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军有多强?中西方海军首次交手,战胜葡萄牙舰队!
在当今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近代中国在与欧洲海军的海战中几乎都是以惨败而告终

但实际上,早在16世纪初,中国明朝水师就曾与葡萄牙舰队在位于珠江口的屯门岛(今香港屯门区)展开了较量,最终重创并打败了葡萄牙舰队

公元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6月,因明朝政府不愿为葡萄牙开放澳门以外港口,于是葡萄牙国王就决定与明朝开战,当时广东的按察史汪鋐被任命为广东水师提督,全权负责战役

开战后,汪鋐出动了广东水师所有的战船,向葡萄牙舰队发起了攻击,但是汪鋐严重低估了葡萄牙舰队的抗打击能力和火炮射速,当明军的战船刚刚进入火炮射程,葡军极其凶猛的火力就打散了明军的前锋船队,很快明军士兵发现,虽然双方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并无本质差距,但是葡军的火炮却在射速上占据了极大优势,在明军火炮的一次,葡军的火炮能够连续打到4到5轮齐射,眼见出师不利,汪鋐只能鸣金收兵

为了研究破解葡军火炮的战术,汪鋐派出探子与葡萄牙战船上的中国雇工达成交易,获得了葡军火炮的设计图纸,发现这是一种中国人从没见过的火炮设计,与传统的前装膛火炮不同,这种被明军称为“弗朗机”的火炮采用了类似今天加农炮的“后装膛”设计,将火药和炮弹装入“子铳”内,发射前只需要把“子铳”装入炮膛即可,这种相当于今天整装炮弹的设计正是葡军的制胜法宝

汪鋐还发现,葡军火炮射程发射5轮后就会“熄火”较长时间,再结合对弗朗机炮的研究后,汪鋐判定这是因为每门火炮配备的子铳数量有限,打光后需要时间装填子铳,这一重大发现也为明军第二次反击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汪鋐一面下令仿制弗朗机炮,一面加紧练习利用小船吸引葡军火力的战术

到了九月初,海面突发大雾,汪鋐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命令明军水陆同时发起总攻,明军先以小船为先锋诱使葡军打光了大部分子铳,趁其装填子铳时,明军大批火船突然冲出,引燃了葡军的几艘主力舰,葡军阵型大乱,仓皇登船逃往外海,此时,明军又用仿制的弗朗机炮打击葡军军舰,最终参战的葡萄牙舰队仅有三艘大船勉强逃脱,其余的全部被击沉,堪称是欧洲殖民战争中最空前的惨败

在这场战争引进的弗朗机火炮技术和各类欧洲航海器材也为明朝后期的水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汪鋐在战后也被多次破格提拔,最终成为了明朝唯一同时兼任户部和兵部尚书的一品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