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 2.5.2 星间山脉都市 完结纪念(个人感受)

由于这两天事情扎堆,推的进度稍微慢了一点,不过也好,看看别人攻略(然后,发现基本不用啥攻略,难在哪了?),最后,令咒过年。

就当令咒拿去装填黑枪了吧,也好也好。(自我安慰)
接下来将有大量剧透,如果还没推完的话,建议推完再看哦!另,由于最近看了不少编剧专业相关的书,可能分析的角度有点变化,望谅解。

剧透警告!

客观的说,2.5.2的剧情实际上很一般,但优秀的人设、不错的配乐和激动人心的演出将这一章的故事拉到了整体的水平。

至少,相对2.5.1来说有种,当时看《绝对魔兽战线》最后几集一样。感觉会更加艰辛和可怕的战斗,更加残酷的前行,在2.5.1的对比下,略显乏力。
当然,这里要归功于“黑枪”。只是,设定上的“合理”,不等于剧情上的“完美”。这也就使得整体叙事上,节奏不太好,有种头轻脚重的感觉。大部分波澜的感情都靠最后神祖和武藏撑起来。

不过,总的来说,作为型月厨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型月厨从来要求不高,所以,小太刀,你好自为之)

OK,那么来说说这一章中的人设。
然鹅,要说人设总要说人吧。我又不太想提那几个异闻带的“主角”,也就是我们对抗的诸神,因为,实在是没怎么铺垫好。这也是2.5.2在人物方面的瑕疵,或者说妥协。
我们大可以认为2.5.2是一段宏伟的“开坑宣言”。
异星神的揭露,隐匿者的瓦解,大令咒的秘密,白纸化的真相等等。蘑菇在完善大量设定(同时挖坑)的前提下,依旧是忽略了这个异闻带的原住民(这里既指代人,也指代诸神),或者说有意忽略。
什么?为什么没提剧情点?
绝对不是我写的时候忘了什么的,嗯(确信)
算了,融入在人物里提一下吧。
啊,绝对不是觉得坑太多了,解释起来麻烦,大概……
(nobu)

那先把这章的主要人物罗列一下吧。
队长沃戴姆、双胞胎姐弟、武藏亲、凯尼斯、卡利古拉、破神联盟以及希腊诸神。(考虑到神祖和阿瑞斯不同于俄里翁,不放入分析)

首先,我最关注,也是最为复杂的人物,当然,也是我觉得塑造的相当好,很符合戏剧要求的角色。
或者,在蘑菇的眼中担起揭露真相,正式开启异星篇章的重要之人
——沃戴姆·基尔什塔利亚。(以下简称“队长”)
这个人物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将从个人和群体中去剥离开来。这个分析的过程,也是将我们从这环境中剥离的过程。因为,这个角色是何其的立体。
如果说,2.4的佩佩的性格是设定让我欣赏。那队长就是从根源上“完整”的人物,因为其性格形成有完善的阐述,是真正意义上,因“自我”而“行动”的存在。
我们抛开那些宏伟的设定,从个人角度,我们可以看到,队长所代表的剧情很简单。
出身贵族,为视为“忽视之物”的人舍命所救,悟得“本我所求”,然后贯彻的正直之“人”。
这样剥离设定,我们会发现,不过是“白鹤报恩”般的人物。
但,蘑菇赋予了其应有的复杂性。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对被救的觉醒过程、对模拟人理之旅的隐瞒、对计划的完美贯彻和对迦勒底以及人类的态度。
这些部分都不是出自这段“源”,而是出自其“人”的部分和刚剥离的“群体”部分。
觉醒的部分,是说队长“正直”的根,这是在被救之前就存在的秉性,这也是导致觉醒这一“行动”的“性格”。同理,冷静而周全地贯彻计划和对迦勒底对等的态度,也是源自队长的教育,可以说是背景中已经被观众接受的“性格”。
至于人理模拟之旅的隐瞒和态度来说,就很值得寻味了。因为,这里蘑菇将这个正直又狡猾的人置于了两个群体中,一个是身死相依的小团队,一个是全人类(救世)的大群体。
对小团体,队长的选择是隐瞒(欺骗),或者用蘑菇的描写来说是,独自背负这沉重的过往。是亲友遗忘自己,但却坚持不呼喊的毅力和决心。是对现有团体的完整性的考量和负责。
而对于全人类而言,队长则承担着“革新者”、“救世主”和“失败者”的三重身份。现实中,这样身份的人不难找,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认为哥白尼是类似的人物(后世的承认与否不过是“结果论”)。队长在决定让所有人成神那一刻,就是突破的尝试,而在被迦勒底和异闻带性质否定的那一刻则承担着失败之人的角色。
那么,很有意思,队长是迦勒底的敌人,是被剪定事象的尝试者,是惨败迎来终结的牺牲者。
队长,是失败者吗?
至少,最后新所长给出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相信各位,也对这个立体的人物的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罢。

说完队长,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个早早登场的角色,队长的三位从者之一
——英灵凯尼斯。

凯尼斯可以说,因为之前一直的铺垫和塑造,已经算是深入人心的角色。而最后的黄金凯尼斯战,也让这个人物得到了应有的结局,形象得到了深化。
直来直往、恩怨分明、贯彻理念。
凯尼斯将这些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和2.4的马嘶一样,是一个在单面上,描写到完善的角色。
(或者说,给我跟马嘶很像的感觉?)
ps.但是,可能是我记忆问题。2.5.1给我的感觉,凯尼斯对队长的厌恶是有别于双子的,但是真切的。
不过,确实,凯尼斯实际上对队长的做法还是不太赞同的,恩怨分明的她不能理解队长那种“看似无源”的“奉献精神”也是合情合理的。当然,即便不理解,不代表她不尊重这个男人,最后的决斗既包含着源自其本性的“反叛”,更源自对这个男人的尊重。

而且,凯尼斯在这一章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展现所谓“仇恨”的两种形态。或者说,和双子对比。同样的源头是“仇恨”,一个是选择迁怒,对“恨的根源”视而不见,一个选择直面,追究到底。
这里就要吐槽双子了,我不清楚蘑菇是不是故意这样设计,如果故意,那我也就作罢。他们给我的感觉既不符合“神”的身份,如果定位“人”有不太合适,想来想去,像是俩小丑,或者小屁孩。
满嘴打打杀杀,结果游戏里菜得每次都随便3t送走,还几乎每次都要带小弟(小怪)。可以说,和宝可梦里面那个菜到抠脚,不成长还一直以为比你牛的“对手”一样。
但,说回来,这样蒙蔽眼睛般的愚蠢倒是和他们迁怒幼稚举动的设定符合。所以,确实是故意的?
(好家伙,我把自己说服了,得)

这里,我将欧罗巴和双胞胎姐弟归为一类,而希腊诸神皆归为一类,是因为,从戏剧角度来说,他们实际上和前几章的原住民和接触者不同,不再是个例的特写,而是更类似于代表“一面”的象征体。

或者直白的说,欧罗巴和双胞胎姐弟代表了“人”;希腊诸神代表了“神”(或者“智能”);而破神联盟的AI虽然为智能,但代表了“英雄”这一隶属于“人”而起到特殊作用的“人”。

一方面,即便作为个体,双胞胎的描写和前几章对于爱夏等人的描写作用差不多,就不多赘述了。
另一方面,双胞胎说自己是“幸存者”,所以代表着之前反抗的集体的形象,而作为“协助者”(行动执行者)和诉说者(说出众人心声的作用,类似旁白)的欧罗巴,严格来说,也算是为了完善这个群体而服务。
而诸神方面,蘑菇则试图暗示两种存在,一种是我们一直接受的“诀别神代,人智觉醒”,另一种,则是对“智能”的探讨。
即“人工智能”的“机械学习”,能否真实地理解人类复杂的情感,或者说理解透人之所以为“人”。
表面上来说,地母毁灭重生人类、爱神覆写人类、宙斯保存人类都是“智能”对“人”的错误理解。就像是,“智能”能模仿还原人的行动,但无法涉及“根源”,所以,无法理解这些行为,这也是为何宙斯最后会多次讯问迦勒底众人的原因。

那绝不是什么仁慈,不是神对人的疑问,而是“智能”对“人”的疑问,也可以看作,是“利己主义”/“量化思维”对那些“不合理”的人性的疑问。
当然,蘑菇给出的答案是浪漫的。
地母消失的瞬间,想起自己的爱子;爱神消失的瞬间,呼喊爱人的名字,那些“智能”似乎确实在弥留之际得到了答案。
而,在座的各位觉得“智能”最终能否重现“人”呢?
我持中立的态度,这个问题也是我喜欢《尼尔:机械纪元》的理由。

接下来,我一直纠结他们俩的叙述先后。因为一个是从剧情作用角度设计绝妙的角色,一个是对个人的情感叙述完满的角色。因为,这也将导致这篇文章最后引导的思考走向。
最后,决定厨力释放,单独写一篇,纪念那个陪伴我的角色吧。

那么,设计绝妙的角色正式戏份似乎看起来单薄的鬼舅
——卡利古拉。
是不是,还算有点意外。
什么?
作为媒介,当然是重要的。
NO,NO,NO。
固然,在设定上,这是很重要,也很关键,但我要讲的不是这个(看出来的就懒得讲了)
我要说的是这个角色的寓意。
为什么是卡利古拉?
为了召唤神祖?那为什么不是尼禄?或者其他罗马英灵?
这样想,因果就颠倒了。召唤神祖固然是目的,但正如破神联盟最初提出召唤假设的时候,不一定是神祖,也没想过是神祖,是后来一步步将“钥匙”确定的。
卡利古拉是这一章不可或缺的存在,是这一章的核心理念的存在,是绝对的“王牌”。
因为,卡利古拉实际上的角色是——思想。
是“思考”之概念,是“死亡恐惧”之具现。
看过加缪的《卡利古拉》,就会明白,卡利古拉几乎不曾疯狂,月亮也是“梦”一般的存在,而他的暴君形象远超死亡本身,而深层到“死亡恐惧”的意向。他之所以为暴君,是因为,他企图用死亡驱赶人们思考,用恐惧迫使人们前进。
而这,正和这一章的主题契合。双胞胎追求的是什么?明面上,是“求死”。而,两人也说的很明白了,那是“和昨天完全不同的明天”,这样的愿望怎么会得出“求死”的目的呢?

而这看似矛盾,却不然。
如果,看过《寻找剧作家的六个角色》,就会发现,这里的说的和那里面剧中人的状况是何其相似。
正因为无法改变,而无法前行;因为无法前行,而无法改变。
而人之所以会保持前进,是因为接受“老去”、“消亡”这些不完美的事实,最终,每个清晨到达“截然不同于昨日”的彼岸的勇敢的物种。
双胞胎正是如此,他们最初失去了人前进的原初的几个动力,是“停滞”,而其中一个,就是“死亡”。而卡利古拉又正是“死亡”内在动力的象征,这里又充当着拯救人类的角色。
可以说,从寓意上,非卡利古拉不可。是“死亡”最终救赎了奥林波斯人,拯救了人理。是“月光”最终成为了“人”的前路之光。

顺便提一嘴,之前2.4中,我对马修塑造的推测。我此刻仍坚信这个推测,这一章中,对“敌人”,对“杀死”等负面的概念针对马修不断强调,不断发问。

我认为,虽然不如前几章那样明确,但最为2.5的众多负面人性,“仇恨”、“敌对”、“屠戮”、“愤怒”都如同这一章对于“衰亡”的探讨。这些负面的人性是根植于“人”深处的劣根性,是不可回避的存在。
而,这里马修试图去学习的,就是如何正视这样的存在,正视那些人因而称之为“人”的背面。


最后,说说那张礼装吧。令人满意的是,这张礼装正是那——
“与昨日完全不同的明天。”

而,我知道,这礼装的名字叫——《未归还者》。

人是无限矛盾的集合体,而正是矛盾所成的螺旋使得人这个物种得以前行,得以留存。
和网友讨论的时候,一致认为,FGO的主旨一直是“人类是强大的”、“人定胜天”类似的理念。也许,有所偏差,但作为主旨是没什么问题,充满勇气的冒险故事从来不会落入俗套。
但,这不是我热爱的型月的理由。
热血也好,勇气也罢。
那些少年的儿女情长早已如废弃的枯柴,时而燃起,又悄然熄灭。
而,型月给我,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从来不是单纯的,是充满思考,是华丽包装和内芯夹心而成的“真理”。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不害怕死亡吗?
是因为,我们都知道那天不会是明天吗?
蘑菇创造出那一个个故事,把我们置于那魔幻、浪漫又残酷的空间中,去催促我们思考,去指引我们心怀梦,去击碎那个戏剧亘古的命题——
命运
F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