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悲剧中不屈的灵魂 |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

它华丽、阴郁,却令人费解:
为何肖斯塔科维奇要在卫国战争即将胜利时
写下如此深沉悲壮的作品?
它充满悲剧意味,招致众多非议,
甚至一度遭到停演。
可是最终,
这部作品却成为肖斯塔科维奇
“战争三部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票价:15/99/199/399/599
肖 斯 塔 科 维 奇
肖斯塔科维奇,前苏联著名作曲家,联合国国歌曲作者,被誉为俄罗斯音乐史上,继柴科夫斯基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如果说柴可科夫斯基的音乐弥漫着诗意、忧郁,多愁善感,音乐语言精巧细腻,那么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则如旷野中的咆哮,对苦难的砥问凛冽如刀割。

《c小调第八交响曲》创作于1943年,正是苏联卫国战争走向转折的阶段,法西斯的落败已成定局,苏联人民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事实上,在1941年9月9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保卫战)的872天里,因为轰炸、饥馑而死的居民不计其数。
身为一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不再去描写人民的英勇(这是第七号交响曲的任务),也没有讴歌胜利的到来。
他希望将人处于这场悲剧中的精神状态,透过音乐表达出来。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说,“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是我的安魂曲。”“这部交响曲是我最宝贵的作品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时代中十分有趣而且非常复杂的悲剧情境。我所描写的是……人类生活在其中的精神状态。我述说他们的不安、苦恼、勇气与欢喜。”

肖斯塔科维奇如是说:
有人认为,如果说第七交响曲是英雄般的,那第八交响曲则是悲情的。
但肖斯塔科维奇却曾这样告诉记者:“想要正确叙述此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的内容,其实非常困难。如果要用简短的文字,来阐述第八号交响曲的内容与思想,我想就是:‘人生是快乐的’。”
整部交响曲的前四乐章,集中很大的悲剧内容:努力探索的思想、崇高又悲伤的抒情、深刻的痛苦和愤怒抗议的呼声,听者甚至可以听见战争的沉重,响亮的步伐,粗暴的力量,以及内心的恐惧。
而第五乐章彷佛黑暗以后的“黎明”。由铜管乐的演奏再现了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在明朗终曲里对悲剧的回忆——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特有的风格。



本场指挥
张国勇 音乐总监
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国内公认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最佳诠释者

2017年6月,张国勇正式接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与国内外著名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了一系列歌剧、芭蕾舞剧、交响合唱等经典作品,尤其擅长指挥俄罗斯作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
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如火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浑然天成,极具艺术张力和现场感染力。敏锐的听觉、扎实的基本功、行之有效的排练方法和对作品结构的完整把握,所到之处无不给乐团和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多次在重大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担任中国的文化使者,代表国家参与了与美、俄、德、意、法、拉美等国共同举办的文化年活动。
2014年在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广受好评的歌剧高清电影《卡门》、《骆驼祥子》中担任指挥。2015年,应国家大剧院之邀参加了中国歌剧意大利巡演。2016年指挥中国爱乐乐团成功地完成了乐团在俄罗斯的首次亮相,获得广泛好评。2006年应邀担任第八届西班牙卡达喀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
他的导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曾兴奋地对音乐评论家们说:“我给了张国勇莫斯科音乐学院指挥系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乐团找到自己的位置。”
近期音乐会
♥♥♥


入场提示:
为确保防疫管控效果,入场前请自行佩戴好口罩,我们会对入场观众进行扫码、测温、登记信息等方式进行管控。
关注我们|Follow us
微信公众号|贵阳交响乐团
新浪微博|贵阳交响乐团
Facebook|贵阳交响乐团
Bilibili|贵阳交响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官方网站|http://www.gys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