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漫威把浩克角色毁了,但实际上降低浩克存在感也是无奈之举!
很多人认为漫威浩克拍毁了,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想对比早期爱德华·诺顿版本的《无敌浩克》来说,现如今漫威电影宇宙的浩克展现的力度各种降低,在这部分粉丝看来,如今的浩克已然明明具备复联三巨头的底蕴,但是却没有得到该有的机会。

但老实说——
现如今的漫威浩克你要说单纯的从角色实力展现上,从《无敌浩克》到如今的在各个漫威支线中“蹭”剧情的浩克对比起来,的确是削弱了不止一丁半点,但是如果是从浩克这一个角色的塑造来说,其实也不至于到了被“毁了”的地步。

更多的,对于现如今的浩克虽然不完美,但依旧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从爱德华·诺顿到马克·鲁法洛,核心到配角的转变!
相信很多粉丝熟悉浩克,一开始不少人都是从李安导演的《绿巨人浩克》或者是2008年漫威和环球影业合拍的爱德华·诺顿版本的《无敌浩克》开始的,这里面因为李安导演拍摄的算是独立作品,所以这里咱们不作为讨论范畴。

咱们就拿爱德华·诺顿版本的《无敌浩克》来作为话头,聊一聊浩克这些年的变化——
简单来说,在2008年除了《钢铁侠》的一炮而红,让漫威走出了破产的阴影,开始了走向巅峰的过程,但其实在当年因为“钢铁侠”的演员小唐尼早年因为吸毒的黑历史,所以在当时的漫威一开始并不是非常看好《钢铁侠》。

真正让当年漫威感觉能够押重宝的其实是漫威拉着环球影业一起拍摄的爱德华·诺顿版本的“无敌浩克”,但尴尬的是,2008年这2部漫威作品的最后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钢铁侠》火了,《无敌浩克》却是扑街了。

要知道:
当年的漫威其实一开始所规划的漫威电影宇宙核心C位并非是钢铁侠,而是爱德华·诺顿版本的浩克,只不过,因为后来小唐尼的钢铁侠大获成功,漫威这才迅速更改了核心角色。

那么——
当年的《无敌浩克》难道拍摄的不好吗?

其实不然,相反,相比较现有的漫威电影宇宙的浩克版本来说,早年爱德华·诺顿版本的浩克,其实是要比现如今的浩克来的更“高级”一点,因为当年尽管爆出了爱德华·诺顿由“戏霸”的节奏,一度到了要依照自己的节奏来修改剧本的负面,但是,对于当时的爱德华·诺顿来说,是有很大的野心的,按照人家自己的说法就是——
“我希望《无敌浩克》能够拍成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那样的成绩!”

所以,这也是为啥当年的“浩克”,我们看起来会有些暗黑的风格,而且所展现的浩克也更加狂暴、角色更加立体化一些的原因。
老实讲,如果当年继续按照这种模式来拍浩克的话,放到现如今,浩克还没准真的能够具备一定的作品高度,但奈何,对于当年的漫威来说,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任由爱德华·诺顿来改动浩克。

为么这么说呢?
对于2008年的漫威来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为了拍摄钢铁侠的漫威早已经是几乎拿出了自己剩下的所有角色来进行抵押,这才拿到了启动资金,而对于《无敌浩克》的期望,当时的漫威也是将其定位在了“双保险”的位置上。

所以,对于08年的漫威来说,是属于正儿八经的“不成功便成仁”的境遇了,为此,漫威必须要拿到足够好的票房成绩才能够继续活下去,显然,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够获得足够好的票房呢?

就是类似钢铁侠这样全程有幽默、有视觉刺激、战斗场景炫酷的商业片类型才能够做到,反观类似《黑暗骑士》这类注重角色内核的作品,虽然我们说质量很高,但是票房反馈并不能做到让漫威活下去的地步。

《无敌浩克》就是这样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也是为啥在之后漫威在换成马克·鲁法洛版本的浩克之后,果断转变的浩克的画风,让其角色展现不再那么的暗黑,甚至为了契合漫威合家欢的大方向,反而是将浩克的角色中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在内。

但与此同时——
因为当时的浩克电影发行权还在环球影业,所以浩克在整个漫威电影宇宙的待遇从原本的“准核心”到了如今的“周边高级配角”。

而对比马克·鲁法洛和爱德华·诺顿的浩克,我们说,爱德华·诺顿的浩克其实更适合去拍摄独立电影,因为参考DC独立电影的设定,一旦浩克进行独立拍摄,其实是完全能够展现出一个角色层次非常丰富的浩克出来的,而不是现如今单纯的配合大剧情走势的定位。

因此,你要说对比爱德华·诺顿的浩克,现如今的漫威浩克的确在“角色展现高度”上将浩克进行了削弱,可能对于一些要求严格的粉丝来说,这就是拍毁了的节奏,因为对于这部分影迷来说,他们希望浩克能够达到的高度,更多的是不以票房为衡量标准。

这就更别说:
现如今的浩克在《复联3-4》中几乎成为了一个很普通的常规角色了,对比复联三巨头来说,浩克的展现高度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但是!
同样的,如果我们从浩克角色人设塑造上来说,其实现如今的浩克尽管是游走在周边的一个漫威角色,但是也不至于到了被“拍毁了”的地步,因为在现如今的浩克身上或许没有了《无敌浩克》里那种暗黑暴戾的狂暴冲击感,但在其他层次上却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典型的,浩克和班纳的人格展现。
老实讲,对于现如今的浩克设定来说,其实个人一直都认为漫威将班纳的浩克人格在展现力度上给“拍毁了”,但是这其中浩克和班纳人格的相互对立矛盾的模式,还是有些味道的。

在《雷神3》中漫威利用萨卡星的剧情,将浩克的人格单独拎出来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展现,尽管这种展现在个人看来“量”并不够,但是这种模式对比此前爱德华版本的还是比较有突破的。

因为此前爱德华版本的浩克,所展现的其实是基于一人两面的模式,所以尽管爱德曼的班纳转变为浩克之后,依旧还是具备比较明显的班纳意识,而对比漫威现如今马克叔版本的来说,尽管后期的“融合”在我看来是个败笔,但是前期将浩克人格独立化的操作,还是很有看点的。

同时——
借助浩克在《复联3》中死活不愿意出来,进而引出了浩克人格不愿意被班纳作为工具的设定,虽然说展现力度不够,但也是属于对浩克角色的一个挖掘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符合漫威原版设定的风格。

同样的,对于班纳角色本身的挖掘,现如今漫威的马克叔版本的也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尽管我们说漫威浩克无法拍摄自己的单兵系列,只能在各个剧情中“蹭’,但是漫威依旧在最大程度上塑造了班纳博士这一角色的狂暴属性之下的,依旧也有柔情一面的角色层次。

典型的就是从《复联2》中班纳和寡姐之间的爱情,到之后班纳独立离开,虽然依旧有展现力度不够,甚至是断层的问题,但这里面对于班纳人设的挖掘还是有的,并不能说是拍毁了。

拓展:浩克实力为何没有之前的狂暴姿态了?
我曾经说过,漫威宇宙真正版本的浩克或许从来就没有在电影宇宙中出现过,而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漫威原版的浩克要全面展现的话,其实所需要的剧情资源是很多的。

而对于现如今的漫威电影宇宙来说——
在核心规划的立足点不在浩克身上、浩克的电影发行权不在漫威手里限制了漫威拍摄单兵浩克电影等等几个限制面前,浩克只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我们说这种有限的剧情资源其实根本不足以深层次的去展现浩克的角色。

因此,这也是为啥现如今浩克在电影宇宙中从《复联1》到《复联4》中存在感越来越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所在,归结起来,不是漫威不愿意去展现,而是浩克的限制在这里,漫威一旦将资源倾注在浩克这种注定有上限的角色身上,那么就得承担回报收益较低的风险。

对比,其他角色来说,浩克自然会逐渐边缘和降低存在感化。
而往往低存在感,其实也就是意味着电影中浩克不会有大篇幅的剧情资源加持,自然所展现的实力也是会受到限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狂暴肉坦carry全场的一面了。

同时!
这还没算上,现如今漫威的电影宇宙的整体节奏是“角色服务于剧情”,所以,即便是钢铁侠这类C位角色都需要根据剧情来进行调整甚至是领盒饭下线,这就更别说是浩克这类连单兵系列都没办法拍的角色了。

自然,我们也看到《无敌浩克》里那种冲击感爆棚的暴戾浩克了!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