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为人钦佩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到底要为明朝灭亡负多少责任?

2023-07-26 00:03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明朝灭亡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崇祯帝。


若就深层次的原因来说,可以说是各种弊端累加起来,到了那个时代已经积重难返了。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比较复杂化的,不能都怪崇祯帝。


但封建社会家天下思想中,皇帝个人的作为往往会决定这个帝国的兴衰与灭亡。


虽然崇祯帝时期的确有着前面几位皇帝挖下的坑,使他有心无力,积重难返也。但当时朝廷并非没有拿得出手的好牌,他却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加速了明朝灭亡速度。


综合来说,明亡崇祯帝要负大部分的责任的,这个与他的勤政和气节无关,亡国之事皇帝本来就要负大部分责任,更何况他并非童子皇帝或者傀儡皇帝。


崇祯帝并非是那种幼年登基幼年失国的童子皇帝,他年方十七岁便登上帝位,就开始执掌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贫道独家原创)并且在继位之初就用计清除了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这位少年天子虽然年少但并非傀儡。


崇祯帝的亡国昏招有哪些呢。


下面我们来说说。


任何一个王朝末世基本都是名将凋零,而明末可以说是群星闪耀。但崇祯帝却不会用人,还导致了这些名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时就消亡了。


比如名将卢象升抵抗清军时,被崇祯帝信任的大臣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合伙坑死,崇祯帝还被蒙在鼓里。孙传庭坚守潼关时,崇祯帝一直催促出关迎战,结果孙传庭战死,崇祯帝却怀疑孙传庭诈死潜逃,都没有给予抚恤,使孙传庭白白战死,更是寒了天下其他将士的心。


崇祯帝军事上的指挥能力可以说是零。


而朝廷掌控上,崇祯帝更是志大才疏。他继位之初与东林党合伙清除了魏忠贤,但千不该万不该的是,他为了集权在东林党的帮助之下把厂卫系统几乎摧毁一空。

厂卫系统是指三厂一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最大的作用是监督百官和刺探情报。明末东林党一党独大,厂卫系统监督百官本是制约东林党的利器,结果崇祯帝却把厂卫系统摧毁的成为摆设。


崇祯帝摧毁厂卫系统也许是为了集权也许是觉得摧毁了也有把握掌控东林党。但没想到的是他想的太简单了,最后被东林党隐性架空,一个皇帝面对一群阳奉阴违的东林党诸臣。


崇祯帝还喜欢动辄打杀封疆大吏,他在位十七年诛总督七人,杀巡抚十一人。还喜欢换朝廷大员,内阁首辅前前后后五十人,刑部尚书十七位。


历朝历代皇帝虽为天下之主,但肯定还是需要大臣帮忙处理政务管理国家的。像十几年中督抚这种封疆大吏级别被杀十八人之多,别说王朝盛世都会造成朝政混乱不稳定,更何况王朝末世呢。


本来明朝虽然积重难返,但并非无可救药,崇祯如果御下得当也不至于如此之快亡国。结果就是他这般治国,加速了明朝灭亡,所以他必须要负大部分责任。


再说说深层次原因。


任何朝代都没有过三百年的,像汉之四百年宋之三百年都是东西两汉还有南北两宋合起来才破了三百年魔咒的。


明朝到崇祯时已经快三百年了,各种尖锐社会矛盾爆发,尤其是土地兼并严重。还有嘉靖帝时期埋下党争萌芽,万历帝时不作为使诸党并立迅速恶化成为东林党一党独大,并且因为用人错误使关外努尔哈赤崛起,这些矛盾积累到崇祯朝,还真有一些积重难返。


尤其是万历帝埋的坑太大了,这位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好好治理国家,埋下了诸多隐患,所以很多人说明实亡于万历。


到了崇祯帝时期,这种积重难返的局面一般皇帝还真的无能为力,像崇祯帝这种志大才疏的皇帝更是有心无力,所以明之亡国不能都怪于崇祯帝身上。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最为人钦佩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到底要为明朝灭亡负多少责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