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异形精锐随谈:XV8危机战斗服与其驾驶员

2021-06-15 20:27 作者:辛抱強き狩人の槌  | 我要投稿

(本来打算当系列写的,然后发现灵族支派武士在背景里的待遇有点惨,就不做这打算了)。

对精英战士的需求

伴随着钛帝国的无数次对外征战,火氏战士在各个新殖民地上不断地清剿不合作的原住民。而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钛帝国很快便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哪怕是专职战斗的火战士,其身体素质在银河系范围内也毫无出彩之处,既没有绿皮的力量和灵族的敏捷。而在虽然技术不足但是量大管够的各种实弹射击武器所制造的火力风暴面前,火战士身上的甲壳甲也没法让其支撑太久,正如远见所说,战斗服可以在一群兽人的突突枪火力下支撑很久,但火战士绝对做不到。而战车虽然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和射击武器,但是其较差的通过性以及相对更少的数量使其无法做到随时为步兵们提供支援。因此军队急需一种全新的战斗装备,既具备足够的机动性和通过性,也需要极其强大的火力和足够使用的防御力,并且更重要的,需要足够优秀的量产性,能够以比陆战炮艇更加低廉的技术需求生产并配发部队,而这便是战斗服的起源。

材料学上的转折

然而,虽然紧凑型钚源核融炉和反重力喷气背包的投入使用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关键的量产性和防御力却明显带来了一定问题,这种问题一直贯穿着钛帝国机甲研制的从始至终。很明显以当时钛帝国的常规材料而言,这是个巨大的问题,毕竟如果要求机动性,它就得够轻,如果要求能够有效拔高火氏的战斗力,那它就得能够搭载各项电子设备,那其装甲想必是不能太多,如果要求量产性,那它还得便宜,如果要求通过性的话,它的体积还不能太大,用简单的话讲,等于说是我掏出了陶瓷装甲的性能指标然后要求研发人员把其成本压到接近塑钢的水平。

但很快,这一理想材料便出现并改变了战斗服的研制历程,甚至可以说它改变了钛帝国,这便是纳米晶体合金材料的出现,这一材料具有高度的致密性、耐用性,以及更关键的,量产性和防御力,这使得不仅是战斗服,无论是火战士身上的战斗装甲,还是整体铸造的战车装甲,都可以用上这种优秀的材料,而且也使得战斗服在保证成本、机动性等前提下拥有了堪比星际战士动力装甲一般的防御力。

量产泛用机的伟大

材料和能源促成了X系列战斗服的伟大,但是促成XV8的伟大的则是其更加泛用化的设计和更低的技术生产难度,最初的XV8仅内置基本的设备,不需要像隐形服那样必须搭载相对高技术的专业化隐形匿踪设备(后续改进似乎把多重追踪器等装置给内置了),同时其武器也使用的外置量产能量武器,而不搭载任何内置武器,也不需要像锤头鲨炮艇以及后来的侧舷那样需要搭载磁轨炮/重磁轨步枪这种更加昂贵的武器系统(虽然我觉得他们完全可以把磁轨步枪塞上去)。

这使得XV8哪怕是在资源更加有限,技术和生产力更差的远见飞地也能得到大规模的稳定列装。而其充足的冗余不仅为后续升级留下了空间,也为更加精锐的王牌驾驶员(这类人往往也是指挥官)提供了改造空间。这就导致在一个以科技进步著称的种族手中,XV8服役了数百年之久,且在一个可能比较标准的钛族部队当中(当然这其实不存在的),其在全军的数量比例能维持在一比十左右。

并且XV8的泛用化设计也和钛帝国军队的另一项特点达成了契合——虽然背景和小说当中不少台XV8其实也不一定活得到用到这个优势的时候——那就是高密度的前线军备保障,距离极近的钛族军火库和军工厂不仅可以让一群火战士步兵转化为机械化步兵,也可以快速为XV8更换可以更好地适应战场情况的其他装备,甚至如果武器科研机构的距离也不远的话,他们还可以获得就地研制的实验装备。

利剑与游击

在战术层面上,XV8战斗服往往担任两者角色:进攻时的先锋和防御时的预备。这一点实际上是契合了钛帝国主流的两套宏战法:致命一击和静谧猎手的战术需求,特别是在前者手中,XV8这种数量和通过性比战车强,战斗力又都比火战士强,而且还自带喷气背包的精锐步兵(对,在老版本的时代XV8就是被当飞行步兵算的)可以非常有效地在中近距离的致命打击作战中打出极高输出,或者是在行动失败时迅速撤退,这一点被蒙特'卡大师远见总帅所极度看好,使得远见军之后基本以XV8作为战术核心(甚至哪怕是防空作战,远见也会让XV8部队来负责,关键是还成了,240台XV8携带远程导弹成功驱赶了泰伦虫族当时威胁作战计划的空中单位),而其统治核心“八杰”也以极高战斗力的“冠军”而非有极高建树的指挥能力著称。

相比之下,在空育,或者说是不那么激进的战术当中,XV8的战术地位并没有那么高,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远见飞地太穷了,当然另一层原因在于,相比起偏向追求一锤子买卖,没打过就得迅速崩撤卖溜的蒙特'卡,空育追求的是对敌人的引导和杀戮区的建立,这就放大了其他兵种的地位,特别是在潮汐机动工事和护盾能量放大器出现以后,哪怕是相对脆弱的火战士,也已经在战术环境当中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输出环境。在这种战术背景下,XV8的战术地位被局限为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反击敌方的冲锋,利用自己多台重武器,高机动性以及高护甲和有手有脚有飞包的优势把试图解决掉陷阱的敌人橄回去,或者是在杀戮区和故意诱导成功弱化敌人以后作为进攻先锋参战。

名不副实的飞行无畏

飞行无畏是帝国人对XV8系列的常见称呼,考虑到其方方正正的造型,比星际战士更加庞大的体格,相对够足的防御力以及较高的火力输出,在帝国军特别是凡人士兵眼里,将其称之为飞行无畏似乎并无太大问题(实际上,星际战士甚至会评价XV8拥有无畏般的火力,这大抵是一种夸张写法,但也能够表明XV8的火力之迅猛)

但实际上,这个评价非常名不副实(废话,名要副实那还要命?),这一点和XV8本身的机体性能其实没有太大关系。这一点主要是受制于驾驶员——原本为了弥补身体素质差距而研制的机体最终还是被驾驶员的身体素质给限制了性能。

XV8的战斗力表现涨落一般取决于一点:驾驶员的能力。一般来讲,只要能够熟练使用XV8内置或者外置的电子设备以及整台机体的操控系统,XV8是可以在战斗素质上追上如星际战士一般的精锐战士的,在小说当中也出现过在近距离作战当中反应力甚至超过星际战士的XV8存在(从勇岚指挥官的经历来看,这可能是搭载了相关子程序来自动进行了反应)。

但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如果驾驶员驾驶素质并不突出,那么在他们手中,XV8无非就是一个速度更快,火力更猛的哨兵机甲,曾经就有一位钛族指挥官认为,在火氏的升迁当中,一般火氏也就升级到第三阶,至于夏斯'艾尔就已经是少数精英才能升迁到的存在,夏斯'欧就更别提了(因此他们同时也会有获得一些珍稀装备的优先获得权,比如甲这种安装后连关节部分都会相当耐打的昂贵护具),这意味着很多XV8的驾驶员,其素质顶多也就和普通人类的精锐差不多,并且在良好的指挥下表现会稍微更好一点,你不能说这很差,这其实相当可以了(不然在初见时星际战士也不会觉得XV8相当棘手,并且觉得能和自己匹敌),但是对于钛星人的观念而言这不行,他们渴望一个能够压倒星际战士的超级战士。

论科技与伦理

不知道为什么,在我所记忆的内容里面,都没有提到过钛星人有制造超级改造战士的打算,这可能是出于伦理问题,凭空制造而来的超级战士可能会对火氏主导地面战的情况以及整个升迁机制造成颠覆,也可能是出于技术问题,钛帝国无法在成本合适的前提下制造出足够强力的改造战士。

而在技术上,钛星人已知有三套强化战士手段,分别是芯片植入(清汐之剑),克隆(亮剑指挥官)和延寿,后两者可以有效的生产和保存精锐驾驶员,而第一个则是可以将名将的才华制成智能芯片来直接植入到战士身上。

但这三者都有问题,克隆和延寿都是明确违背钛帝国社会伦理的存在,而芯片植入所遭遇过的惨痛的失败则烙下了一个可怕的前科,并且从后续还需要静滞清汐门徒的情况来看,钛帝国对于此项技术的前景似乎也没有特别高的期望。

而在八版的剧情当中,钛星人找到了另一个获取超级战士的途径,那就是育种改良。

在夏斯'欧 凯斯,清汐的又一个门徒,以孤狼战术著称的王牌驾驶员开着XV95成功把一帮星际战士摁在地上摩擦的时候,钛星人高层人员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一个夏斯'欧 凯斯,一个活武就可以如此强力,那要是收集起足够的(原文认为最好情况是收集64个)拥有如此潜力的孤狼战士来进行数代人的育种改良,那钛星人可能就将获得一个稳定产出且具备一定规模的天生超级驾驶员群体。

同时缔造夏斯'欧 凯斯的一系列工序也都具备推广意义,静滞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的且只需要在教育模块中载入新东西的数据就能无缝更新的脑内战斗模拟,如果这个脑内战斗模拟还能够进一步压缩时间,并且缩短火战士的成熟速度(实际上在第三次扩张当中就已经有11岁左右的火战士服役了,不过当时是认为单纯是其成绩好),那么整个兵员产出效率都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只不过这数代人的可操作性就很高了,所以还是等新的战斗服吧。上周就先这样了以后再说。



异形精锐随谈:XV8危机战斗服与其驾驶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