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番神操作后,欧盟打起了中国储备粮的主意,怎么回事?
阅读文章前,请您动动手指,点击“关注”支持一下,既方便您及时收到更新提示,也能让您有个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
前言:
当我们走进超市的时候,总能看见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相信大家对这种情况已是习以为常。或许在疫情期间,因为某些特定原因,货架上的商品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但这也只是个例及偶然。
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情况,如果你每天都去一次超市,然而超市里一直空空如也,尤其是老百姓生存所必须的粮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大家的心中会不会感觉到恐慌呢?
而这种情况已经在欧洲出现过了。

欧洲出现粮食危机,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俄乌冲突。但谁也没想到,事情发展到最后时,咱们国家反而成了“背锅侠”。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却是因为印度的一番神操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俄乌冲突所带来的粮食影响
苏联还没有解体之前,乌克兰便已经是整个欧洲最为核心的粮食产区,为此很多人都把乌克兰称之为“欧洲粮仓”。
从地理条件来看,乌克兰境内大多都是低矮的平原以及丘陵,气候适宜,水资源充沛,非常有利于粮食生长,所以乌克兰成为了苏联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这种局面,却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而出现了偏差,这件事情就是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独立,为了发展军工业、轻工业以及其它产业,乌克兰的农业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再挤压,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让乌克兰的农业发展陷入困境,粮食产量不断减少,向欧洲供应的粮食也越来越少。
虽然乌克兰有些不给力,但好在还有俄罗斯撑着,两个国家的粮食供应完全可以满足欧洲需求,毕竟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的小麦出口量占据了全世界小麦出口总量的30%!

换句话说,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共同努力下,欧洲人民是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的,但是现在呢?
俄乌冲突爆发后,无论乌克兰还是俄罗斯,粮食生产都被严重削弱。俄罗斯还好一点,乌克兰这边连正常的春播活动也都被迫停止。
除此之外,因为战火的波及,乌克兰境内的大片农田被摧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大都处于停滞状态。虽然粮食没法生产了,但乌克兰的手里还有余粮啊,拿出几千万吨粮食给欧洲救救急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虽然欧洲想买,乌克兰也想卖,但这笔买卖一时间却是没做成!
乌克兰的进出口大多依靠海上贸易,但在战争爆发后,海洋供应链已经被切断了。在俄罗斯黑海舰队的牢牢把控之下,乌克兰想要的燃料、化肥进口不过来,本国的粮食同样也出不去。
也正是因此,欧洲才会出现粮食危机。
2021年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粮食危机就已经有所抬头,这一年全球有着将近2亿人遭遇粮食危机。
当然了,这2亿人中大部分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无比富裕的欧洲,占比是非常低的。

但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粮食危机变得更加严重,其最直接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全球粮食产量逐年减少,二是粮食价格日渐提高。
别的不说,仅仅是玉米这一种农作物,2022年国际上的价格比2021年的价格便上涨了24.8%!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俄乌冲突,毕竟乌克兰一个国家的玉米出口量便占到了全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16%!
没有了乌克兰的供应,玉米价格自然会不断攀高。曾经的欧洲人民锦衣玉食,有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源源不断的粮食以及能源供应,他们丝毫不用担心,但是现在的欧洲却成为了受冲击最严重的地区。

在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因为俄乌冲突的缘故,出现了一大批乌克兰难民。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初期,乌克兰的难民数量就已经达到了200万。如果这场战争迟迟不能停止的话,还会有更多的乌克兰人成为战争难民。
而整个乌克兰也就4000多万人,如果有大批民众成为难民,那么,这个结果绝对是乌克兰政府无法承担的。

其实不单乌克兰政府无法承担,欧洲其他国家同样如此。因为这些难民早已经逃离乌克兰,涌入欧洲各国,此时的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人人都惶恐不安,再涌进来的数百万难民,这必定会加剧欧洲的粮食危机与社会危机!
可能有人要问了,欧洲不去接纳这些难民不就行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欧盟国家一直以“世界性的人道主义”为自身的标榜,虽然他们平时做的非常双标,但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欧洲。

大家都想看看欧洲国家是如何处理这数百万难民的,所以欧洲国家自然不会容忍自己在舆论上落了“口实”。无论有多难,他们都会接纳这数百万难民。
当然了,虽然欧洲无法从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的手中购买粮食,但他们还可以从别的国家购买,于是乎欧洲便将目光转向了印度。
二、令人啧啧称奇的印度
印度也是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的国家,不但国土面积广阔,而且人口也非常多,在农业出口领域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欧洲国家便准备从印度的手中购买粮食。

这对印度来说自然也是一桩好事,毕竟印度这个国家经常做一些低买高卖的行为。
就好比说石油,当全世界打压俄罗斯石油的时候,印度却以极低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购买石油,经过简单处理后再高价卖给欧洲。
这样的买卖自然让印度赚了一个盆满钵满,所以说欧盟甩过来的大额粮食订单,按说印度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但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2022年5月13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实行小麦出口临时禁令。
什么意思呢?印度所有的小麦都不卖了!

得知印度政府的决定后,欧洲国家直接被气懵圈了。他们纷纷指责印度,反观印度方面却是不慌不忙,随后便给出了一系列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印度外贸总局是这样回答的:
我们停止小麦出口,其实是为了自保。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影响,印度国内的粮食价格一直在上升,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本国的粮食安全,所以说我们必须要保证小麦的储存量。
印度给出的说法,欧洲国家自然是不买账的,而印度随即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确实不缺粮食,但我们也面临着一种特殊的粮食危机,你们欧洲的粮食危机是老百姓买不到粮食,而我们印度的粮食危机却是老百姓买不起粮食。
与欧洲相比,印度的老百姓大多数还营养不良呢,你这个时候让我们不顾本国人民的死活,把粮食卖给你们,这是我们政府的失职!

印度的一番操作,让欧洲人像吃了黄连一样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三、“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欧洲国家在印度那里吃了一肚子窝囊气,于是就将矛头对准了中国。
某些所谓的欧洲学者以及一大批欧洲媒体开始大肆报道,他们认为欧洲的粮食危机,尤其是价格上涨,就是中国的原因!除此之外,他们还指责我们与俄罗斯是一伙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国家根本没有被卷进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之中,正所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躺着都能中枪,也是没谁了。
欧洲将矛头指向了咱们,而他们的指责竟然是咱们有6亿多吨的储备粮!

是不是觉得有些诧异?
在很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的储备粮数量一直都是世界第一,这是举世公认的,这与俄乌冲突是没有太多关系的,但欧洲为什么要指责我们呢?
原因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欧洲人觉得:
因为中国储存了太多太多的粮食,所以导致全球粮食短缺,进而引发粮价的不断上涨,所以说欧洲人买不到粮食,吃不上饭,就是因为中国!
于是欧洲国家抱成一团,开始高声呼吁:中国应该把自己的储备粮拿出来救市!

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救欧”!
欧洲的行为已经不能被称之为道德绑架了,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我们国家能有这么多的粮食储备,并不是因为进口。恰恰相反,中国每年出口的粮食与进口的粮食数量大体是持平的。
而我们能有6亿多吨的储备粮,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辛勤的汗水与耕耘,那各个乡镇都有的粮库就是证明。因为袁隆平等伟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再加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辛勤劳动,我们才创下了18年连续丰收的记录。
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更是倾尽全力,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是谁也无法触碰的坚守,正是因此咱们国家才能自给自足的解决粮食问题。

我们用全世界9%的土地,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这就是东方大国的坚守与担当。
除此之外,每每遭遇世界粮食危机,中国总会第一个出手,不但提供粮食,还致力于改善全球农产品市场,提高全球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就比如说袁隆平爷爷发明的杂交水稻,难道仅仅只在中国种植吗?
由此可见,欧洲的指责是多么的可笑与无知,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结语:
欧洲的老百姓吃不上饭,买不到粮食,但是绝不代表着欧洲的政客们也是如此。如果他们顾及老百姓的死活,便不会把雇佣兵和武器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乌克兰。
欧洲老百姓吃饱饭的前提,自然是俄乌冲突的停止,但是欧洲的政客们却没有这种想法,所以就不要再指责其他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