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胆、胃、肠的治法:六腑以通为用。肠、胆贵在疏通,根据病情,利胆选茵陈、龙胆等,通

2023-10-08 20:03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胆、胃、肠的治法:六腑以通为用。肠、胆贵在疏通,根据病情,利胆选茵陈、龙胆等,通肠选生大黄、枳实、芒硝等。“人以胃气为本”,治胃重在“健”、“和”。药选谷麦芽、砂仁、白豆蔻、苍术、白术、山药等。 湿热:湿为肝炎之源。在肝炎病的治疗过程中,祛湿多是贯穿始终。包括化湿、利湿、祛湿、除湿、燥湿等。方如三仁汤、平胃散、六一散等。药如薏苡仁、滑石、佩兰、苍术、云茯苓等。湿邪郁久化热,热之渐为火。对火邪宜治以清热、泻火、解毒。方如龙胆泻肝汤等。药如板蓝根、茵陈、黄连、黄芪、青黛、龙胆、栀子等。 痰瘀:痰、瘀皆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的病理产物。治痰包括化痰、豁痰、祛痰。方如二陈汤、温胆汤。药如橘红、法半夏、白芥子、瓜蒌、贝母等。治瘀包括活血、消痞、软坚、祛瘀、通络等。方如桃红四物汤、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等。药如丹参、白芍、当归、王不留行子、龟甲、鳖甲、生牡蛎、玄参、蟅虫、橘络等。 气血:气血贵在畅活。治气包括理气、调气、补气。方如逍遥散、木香顺气丸、四君汤等。药如枳壳、木香、川芎、川楝子、佛手、青皮、党参、黄芪。治血包括活血、凉血、止血、补血等。方如血府逐瘀汤、十灰散、四物汤等。药如桃仁、红花、白茅根、玄参、大蓟、小蓟、当归、丹参、阿胶、三七等。 上述治法,是分而论之。其实肝炎的病因病理错综复杂,与各脏腑的联系又是千丝万缕,且还有病邪的轻重、病势的急缓、病位的深浅、病人的年龄、患病的时间、患病的地域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因而临床上辨病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仍然是确定治法的综合依据。 近年来,在肝炎、肝硬化等主要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治法学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创立了许多新的治法,这些治法以某些肝脏疾病的发病规律为依据,既参考传统治法,又借鉴西医学的最新成果,使之更切合临床实用,如疏肝理气法、疏肝健脾法、滋养肝肾法、清热利湿法、凉血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益气调中法等,这些治法不仅应用频率较高,而且对病因、病机、病位、证候都有所针对,对某些客观指标的改善也有较好的作用,大大丰富和完善了肝病治法学的内涵。 肝病用药是在治法学指导下进行的,临床实践表明,大量传统的肝病治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不但适用于中医学之肝病治疗,亦完全适用于西医学之肝脏疾病治疗,充分说明传统治法的确立是建立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是符合临床实际的,这也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胆、胃、肠的治法:六腑以通为用。肠、胆贵在疏通,根据病情,利胆选茵陈、龙胆等,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