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笔记-如何准备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察,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绪控制、求职动机、举止仪表等。在准备结构化面试时,我们需要把握“以测评要素为纲,真题为王,优化作答过程为中心”的原则,重点培养自己审题、反应、分析表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审题时,把握题干关键词和现实情境。
答题时,把握“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圈出作答主体、对象、适用情境。在作答后,及时复盘,看是否有“对象错误”“情景错误”“理解偏差”等问题,例如题干问xx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作答时切忌回答如何组织培训,按照事前准备到事后总结的方式回答,脱离题干重点。再比如xx要建一个活动室,领导要你负责,期限2个月,如何开展工作?这时要注意到现实场景和对单位内部资源的利用,避免出现“进行科学选址,做好工程项目设计把关”这样的回答。
若出现答题要素过多,回答易超时的问题,可选取更微观、更具有针对性、侧重当前的内容,具体以后续题目来说。
2.思考反应时间不要超过45秒。
以陕西2022年真题设置为例,总共3道题,作答时间12min,每一道题作答时间4min,抛去作答时间,每道题最多给45s,才能拿到反应分数。
3.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利用关联词引领每个部分的内容阐述,注意基本框架和模板的区别。
学习各类题型的作答基本框架思路,可利用“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从...角度来说”。在作答时候,注意不要套用题型模板,而是要考虑到题目具体情境,在细节环节上下功夫。下面就以组织计划类的一个题目为例,谈谈基本框架和模板的区别。
例1:单位安排你去社区宣传法律知识,你会如何做?
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维护社区权益
第一,和领导进行沟通,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和指示,拟定活动方案,包括时间、地点、宣传对象(企业),人员分工,物资,内容,方式,计算经费预算,报请领导审核批准。
第二,实施活动方案,分解计划,组织调配人员和物资,进行人员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准备好与活动相关的材料和器具,注意维持会场的秩序,时时监督过程的录像和拍摄,可联系相关方面的专家并通知当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如果需要其他单位配合工作,提前进行沟通协调。
第三,活动结束后,做好物资归位,人员去向安排、经费结算等工作,根据人员反馈做好总结,找出成功失败之处,向领导汇报。
【小结】通用答案,没有展示实际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细节。可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下功夫。例如选择和社区实际紧密联系的具体法律法规名称。 结合社区的宣传展板、两微一端等方式开展普法知识竞赛、积累公共积分兑换奖品等活动,要给人一种临场带入感。
4.多角度思考问题,思维要发散灵活。
这里以启示类题目最为典型,例如下面这个例题:
一群猴子在井里发现倒影,以为月亮掉进井里了,会引发森林的灾难,于是组织大家一起捞月,但怎么都捞不上来,此时,一个老猴子说,月亮在天上,请谈谈对你的启示。
【分析要点】
1.捞月行为本身-方向错误,要辨明方向,明确真正的目标,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
2.引发森林灾难-危机意识,居安思危。
3.组织大家捞月-执行力、行动力强-日常工作要雷厉风行。
4.怎么捞都捞不出来,月亮在天上-抓住事物本质,不被表象迷惑。
5.老猴子一语道破关键-向老同志取经,年轻同志要虚怀若谷。
由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发散思维的重要性,那么在日常备考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做法如下:
(1)精细化研究面试真题。
(2)按题型和话题积累素材,包括时政理论和热点和思考路径。
(3)注重总结不同答案的思维路径和规律,例如整体、局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
5.答题内容注重展示政府的态度、民生的热度、生活的温度,同时注重事例的引用、细节的描述、表达的润色。
我们可以去考察岗位的官网了解最新的领导讲话、方针政策、信息动态 ,另外可积累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素材,选择记忆党员干部、村官、企业家、农民工等职业的典型代表,一类记一个,挖掘一个例子的多个切入角度,做到一例多用。
6.流畅表达,尽量不要连续出现“嗯”“啊”等多个停顿词。
在进行作答时,我们可以录视频或音频记录自己作答过程,看是否有长时间的停顿,或者出现“嗯,呃,啊..."等停顿词,一道题可以反复多次训练,直至流畅自然。
7.做好题目梳理,总结思考同类题目的异同点,高频反复练习。
在备考时,我们可以将本省近5年的真题,其他省份近三年的真题作一个梳理,如果是一个类型的,注意比较不同的地方,对其加以吸收整理。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分享总结,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