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京昆之友谈上半年(1985年)京剧演出(张世凡、陈琨)

2023-03-07 07:0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秋思按】1980年在上海黄浦区文化局和黄浦区文化馆有关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一个全新的京昆剧业余组织诞生了,她就是迄今在上海的业余京昆舞台上已活跃了四十多年的上海黄浦区文化馆“京昆剧之友社”,自1980年成立以来,京昆之友社的全体成员就本着宣传京昆、传承京昆、弘扬京昆的理念,在普及、教学、研究、演出等多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而傲视群雄,这里我们将整理一下当年的社刊《京昆之友》的一些文字资料,一是保存,二是传播,让今天的戏迷朋友们看到当年前辈们的努力。


图片
京昆之友社


今年(1985年)上半年。本市京剧舞台繁荣兴旺,其上座率为各剧种之冠,出现了“京剧热”,令人鼓舞。为了总结、研讨上半年京剧演出的经验,我们向社员、社友广泛征求了意见,现将部分来稿来信摘编发表,供有 关部门参考。


舆论宣传不容忽视

张世凡(上海师范大学):舆论的作用不容念视。上半年“京剧热”形成与各报和电台等的宣传介绍是分不开的。《新民晚报》对每期京剧演出都作了及时的报导、对艺术进行评述,帮助观众欣赏。《解放》、《文汇》也常有一定的篇幅作报导介绍。电台也播放了演出的实况或唱段,作专题介绍。但电视台播放的京剧节目却不多、改版后的《上海文化艺术报》虽对演出信息有报导,但没有有份量的分析演出的文章,演出专访也较少了。


陈琨:有些宣传工作很不够。《蝴蝶媒》《打砂锅》是近年来台上少见的有特色的传统戏。前者当场绘画,后者丑角串唱。许多观众不了解,如果报上能作宣传介绍,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去看。

【旧文回顾】京昆之友谈上半年(1985年)京剧演出(张世凡、陈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