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10NA(OG10)历史(双篇)

2021-11-27 11:05 作者:剑哥备课笔记  | 我要投稿


历史文章,又是双篇。考场上建议放在最后做。


其实历史篇章在考场上只要能读到文章的核心立场或主要观点,其他内容都可以当废话。剩下的就都是围绕着立场和观点展开的。考场上,胆大心细。方法对,这个是可以练出来的。


文章分析:


第一篇文章尽管是个倒三角形结构,也就是文章前面是铺垫,主要观点在最后,但是整篇文章都是用平行结构堆起来的。有平行结构的文章就巨好读,平行结构里只要读懂一个就可以了。

圆圈标记出来的都是平行结构了,你看有多少。。

整篇读下来,就知道AB这哥们是在标榜美国的共和自治,想维护宇宙和平来着。


到了P2画风就转了。好在这一篇是个正三角结构,观点立场一上来就给了,阅读难度也小了很多。


主旨大意就是WB认为,哥们你少来,自己标榜共和自治,却要来剥夺别人自治的权利。考场上你只要能读到这么多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备考过程,完全可以多做一点。里面有很多内容可以深扒,比如Patrick Henry, 比如Jefferson,比如Gettysburg speech,比如独立宣言,等等。


这个历史双篇,文章好读,不过题目设计的还是有水准的。


题型解析:


33 直接细节题,定位+同义改写咯,直接定位在Line 1了。

ABD都是没有证据


34 看似结构题,其实考的是段落主旨大意。

A不是civic responsibility, C没有national problem,D没有opponents

B里的benefits就是那些justice safty order equity等等,而proposed policy就是那几个think of ...


35 retract有withdraw的意思


36 尽管是个推断题,跟着文章主旨走就可以做了。考场上可以用排除法解决,对于SAT这种语文考试来说是可以采用的。ABC原文中都没有证据。

或者直接进下一题的定位一个一个看。难题可以这么处理。


说到语文考试和语言考试(托福)的区别,曾经有一张开学前的票圈热图,就很能说明什么是语文考试了——


37 原文里找最直接的证据,一定要最直接。


38 词汇题不说了


39 是个好题。篇章关系题主要考文章主要观点和立场,特别是不同中找相同。好在选项设计相对好排,B里的culture无中生有,D里的idealism没有证据,就是C有一定的干扰性,但其实worldwide本身就已经无中生有了。A选项里说第二篇文章也表达了对于美国成立和历史的赞美,有同学说找不到在哪。有两个地方会比较明显,一是第二段第二句,还有那几个 censure的似贬实褒,是有体现的。


40 篇章关系,也是主旨题,结合排除法可以相对容易找到漏洞。


41 ABC都是没有证据,D也符合主旨。所以做题只要时时回顾主旨,不忘主旨,就不会迷路走丢。所有题目都是围绕着主旨出的。


42 知道P2是正三角形结构,主要观点和立场在最开头就行了。


背景补充:


Albert j. Beveridge

艾伯特·杰里迈亚·贝佛里奇(1862—1927),美国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俄亥俄州。1885年毕业于德波大学。1898年前一直任律师。1899年当选为美国参议员后,积极从政,参与各种政治竞选活动。1911年从参议院退休,旋着手撰述。著有:《约翰·马歇尔的一生》、《林肯传》、《俄国的发展》、《世界大战的幕后》等。


William Jennings Bryan

威廉·詹宁斯·布赖恩(1860年3月19日 - 1925年7月26日),美国政治家,民主党和平民党领袖。颇有吸引力的演说家。1896年、1900年、1908年3次竞选总统均未成功。

赖恩的一生经历的顶峰无疑地是1896年的总统竞选活动。1896年7月8日在芝加哥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发表的著名的《黄金十字架》演说,使他在36岁时即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他提出的医治1893年大恐慌后出现的经济萧条的万灵药方,就是实行“低利贷款”政策,这个政策的基础是在白银与黄金的比率为16比1下无限量地铸造银币。根据这个纲领,他也接受了平民党和全国白银党的提名。在紧接而来的总统竞选运动中,他行程1万8千英里以上。经过27各州,吸引着人数众多而又热情的追随者。但是,资财雄厚的共和党竞选机构为威廉·麦金莱赢得了271张选举人选票,而布赖恩只有176张。布赖恩1900年又再次败于麦金莱,1908年又败于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不明白的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再问,我再来根据需求细化题目解析。



1810NA(OG10)历史(双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