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者没有者 只是醒来又入梦
借着一个小伙伴的话题:“其实是想玩一个修行的游戏”扯点儿东西。
如果踏上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是很恐怖的,像《一的法则》一个八度完了跟着另一个八度,或者,仙女座人到达十一维了还要往上升(如果这些都存在的话)。

关键点在哪儿呢?无论怎么升,都是以个体为单位的,就算是《一的法则》里的行星复合体仍然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个体是有限的,有限怎么和无限比?
这些资料有的需要轮回,有的不需要轮回,有的需要自由意志,有的不需要自由意志,以哪个为准?
更不用说,对抗就是因个体而存在的,个体可以是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家,一个星球,一个星系……
怎么无限?怎么消除对抗?把个体放回整体——无我,啥都不是又啥都是,对抗需要两方,一方不在,对抗自消。
开悟就是了结没完没了的升,没完没了的下一步,没完没了的然后。

好,回到“其实是想玩一个修行的游戏”
开悟时,没有我,自然也就没有开悟者,开悟后的个体更像是醒来又入梦的状态,知道在做梦,自然不会对梦里的东西在意。
注意哟~是“像”而不是“是”,像而不是,可以概括一切有。
醒来又入梦,知道在做梦,观察视角已经从个体转向整个梦境。这时,再看梦里的东西,个体与个体,不再有差别。
梦里的爸爸妈妈只是像爸爸妈妈,而不是爸爸妈妈。梦里在修行只是像在修行,而不是在修行。可以说,梦里修行和为爱鼓掌没啥区别,没什么修行和世俗之分。

如来说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很多资料美其名曰让读者自己选择,实际有选择权吗?资料上描绘的是美好蓝图,对比自己糟糕的处境,没得选。
不要相信开悟后就啥都知道了,开悟就是了结知道的,开悟后没有自我,谁说同意谁,人家在自己的信念框架内知道怎么办,不用多言,点赞就完事了(没什么对错善恶)。
开悟后不是没有烦恼吗?没有烦恼不是因为知道的多吗?因为知道的多才有烦恼、痛苦。
开悟不开悟,信息获取方式都是一样的——外界灌输的,开悟后的知道的可能还没有没有开悟的知道的多。开悟不在认知范围,能想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吗?
也不要相信开悟后是去往一个什么地方,家,或者什么名字,谁能离开,谁又来过?没有此哪儿来的彼?没有秽土哪儿来的净土?要是都是,要不是都不是。

离幻还有幻可破,离幻了吗?永生不在幻境里。
那开悟有什么好处啊?对个体来说没有好处,可以说是失去一切。但对整体是有好处的,回归整体,服务于整体(个人、家庭、国家、世界)。
没有教导这回事,转换是自然发生的,时机到了,就更新了,在这之前,多说无益。
谁需要教导?自己需要吗?教导了就听吗?凭什么听?听了就照做吗?做了如何保证准确性?
开悟后,改变的是什么啊?格局。开悟前,自己是一粒盐,开悟后,盐入大海。
瞎扯淡,咱可以扯会儿,乐呵乐呵,至于开悟、做事,自己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