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02 001的一个补充
有人提到,在乡土中国,物质分配并没有那么重要:穷但有品行的人一样有威望,穷但有文化的人一样受尊重。
我同意。我们有重农抑商的传统,从制度(如平准制)到舆论(如歧视商人)都使得金钱长期无法占据主导地位,乡村的金本位观念不重;我们还有重视品行的传统,以及选贤任能(科举)的传统,实际上有一套高于金钱的价值评价体系。
应当注意,《乡土中国》一书是费老根据调查研究的经历于1948年左右整理出来的,当时风气已经有所转变,农村占据较多生产资料的主体升级为城市工商业并持续从农村提取剩余,但文化或者说风气的稳定性和滞后性还是很明显的,哪怕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保留。我的分析过多强调资本深化条件下的一些现象,也是某种路径依赖了,很不接地气,以上是一点必要的补充。
(因为专栏只能修改3次,很不方便,所以用数字编号来标记一些补充。以后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