川家康参观京都与堺市。五月十一日,德川家康与武田一族的穴山梅雪一道西行上洛,五月十五日入住安土城下的大宝院。由于明智光秀熟稔礼法,当时又正好闲暇,信长便任命光秀全权负责招待的工作。

明智光秀仿照家康接待信长的做法,在大宝院旁建临时的居馆,雕梁画栋,极尽奢靡。然而信长得知以后却召来光秀痛斥:“如此厚待家康,他日若是朝廷派来敕使,又当如何应付?”

光秀一番泼心泼肝的辛苦劳作,原以为好歹能落一句夸赞,混不料劈头盖脸一顿斥责,当时就很有些懵。信长见机大怒,喝令森兰丸下手用铁扇狠狠击打光秀的额头。

事毕以后,明智光秀的心中便暗暗下定了谋反的决心。

另外一种说法,传说明智光秀准备了丰盛的鱼虾海鲜,结果时值盛夏,没过多久就大多腐坏。织田信长巡视的时候,闻到阵阵恶臭不由勃然大怒,当即安排家康移宿堀久太郎的宅邸。

光秀自觉颜面扫地,将发臭的菜肴全部倾倒在安土城下的水沟。腐臭之气味,传遍安土内外。

以上便是招待德川家康时所引发事件的两种说法。

往事如风,无从追迹,然而这期间织田信长与明智光秀两人间发生严重冲突却是确凿不二的事实。

明智光秀虽然暂且低头,再抬眼时,眼中已是满目的红。

仿佛那台地上久未扫除的满阶落叶。

京都本能寺合战
本作浮世绘登场人物为织田信长、森兰丸、安田作兵卫三人,作者不详,通常认为是明治时代的作品。
画面中安田作兵卫长枪突刺,竖起的尖端指向织田信长的大腿。织田信长表情愤怒,右手抓住枪头来阻止叛兵的攻击。画面另一边侍奉信长的小姓森兰丸奋力奔跑,打算过来解围。本作是系列浮世绘《本能寺之变》其中一幕,是一部描绘织田信长遇袭瞬间的作品。
根据史料记载,随后安田作兵卫被赶到的森兰丸用枪刺中下腹部。安田予以反击,讨取森兰丸的性命。安田作兵卫率先攻击信长,获得先阵一番乘的功勋,因此被称作“明智三羽乌”,豪杰之名流传后世。

(第十七章 完)


彼岸花开_下卷(17)魔王篇,落叶满阶红不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