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公益慈善专家学者出席红石10年公益慈善项目分享研讨会
2019年8月19日下午,由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举办的“红石10年”公益慈善项目分享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圆满收官。国内16名知名公益慈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疆内150余业内同仁参加会议。
会议就《新疆红石大病救助计划》、《关爱边远团场留守儿童》、《扶贫环保打馕合作社》、《公益宝贝圆梦计划》、《10元爱心创友好社区》五个项目进行现场介绍,专家学者通过“圆桌对话”方式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

就新疆红石慈善金会的《脑瘫儿童妈妈课堂》和《脊柱损伤者生活重建》项目,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老师指出:“目前红石基金会大病救助项目能关注到患者后期康复,我认为达到了项目立意的高水平,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社会倡导,提高影响力”。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陈行甲教授认为:“项目要从患者的角度去出发,要增加时效性。希望两个项目都能建立患者的社群、患者家庭的社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研究部副主任褚松燕指出:“大病救助要符合国家“大健康”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小项目撬动大资源,增加社会影响力。”

就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暖疆公益专项基金的《关爱边远团场留守儿童》项目,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涨潮指出: “保持草根组织的初心,做更专业的服务”;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施从美提出: “借助红石的平台,达成资源的整合”;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指出: “孔燕老师是兵团的,今天我们也多次谈到兵团公益,希望你们兵团公益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就新疆红石慈善金会《扶贫环保打馕合作社》项目的点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超表示:“一是项目本身有非常好的延展性;二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使项目充满了可能性;三要是形成自我造血模式的闭环”。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培峰指出:“我们要把更多的元素注入其中,它就有了更多的意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表示:“向这些公益人致敬,专业合作社使产业兴旺,是社区团结兴旺的载体。”

就新疆红石慈善金会博峰小兵专项基金的《公益宝贝圆梦计划》项目,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壹零指出:“发现社会问题然后满社会去寻找资源建立团队解决问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沈永东指出:“专注小而美,提升能力、提升专业性,实现跨省市之间的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韩俊魁指出:“希望你们的爱心能够传递的更远。”

就新疆红石慈善金基金会《10元爱心创友好社区》项目的讲解,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执行副理事长兼总裁程刚指出:“基金会做社区是很少的,首先要考量项目在战略中要发挥什么作用;其次,社区慈善有别于其它慈善,社区慈善有很大的互益性;第三,社区项目最重要的就是动员参与,考虑社区需求和问题,所以做好充分的调研”。阿里巴巴公益委员会委员、良 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益合指出:“从社区角度来谈,社区的公益慈善更多是连接,把人人参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受益,通过项目在社区产生影响力,这样社区的居民才愿意去捐款”。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林指出:“红石基金会下一个10年,社区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圆桌对话”结束后又就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未来发展展开了讨论,在场专家学者认为基金会今后要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加大品牌项目的推广培育,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人才的培养,这一点很重要,这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专家们精辟的点评让所有的参会者从全新的角度学习项目、设计项目和执行管理项目,受益颇深。
XJWDJ-HA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