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坚持这7件事,肺癌患者治愈率更高!不能手术也有救!

2022-12-07 11:16 作者:玫克微朵  | 我要投稿


癌症是没有温度的,但是人有温度。


当父母患癌,子女想的最多的是:父母年纪大了,怎么治疗才能让他们少受罪?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玫克微朵精心整理了专家针对老年患者手术的干货,以及患者经验针对无法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干货,供大家参考,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治愈率。



专家干货

能够手术的患者做到这7点治愈率更高


如果家属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医生的围术期要求,配合医生完整地按照流程进行随访、复查,那么可以杜绝95%以上的患者再次发生复发转移,同时减少大约50%以上的常见并发症。


围手术期(指围绕此次手术的过程,一般是术前一周到术后10天左右),家属需要帮助患者做到7点[1]


1.术前监督患者戒烟酒


2.术前帮助患者把心肺功能锻炼好,把咳嗽咳痰的动作训练好。


腹式呼吸:患者用鼻子吸气,吸气时将腹部向外隆起,屏气1-2秒,使肺泡张开,呼气时让气体从口慢慢呼出。


咳嗽训练:患者应该尽可能坐直,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咳嗽时口呈半月形,吸气后屏气3-5秒,之后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嗽,不要从口腔后面或咽喉部咳嗽,用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术后切口疼痛、呼吸肌疲劳的患者,可以先轻轻地进行肺部深处咳嗽,将痰液引导至大气管时再用力咳出。咳嗽后患者要休息片刻以恢复体力 。


3.术前1天请在病房与主管医生及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谈话并签署相关医疗文件。


4.术前监督患者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这样做可以减少麻醉时食物反流,避免误吸的发生。


5.术前患者应该洗澡、修剪指甲、男性建议剃胡须,更换清洁的纯棉衣服,准备好必需药品和备用药物。


6.术后注意患者伤口和引流管的情况,如果患者不舒服请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7.术后一般情况下,肺癌切除后,要求出院后一个月复查第一次CT,随后每3个月查一次,维持一年,总共5次检查过后,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往后就可以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绝大多数早期肺癌不需要术后放化疗,当然,实际复查次数以及检查项目你的主管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综合建议。


注意:单纯的CT只是影像学检查,如果经济状况比较好,建议术后可以常规复查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查CTC),其次,还可以在疾病进展后做基因检测以及其他的肿瘤标志物,甚至包括其他部位的CT或是彩超等,尽最大努力去早期发现患者体内是否有其他部位滋生肿瘤。


不要忽视患者的心理康复


有些肺癌患者术后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会感到自卑和恐惧,想不通为什么好端端的突然就得了癌症还挨了一刀,无法面对现实而导致失眠、焦虑甚至是抑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和患者多交心,面对患者本人和家属沟通方式的也不一样。


对于患者,肺癌手术就是一道坎儿,翻过来了就只管往后看。大部分患者经过5年甚至10年的随访,效果都非常好,因此患者本人一定要建立信心;对于家属,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地关注患者。


比如患者原来在家中,家属顶多只是把水果洗好给他吃,但是术后,家属不仅洗好水果,甚至剥好喂到患者嘴边,这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家属的过度照护是在用肢体语言不断地提醒他是个癌症患者,这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心理建设。


所以,患者术前生活是什么情况,家属在术后也要用同样的心态和患者相处,在术后早期只需适当照顾,切莫过度关注,这一点很重要。同时,患者本人在术后也应该尽快回归社会,用术前熟悉的工作以及生活来加快自己心理适应的速度、减少心理应激,病情也会康复得更快、更好。


提醒:75岁以上的老人家,术前更需要考虑他的心肺功能是否能经得起手术治疗,还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需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对肺部肿瘤切除手术产生影响;术后要考虑,疼痛是否会导致老人家无法下床活动,如果长期卧床休息,患者的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率都会比年轻人高得多,甚至是发生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异常事件(如心梗、心肌缺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的风险都会更高。



总结和答疑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老年肿瘤指南中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并且这个标准自2006年一直沿用至今,进一步依据年龄把老年肿瘤患者分为如下三类:65岁-75岁为低龄老年人,76岁-85岁为老年人,>85岁为高龄老年人[2-4]。因此,老年肺癌患者治疗前需要进行老年评估,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具体年龄、身体状态、营养状态、是否有慢性病、跌倒史、抑郁、认知障碍等综合内容[2]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1.化疗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有临床获益,对于可以耐受化疗的老年患者,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近代医学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临床表现较明显的症状行针对性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卧床休息等,以便使病人更好的恢复)。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含铂双药治疗优于单药化疗,但需考虑患者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并注意不良反应。


2.靶向治疗


共识推荐:对于老年肺腺癌或是有腺癌成分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驱动基因检测;部分鳞癌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驱动基因检测。


3.免疫治疗


共识推荐:免疫高表达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推荐免疫治疗选单药治疗。


4.抗血管生成治疗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考虑采用与总体人群相似治疗剂量,安全性整体亦大致相似。但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期间需要对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


5.联合治疗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有临床获益。但是目前对于≥75岁或者更高龄的老年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双免联合治疗或者免疫联合化疗等治疗模式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最佳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对于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来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探索。


老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1.一线治疗


共识推荐:含铂双药联合方案,PS评分好的老年患者可与年轻人接受同样的剂量,而基础状态差、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首选低剂量含铂方案。


2.二线治疗


共识推荐:对于一线治疗后停药后,可考虑一线方案再挑战或其他二线治疗药物。


3.免疫联合治疗


共识推荐:免疫联合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但应关注老年人群的基础状态及可能因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小贴士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癌症是一种基因病,老年人患肿瘤的发病率比较高,但是发展趋势、发展进程比较缓慢,不像有些年轻的人所患的肿瘤发展得那样快。因为相对来说,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比较慢,细胞的代谢也常常比较慢。家属或子女急于救治患者的心情科普君可以理解,但也希望大家多关注老年患者的身心特点,积极配合医生,这样才有更大的希望把病治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2022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手册:肺癌

[2]老年晚期肺癌内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3]WHO Guidelines Approved by the Guidelines Review Committee.  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elines on Community-Level  Interventions to Manage Declines in Intrinsic Capacity.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pyright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2017.

[4] Balducci L. Management of cancer in the elderly.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06, 20(2): 135-143; discussion 144, 146, 151-132.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坚持这7件事,肺癌患者治愈率更高!不能手术也有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