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柳花开 下
琴剑和
玉房指冷弦生灰,乌鞘着锈剑蒙尘。
卧榻不闻药香来,一心念着远行人。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棠英脸色苍白,半躺在床上,一阵咳嗽过后,被子随着身体的颤动滑落,她睁开微闭的双眼,盯着被子上绣的戏水鸳鸯,微微入神。
柳绵端着一碗汤药推门进来,看到这副场景,连忙疾走几步把药碗放在桌上,帮棠英把被子盖好。
棠英抬头,视线从被子上的刺绣转到柳绵身上,看着柳绵低头掖着被角,长发顺着她的肩膀一侧瀑布般倾泻而下,她的发丝拂过棠英的鼻尖,弄得棠英痒痒的。
柳绵原是个爱打扮的女子,可她已经很久没有施过脂粉了,疏于打理的发梢分了许多小叉,还夹杂着各色草药的复杂味道。
柳绵掖好被角,抬头正撞上棠英满是怜惜的目光,她摸了摸棠英的脸颊,笑着道:“你这是什么眼神,搞得好像是我生病了一样?”
棠英想出声反驳,可是一阵咳嗽打断了她的话,剧烈的咳嗽使她脸上浮起了红晕,显出一分异样的神采。
柳绵掏出手帕替她擦了擦嘴角,起身端过药碗,柔声道:“来,该吃药了。”
“太苦了,不吃好不好?”棠英撒娇道,她原本英气十足不输男子,可随着病势加重,性格也绵软了起来。
“乖,吃完奖励你。”柳绵有些害羞的低下头,汤匙在药碗里搅动着,然后盛了半勺汤药,吹了吹递到棠英嘴边。
“好!”棠英开心地张开嘴,任苦涩的药汁顺着喉咙淌下。
悦来客栈。
“传闻棠英公子剑法高超,行走天下时身边总跟着一名女伴,此女名叫柳绵,琴艺无双,两人形影不离,怀侠义之心,行济世之举,惩奸除恶,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可惜世道不古,谗佞横行,致使圣听蒙蔽,酿成一桩冤案,卫国公全府上下百余口人一夜间被屠戮殆尽,所幸天不绝人,棠英得高人搭救逃出生天……”
说书人案木一拍,在众多茶客的议论声中,慢悠悠的端起茶杯抿了两口,正待继续说下去,眼瞅着一人迈进门来,此人头发花白,一脸愁容,进门后随意找了个空位坐下,叫道:“小二,来一壶酒!”
酒上桌后,此人也不用酒杯,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可他平素从不饮酒,辛辣的酒水流过喉咙时,呛得他一阵咳嗽,咳出的酒水顺着他的嘴角流到胸前的衣服上,弄得一片狼藉。
说书人顾不得继续评书,起身小跑着冲到老人面前,一边替他抚胸顺气,一边问道:“孙老先生,您这是怎么了?”
原来他认出这位其貌不扬的老人竟是天下有名的神医孙先生。
孙先生咳得眼泪鼻涕直流,索性趴到桌上大哭起来:“我行医数十年,一向药到病除,纵使遇到天大的疑难杂症,短则几日,长则数月,便能攻克,自以为华佗扁鹊重生也不及我一二,谁成想竟然遇到一人,被我治了三年,越治越差,马上就要死了……”
天下之大病患何其多也,在说书人看来,有不治之症本是件很平常的事,他早先听说神医孙先生为人极其自负,没想到这位神医竟然连这种事都接受不了,饶是他口舌如簧,此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孙神医。
客栈外,一身褴褛的小乞儿蹲在墙角瑟瑟发抖,时节尚是早秋,空气中的寒意已经让他有些经受不住了,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想着那一对时常给他丢几个铜板的少年男女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出现了。
棠英从半梦半醒中睁开双眼,微微喘息着,似乎仅是睁开眼睛这个动作都让她耗费了很大力气,歇了一会,她侧过头,疲倦地望着窗外,直到一个声音打断她的思绪。
“棠公子,该吃药了。”渔女阿兰端着药碗站在床边,虽然认出了棠英的女子身份,可多年邻里相处的称呼一时也改不过来,索性依旧叫着“棠公子”。
棠英看着床边的人一阵恍惚,她呆了片刻,才意识到这个人不是柳绵,她歉意地笑了笑道:“阿兰姐,阿绵不在的这段日子,又要麻烦你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顺手的事,回头让我家那口子给你们修修院子里的花,都长杂草了。”阿兰一边喂药,一边唠叨着。
棠英自从当年死里逃生后,伤势一直无法痊愈,多年来她和柳绵两人走遍各地寻访名医,在浔阳遇到孙神医后,一住就是三年,这期间目睹着孙神医治好了许多垂死之人,棠英的身子反倒一日不如一日。
棠英知道这不能怪孙神医,她早就习惯了各地名医们的束手无策,若非她自幼习武,功力深厚,那触及心脉的伤势早就要了她的命,即便如此,她也感觉自己撑不了多久了。
可是阿绵……
棠英默默叹了口气,随着她伤重无法下床,柳绵的眉头便日日紧锁,总是暗自垂泪,却又在她面前佯装欢笑,棠英很担心这样下去柳绵先愁垮了身体。
可是忽然有一天,柳绵拿着本不知何人写的《寻仙录》一脸笃定的对棠英说:“我一定会找到治好你的方法的!”
她坚定的神情让棠英都忍不住升起了希望。
自那以后,柳绵便一个人跋山涉水,不知疲倦的探索着古人提及过的仙山古迹,既然人间的药石难医,那就去寻找仙家灵药。
柳绵无法忍受失去棠英的生活,纵使仙踪渺茫,她也要去寻找那一丝奇迹。
初时柳绵只在浔阳附近寻找,或是数日便能回来看望棠英,可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她有时一去就是数月。
柳绵不在的日子里,阿牛阿兰便帮忙照看棠英,这对热心的渔家夫妇实在出力很多。
棠英时常想,自己死后,阿绵恐怕只能卖身到渔家去做丫鬟才能报答这份恩情了,这么胡思乱想着,她的胸中忽然涌起熊熊的妒意和怒火,她不想死,她舍不得阿绵。
芳心苦
若教华扁在人间,何须访山求神仙。
十年叩得天门开,一朝仙缘断姻缘。
柳绵靠在山岩上,汗水从她的额头滑落,在满是灰尘的脸上画出道道痕迹,她喘了口气,把垂在眼前的几缕发丝掖到耳后。
山势险峻,山路崎岖,越往山上走越能感受到陡峭难行,马儿早就系在山脚的一棵柳树下,柳绵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攀岩。
传闻吕洞宾曾在庐山遇火龙真人,传以日月交拜之法,制成通天灵剑,成就无上大道,庐山的景色亦是人间一绝。
可此刻的柳绵无心欣赏,她的目光落在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上,都觉得幻化出一个个棠英来,她们或站或坐,或笑或恼。
神情恍惚间,柳绵脚下一滑,从半山腰滚落下去。
等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草丛里,一轮明月,几点疏星,月光穿过梢头,落在柳绵身上。
被碎石树枝划破的伤口已经止住了血,她起身活动了几下,庆幸手脚没断,在这荒山野岭里,一旦失去行动能力,恐怕不是饿死就是喂给豺狼野兽。
为寻仙迹,多少险山恶水都走过了,些许伤势对柳绵来说已是寻常事,她辨清了方向,正要迈步,忽然发现草丛里露出一卷书角,她没有多想,弯腰捡起。
月光下,书卷封面纸张泛黄,空无一字,翻开第一页,几行字映入眼帘:
道法玄机,变幻莫测。缘来福至,授予仙诀。
日月交拜,内丹炼己。修成正果,化形天地。
火龙真君 书
柳绵浑身一震,只觉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竹林中,落叶簌簌,一白衣女子持剑轻舞,另一人伏于案前,持笔慢书。
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桌上,纸上墨迹新鲜,写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棠英抬头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狼毫,走上前去,扶着柳绵的腰,拍了拍她的手臂,说道:“腰挺直,手用力,运气要缓,剑势要急。”
柳绵练了一上午的剑,早就不耐烦至极,此时棠英站在她的身后,手扶着她的腰,温热的鼻息在她后颈窜来窜去,弄得她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你有没有认真听我说话?”棠英有些恼火。
“听到了,可你这样真的弄得我好痒。”柳绵转过身,依旧笑个不停,她的眉眼弯弯,朱唇在阳光下鲜艳欲滴。
棠英闭上双眼,不去看她。
柳绵丢了剑,歪头靠在棠英肩上,手指在她胸前画圈圈,嘴里念着:“你饿了吧,今天吃什么好呢,昨天的酒酿丸子味道就不错,不过好久没吃清蒸鲈鱼了,也有点想吃,怎么办呢……”
“那就都吃。”
“可是宁波的酒酿丸子最正宗,鲈鱼得是松江现钓的才好。”柳绵的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芒。
棠英叹了口气,祭出飞剑。
自从柳绵带回火龙真君的仙卷后,便与棠英两人日夜勤修,借助其中的日月交拜之法,柳绵将修来的真气都嫁接到棠英体内,棠英的伤势很快就得到了缓解,并在随后的修炼中,逐渐痊愈。
棠英痊愈后,柳绵反倒有一阵子精神萎靡,请大夫看后都说并无大碍,静养了几个月后才恢复正常。
棠英自幼习武,本就精通剑法,修炼火龙真君的天遁剑法亦是如鱼遇水,她时常练的入迷忘记吃饭,几年过后竟然修成御剑之法,御剑而行,千里不过片刻。
于是柳绵总是吵着让棠英带她在各地飞来飞去,赏美景,觅美食,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棠英想着传授给柳绵,可她不管怎么练总是不得其法。
于是棠英搬了桌案放在院中,思忖一边练习书法,一边监督柳绵练剑,可是一上午过去了,字没写几个,时间就在和柳绵斗智斗嘴中溜走了。
“棠公子,你都仙法大成了,怎么连只鱼都钓不上来啊,你行不行啊?”
柳绵坐在江边,脱了鞋袜,露着半截小腿和光洁的脚丫,她时不时晃动双腿拍打江面,溅起朵朵水花。
棠英在一旁握着钓竿,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忍不住吼道:“要不要看看你在干什么!每一次刚游过来条鱼就被你吓走了,我怎么可能钓的上来!”
“那怎么办,人家好饿呀。”柳绵用两只脚在水中画圈,看着江水荡出一道道涟漪。
棠英握着钓竿的指节发青,恨不得把鱼钩塞到柳绵嘴里去。
折腾了许久,直到日头西斜,两人都饿的发晕了,最后随便找了一家小店吃了碗葱油面。
走出店门时,太阳正往江心缓缓沉去,橘红色的光晕铺满整个江面,粼粼波光映照的天边一片通红,两个人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看着,目送太阳彻底没入江面,夜色如潮水般涌来,黑暗弥漫在天地间。
柳绵忽然问道:“我们好像还没有一起看过日出吧?”
“嗯……”棠英想了想,确实如此,“那你想去哪里看?”
柳绵皱眉认真思考了一会,说道:“去泰山么?泰山日出很有名,可是人人都去的地方,免不了有些俗气。”
“蜀山。”棠英不由自主的吐出两个字,说完自己都有些诧异。
她修道有成以来虽然御剑去过很多名胜古迹,却从没到过一处仙家名山,仿佛潜意识里在远离这些地方。
“好啊!”柳绵眼神一亮,兴奋地说道,“我早就听说蜀山剑侠的大名,当年要不是在庐山捡到那卷仙书,我肯定会去蜀山的,到时候说不定还能遇到剑仙传我法术呢,棠公子一世英名,她的侠侣怎么能不会御剑呢……”
柳绵说得兴高采烈,全然没有注意到夜色中棠英的神情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她推了棠英一把,说道:“你怎么不说话,要不现在就去吧,咱们先御剑到山下,然后慢慢登山,赏一赏蜀山的夜景,最后登上山顶,时间刚刚好!”
棠英犹疑着,脑子里乱哄哄的想了很多,最终还是祭出了飞剑。
仙凡别
素娥叩窗送皎洁,瑶池琴音入梦来。
深知身在情长在,此情更向何处寻。
高墙城楼伏在脚下,城中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御剑飞行在空中,寒意渐浓,柳绵缩在棠英背后,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她揉了揉有些冻僵的手,偷偷伸进棠英的衣裳里。
靠近蜀山,天地灵气也变得浓郁起来,棠英浑身热血沸腾,真气汹涌的在经脉中流动,心底的不安却越来越重。她几次三番想要回头,可蜀山那股莫名的吸引力又让她困惑不已。
想自己年少时,武艺初成便敢闯荡天下,而今仙法已成,去那蜀山走上一遭又有何妨!
棠英行事向来果决,心念一定便再不回头,朝着蜀山坚定的飞去。
御剑落在山脚,仰望着高耸在黑暗中丛云笼罩的那座仙山,棠英心底生出一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气。
山势虽险,棠英走来却如履平地,柳绵提着只灯笼跟在一旁,牵着她的衣角小心翼翼的走着,夜色中只见一点亮光随着山路节节攀升。
登上山顶时,天色尚早,一团团云气层层叠叠地漂浮着,岩缝中稀疏地长着几丛绿草。
柳绵冻得浑身发抖,棠英握住她的手,想要给她输点真气御寒,谁想这一运转功法,四面八方蕴含的灵气都受到吸引,汹涌而来,冲进棠英的体内。
一时间山风浩荡,吹得两人头发纷飞,衣裳猎猎作响。
灵气在棠英体内一遍遍游走着,似乎要洗去所有杂质,她的脑海一片空灵,身体变得十分轻盈。
棠英回头望向柳绵,只见柳绵被一道无形的屏障远远隔开,即使她用尽了浑身力气也无法靠近一点点。
风停时,松涛声未歇,柳绵看着棠英的身体一点点变得透明,最后彻底消失在空气中。
天光微亮,一团红日从远山中升起,云海翻腾着仿佛金色的雪浪,万丈霞光穿过层层阻碍照向大地。
悦来客栈中,说书人当堂端坐,案木一拍道:“……后来棠英公子修道有成,于蜀山之巅羽化飞升,剑侠棠英传到此完本。”
有茶客问道:“那位柳绵小姐呢?”
说书人正要回答,忽然发现门外有一人白衣胜雪,青丝如瀑,打马悠然而过,再一晃眼,门外人流熙攘,似乎只是看花了眼,他怅然道:“那就无人得知了……”
蝶恋花
露湿丛兰月满庭,窗锁秋风,枕上梦难成。摇烛捉影谁与共,敛尽余香改旧容。
又是一年烟柳色,玉琴弦老,匣中青锋冷。策马当时同游处,唯见闲人不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