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到底是芭比还是肯

2023-07-30 17:03 作者:圆仔又菜又爱玩  | 我要投稿

丝毫不了解的人进影院前认为它是一个子供向,甚至是专门给女孩子看的儿童电影,最好让你看完以后还能买几个洋娃娃那种。

了解一点的人,进影院前觉得它可能是一个粉色版的《楚门的世界》,玩具真人秀。找寻自我和真实的情怀电影。看的时候,大概觉得它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以讽刺男性和父权为己任。毕竟“芭比无所不能,而肯只是肯”。


而当你看完,你大概只会感动于它叙述的有趣和温和——做“只是肯”或者“只是芭比”有什么不好呢?只要他们想,他们将无所不能。

然而你以为这种童话般有趣、温和的氛围要再一次落入“和稀泥”的俗套时,它其实想表达的是,如同电影中芭比看似可以选择芭比乐园还是现实世界,但必须去往现实世界一样,你没有办法“全都要”——你可能只有一种选择,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人总是有后脑勺的,在一个没有镜子的世界,我们需要别人来帮自己来观察自己看不到的后脑勺是什么样子,当对方描述的东西超出你的理解时,到底是因为你从来没见过它;还是因为对方想要欺骗你陷害你攻击你呢?

不同身份、出身、性别的分歧大概来源于此,我们的生理构造和基因决定了我们永远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永远有那么一片地方需要我们通过别人的描述或者自己的想象才能看到。而《芭比》这部电影,则试图将你从自己的身体抽离出去,放到旁人的身上看自己的后脑勺。

这种感觉很奇怪,你在别人的身上,但灵魂好像还是自己,那么你看着的后脑勺还是不是自己的后脑勺呢?只有灵魂,但是身处一旁的这个“别人”又算不算是你自己呢?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芭比乐园的经典款芭比,有一天突然想到了“死亡”这个命题,这对日日欢歌,美丽精致的自信女孩芭比是无法理解的,与此同时,她皮肤产生了橘皮,脚也变成了不再适合高跟鞋的样子,这一切让她难以接受,于是她和肯来到现实世界,想要找到自己现实世界中的玩伴,解决玩伴的情绪问题,才能解决自己身体上的不正常。

与此同时,男朋友肯在芭比乐园的设定仅仅是“芭比的男朋友”,没有人关心他的住所、情绪和想法,他只需要站在沙滩上等着芭比的目光就好。——与现实生活中完全相反的是,女性芭比才是这个世界上的主宰,从科学家到环卫工人,从总统到大法官,无一不是“芭比”。

所以当肯和芭比来到现实世界后,对几乎对调的“父权社会”充满了疑惑,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到处学习父权社会的精髓,把这一切带回了芭比乐园,洗脑了乐园里的芭比们,将芭比乐园改成了一个以肯为尊的社会,最后经典款芭比带着玩伴回到乐园,带领芭比们反洗脑,最终夺回了权力。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剧情,刨除歌舞,几乎可以在一个小事内讲完。

当人们津津乐道男演员瑞恩高斯林演绎的肯多么油腻的时候,多数影评大多归咎于现实中一部分男性好为人师、爱被人崇拜的性格缺陷。

高司令饰演的Ken大概是他演过最丑但是最可爱的角色了哈哈


“花瓶”肯,去了一趟现实世界,就沾染上了“男权”气息,于是变成了“真男人”。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论肯在让美女绕着他转的同时,还是时时刻刻想引起芭比的注意,这其实跟他带回的父权世界洗脑书里的内容是相悖的。而他得知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以后,把“男”当作武器去找工作屡屡碰壁,也说明的了,他手里的“男权”并非他想象中的父权。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想法,“芭比世界和现实世界是相反的”这一命题从头到尾都成立,故事就会有新的一层意思。

在这个基础上,你会发现:肯就是一部分见识到新世界的女性,她们在被长期压迫和忽视后,第一次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第一次知道女性也有权力被尊重,有能力去工作,她们被突如其来的权力冲昏了头脑,认为“性别即特权”,于是会像肯走进证券交易所和医院要求工作失败以后一样傻乎乎地说:“可我是个男(女)的呀。”当然,她们会像电影中的肯一样,因为没有学历和证书铩羽而归。

这并没有让肯们认清现实,肯们回到自己的城堡,认为自己只要占有了支配地位,谈论让芭比们仰慕的话题,就可以找到存在的意义。然而事实呢?这并不是真正的“肯权”,变得阳刚且事事完美的过程也让肯们精疲力尽。

像极了有些女生,为了取得男性心目中的认可和强大的评价,拼命想要在每一件事上尽善尽美,想要站上那个原本属于男性的“统治位”,内心却依然依附于男性,以至于被对方一挑拨就回到了原地,被现实一戳就破。


所以,这就回到了芭比最后劝说肯的那句话:如果你想要独立的话,你不需要这样完美,不需要获得任何人的认可,你只做肯就可以了。

很多观众认为这是电影给男性的最后一丝温柔,想要和稀泥说我们要权利不代表会剥夺你们的权利,认为这段删掉都不影响节奏。

但如果,这段话是对荧幕前的广大女性说的呢?

那些习惯于站在芭比背后的肯们,一旦有机会站到台前,是不是会拼命证明自己的完美、值得站在台前呢?可不可以不去证明自己完美,就算有缺点,也能做一个值得站在台前的肯呢?

()


《芭比》里的肯,性格是男性的,处境却从头到尾都是女性,他们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有可能误入歧途,有可能摆脱不了潜意识的媚“芭”,有可能在电影的最后也没有获得跟芭比相同的社会地位,但是这种境遇,却可以引发每个人的思考。

如果观众作为一个男性去看电影的时候,会因为性格而带入肯,却因为处境而共情现实中女生;而女性观众会因为性格和外表带入芭比,却因为处境会心一笑的时候,这部剧情简单,却又滑稽背书的商业歌舞剧或许就已经达成了目的。

芭比无所不能,肯只是肯。这句看起来一捧一踩的宣传语此刻才有了真的意义,不管芭比还是肯,只有做到了你是你自己了以后,才能考虑“无所不能”,否则那个“无所不能”就好像芭比乐园里倒不出的假牛奶一样,只是别人给你画的饼罢了。

做自己或许很难,但是遵循别人画给你的条条框框难道就很简单吗?


你到底是芭比还是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