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济南杨清语口吃结巴矫正好不好

2023-06-06 09:00 作者:语言矫正那些事儿  | 我要投稿

  听障儿童第一次配电助听设备时,都需要一个试机调试的经历。


  很多孩子第一次开机的时候,都会大哭不止,尤其是配电人工耳蜗的孩子,会显得非常不适应。


  为什么呢?


  人工耳蜗就是用电刺激的方式,让孩子重新获得听力的一个电子装置。因为孩子比较小,受到这种电刺激,会有点不习惯。也就是说,孩子会在开机的那一瞬间,孩子会受到两种刺激,一个是从未听过的声音,另一个是来自电极的刺激。


  相对于人工耳蜗来说,助听器的刺激就稍显的温和一些,只是声音的刺激而已。


  很多家长经常问,开机调试过了,孩子对声音感觉也正常了,但是后期就是不愿意佩戴,多戴一会都不行。


  作为一个经常与聋儿打交道的语言康复老师,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不是您家孩子有这个问题,而是大部分听障儿童,在佩戴助听设备时都会遇到这个难题。


  1、习惯的问题。


  就如同,有的人习惯侧卧着睡眠,换个姿势就不舒服,睡不着觉。助听器怎么说也是一个外部设备,第一次佩戴时,就如同刚刚镶上的假牙,新佩戴的眼镜一样,不舒服,不习惯,这些都是正常表现。


  2、声音的疲劳


  对正常人来说,如果你经常处于一种噪音之下,一定会感到头昏脑涨,情绪烦躁。这是噪音对大脑的一种过度刺激,引起颅内皮层的不适反应。


  对聋儿来说,失去听力的那段时间,他们大脑对声音的刺激感应是空白的,突然听到外界的声音后,大脑接收外部声音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不是他们听不听得懂的问题,而是对声音的一种承受能力。当孩子感到耳内嘈杂,不舒服,情绪烦躁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对声音感到疲劳了。


  因此,大部分医生或从事助听设备调试老师,都会非常谨慎的告诫家长,初次配电助听器的孩子,一定要循序渐进,恢复听觉感知应先从熟悉,安静的家庭环境开始。切忌不要带孩子去大街上,游乐场去体验。


  3、生活体验


  人工耳蜗也好,助听器也罢,作为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防潮,防湿,防摔,防震等等,都是日常维护的常识,作为宝宝正处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年纪,佩戴助听设备确实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洗头,洗澡,游戏,社交等等,当孩子整玩的高兴时,由于父母担心碰到助听器,阻止孩子,约束孩子,进而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累赘”的体验。因此好多孩子因为这个理由也不喜欢佩戴助听器。


  作为语言康复老师,提醒家长,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养成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习惯,这不是想戴就戴,想摘就摘的问题。“没有听力,就没有语言”这句话不是夸大其词,很多孩子明明佩戴助听器的年龄很小,但是语言康复却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一帆风顺”,有些发音不准,有的反应迟钝,还有的理解困难。


  这都是因为早期没有重视听觉经验,听觉感知所致,明明十几万的耳蜗都做了,却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导致助听器没有100%发挥其作用,是在是令人可惜。


  给家长几个建议,帮助孩子养成佩戴助听器的习惯


  1、家长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给孩子做示范动作,让其感觉戴上助听器后很高兴、很舒适,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2、初戴时间不易过长:聋儿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服,这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在两星期左右,开始戴时音量不要开太大了,然后逐渐增高,第一天戴1~2小时,第二天戴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锻炼,孩子就会习惯戴助听器。


  3、助听设备是学习的工具,要抓紧时间,进行语言训练,家长可以学习一些机构常用的听觉口语训练法,在家里及早开展语言康复。


  4、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时,要逐渐转变为以声音为主的交流方式。


济南杨清语口吃结巴矫正好不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