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 且济沧海|中国传媒大学2023新春贺词


纪历归元,万象更新。在此,谨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朋友,致以真挚的新春祝福!
即将过去的壬寅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学校创新图强、精耕细作、狠抓落实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学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让“奋进中传新时代”的坐标在一笔一画的扎实积累中更加璀璨夺目。
这是在学习中淬炼提升的一年。我们第一时间部署安排、跟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掀起学习热潮、创新举措推动落实,让二十大精神走进课堂、走进作品、走进头脑;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学科研单位党组织书记、院长走进课堂讲授思政课,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我们在暑期千里奔赴大别山,用红色基因培根铸魂,以担当实干磨炼队伍,树立起新一届中层领导干部的好形象。

这是在大考中锐意进取的一年。我们提出并牢牢坚持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稳定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原则,创新工作理念,坚持“有情、有义、有方法、有原则”的工作思路,倾尽心力守护校园平安、守护师生员工健康,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确保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家都很不容易,但我们团结一心,挺过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党委的公信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这是在潮声中开拓事业版图的一年。我们完成海南国际学院首批学生招生培养工作,成为首个正式入驻陵水国际教育岛的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向“从国内一流到国际一流跨越”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南北呼应”的国际化办学格局正式形成。我们与海外名校联合申报的合作办学硕士项目已经启程,海南国际学院正朝着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阔步前行。

信念如火,那就用来熔铸真金;零雨其濛,我们始终怀揣梦想、不忘初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考验之中,我们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一年,我们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重大跃升,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我们获中宣部支持建设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形成面向未来的国重、国舆、国传“三足鼎立”发展格局,全面打造国际传播研究高地,国家舆情实验室硕果累累,智库成果获得至高荣誉。我们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重大服务保障任务,“科技冬奥”研究成果落地北京冬奥会38个场馆,我们的师生深入冬奥国际传播一线,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冬奥故事;设立国际传播白杨博士班、硕士班,全面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试点、特区正式建成;与西藏自治区、与内蒙古兴安盟合作,发挥优势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取得新进展。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为扬帆远航注入强大合力。我们选优配齐了领导班子成员,高质量完成中层领导班子任期考核和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幅提振。我们以迎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入校检查为契机,以评促建,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学校党委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考核等次被教育部党组评为优秀,“百根柱子固党建”“三根支柱立党建”的动能持续释放,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取得“1+3”的优秀成果。

这一年,我们围绕核心职能精耕细作、完善体系,加快推进内部治理。我们完善校务委员会,打造出学校事业腾飞的新引擎;组建教育服务中心,独立设置培训教育管理处、融媒体中心,优化调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职能,深化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强化“中传有我”建言献策平台建设,解决问题真正形成闭环,成为深入推进“接诉即办”进校园的典范;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彻底摸排、优化了学校数据台账,实现全校人员有效分类和全量管理,治理体系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为面向未来的大学治理打牢数据基础。

这一年,我们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争创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们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设计学提档升级,与艺术学理论共居第一方阵,“十四五”时期的建设目标已经迅速实现。我们以学科调整为契机,重新布局艺术学门类设置,大力推进专业学位建设,设立1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和4个专业学位,并对学科专业方向进行通盘规划和全新设计,书写了艺术学学科专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学科建设整体迎来丰硕之年。我们将继续励精图治,把“超5A级”的中传景区建成世界知名景区。

这一年,我们坚持立德树人,锚定绘就的蓝图迈出坚实步伐,让一系列创举成为得意之笔。我们成立本科生院,开展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地图“大会战”,完成面向未来的本科专业大布局,为全面培养“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卓越传媒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专硕专博培养体系改革创新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形成有特色的培养体系建设落地方案;创新劳动育人模式,在科右前旗定点帮扶地区设立“劳动教学教育实践基地”;设立“金核桃”人才计划、创作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并完成首届选拔工作,助推青年拔尖人才成功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特色人才培育格局日臻完善。

这一年,我们高质量完成多项重要工程,软硬件建设水平空前提升。我们实施美丽校园启智润心工程,建成海棠大道、红枫大道、樱花大道等景观,播种花树、播撒美好,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图书馆重塑升级,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信息空间;建成中传国际学术中心,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与未来、与国际接轨的全新闪亮名片;艺术传播大楼破土动工,美丽中传的画卷持续铺展;高效推进完成“双一流”学科仪器设备建设,构建起基于中传云、5G传输的分布式科研和创作工场。我们的“中传APP”正式上线运行,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速。


这一年,我们在压力中寻求机遇、创造机遇,把师生员工的关切放在心里。我们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抓牢抓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访企拓岗等系列行动,实现就业率逆势上扬;克服困难,完成生活热水、供暖管网及南北院锅炉房合并改造,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供水质量问题的困扰;完成多处教学空间、多所公寓的设施改造,基础办学条件不断提升,节能型校园建设已见成效;建立“健康教育、心理筛查、24小时热线、精准访谈、咨询服务、危机处理”六位一体心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把学生心理防护工作落实落细。

这一年,我们在国内外重要专业赛道勇往直前,取得诸多骄人成绩。我们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年度项目获批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多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全国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我们的教师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成果奖等评选中斩获多项荣誉,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文华奖、星光奖等重要奖项中再创佳绩;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以及中国国际动漫节、希腊爱奥尼亚动画节、葡萄牙里斯本动画节等多个国内外重量级专业节展中捷报频传,众多学术成果、艺术创作登上国内与国际顶级平台。

一朝生羽翼,九万起云程。2022,我们乘时代之风、蓄腾飞之力,攻克了一重重难关,超越了一个个预期,完成了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征途漫漫,属于开拓者的跋涉向来艰难。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之路上,没有现成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一路拼搏奋进的岁月里,我们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团结奋斗、创新图强,一次次突破既有框架进行探索,刷新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用敢为人先的中传精神照亮前路,让今日之中传英姿勃发。

2022,我们吟诵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与上一程时光作别,向前方的数字大航海时代招手;我们迈入视频天下的时代,郑重地宣告,我们在这里,我们为未来而来。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新年贺词中对青年寄寓了殷切期望,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奋进的力量。我们要始终坚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引领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怀进鹏部长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全力以赴做好年度工作,展现教育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照怀进鹏部长的指示,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以未来为向度,以世界为坐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中国传媒事业谱写新的华章!

此刻,我们要特别感谢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教育两委等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勉励关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你们高屋建瓴,为学校发展掌舵护航;我们要特别感谢朝阳区委区政府和三间房地区的全力支持,你们在关键时刻不遗余力的相助,让我们体会到区校一家的同心同向;我们要特别感谢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的关心与厚爱,学校的发展前行离不开你们的牵挂付出。
我们还要向在风险中选择逆行、选择奉献的教职员工们致敬,向在艰难中不忘奋斗、探索创新的学子们致敬,向所有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中传人致敬。你们,是中传最美的风景。


余寒将尽,天地春回。癸卯年就要来临,祝愿国泰民安,祝大家平安如意,兔年大吉!



▲ 长按扫码领取「瑞兔送福」红包封面
(1月21日12:00开始,限量2500个)

▲ 长按扫码领取「事事如意」红包封面
(1月21日15:00开始,限量2500个)

▲ 长按扫码领取「花开富贵」红包封面
(1月21日18:00开始,限量2500个)

▲ 长按扫码领取「大吉大利」红包封面
(1月21日21:00开始,限量2500个)

美 编 | 朱 峰 申皓文 刘雨萱
红包封面 | 唐艺家 夏可馨
编 辑 | 申皓文 唐佳楠
责 编 | 尚新英 王雷亭
编 审 | 袁 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