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卡神携一众大咖,揭露科幻背后的深刻内核!
如果说有什么题材的作品,能够同时承载起人类对最美好未来的期望与最残酷末日的设想,那么一定非科幻莫属。

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儒勒·凡尔纳再到当代的科幻作家形形色色的作品,人们总是很难界定科幻这一概念的范围。但一个关于“软”到“硬”的弹性曲线足以用来描述被人们称之为科幻作品的创作物,究竟是专注于描绘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科技发展的未来前景,还是把笔墨放在歌颂人类的伟大或是痛斥人类的渺小之上。
最初的科幻诞生在作家的笔下,单依靠文字将创造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展现给他人终究有着受众的极限,而这一形式真正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却要归功于电影带来的视觉冲击。近年来优秀的科幻片层出不穷,让科幻成为了好莱坞最吸金的类型片之一。
提起科幻界的巨匠,一度保持了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的《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殿堂级人物。从创作B级片《终结者》开始,到使用大量经费和最新技术的《阿凡达》,卡梅隆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发展,也将拍摄手法推到了史无前例的崭新高度。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作为同名电视节目的读本,在“硬核”的内容几乎浓缩了与卡梅隆和他科幻世界的一切。

在本书中,卡梅隆将与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在科幻电影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对话。


我们不妨将之视为一场创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环太平洋》《星球大战》《盗梦空间》《E.T》,这些名留影史的佳作导演加上在《终结者2》中扮演T-800一举成名的施瓦辛格,这个梦幻阵容与卡梅隆交流对科幻的感悟,足以称之为科幻电影历史本身的当然不容错过。

此外,卡梅隆将科幻创作分为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黑暗未来(Dark Futures)、怪物(Monsters)、时间旅行(Time Travel)、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s)、外太空(Outer Space)和外星生命(Alien Life),并逐一探讨故事背后深刻的内涵,阐述他对这些主题的见解和这些主题对人类的现实意义。

或许我们可以将科幻分为以描绘科学的未来为主题的“技术中心主义”和以描绘人类社会性为主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论如何,科幻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总是在细细咀嚼着历史。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人类永恒不息的竞争与斗争乃至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恐惧,这些自时间长河中一路流淌而来的精华灌溉着科幻作品的创作,也警醒着人类时刻摆正自己前进的道路。
正如在本书中卡梅隆自己所言:
人类就像是夜间行驶在蜿蜒高速公路上的一辆汽车,每一个弯道都面临着打滑的危险,科技是驱使我们向前的动力,它既能让我们生存也可以令我们毁灭。科幻则是我们的车灯,通过它我们才能看清前方的道路,使我们在每一个弯道处能及时转弯。同时,它也能让我们瞥见没有转弯会产生的后果。理解一代又一代科幻创作者留给我们的那些叹为观止的杰作,是我们这个物种向着掌控自己命运的方向前进的一个阶梯。
相信这本书可以给你带来新的思考、新的认知和徜徉在浩瀚知识海洋中的无穷的快乐。现在在次元书馆淘宝店购买本书,还可以获得限定版书签。

购买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c-s.w4002-21482603314.9.3ddc671bOhpgYX&id=61376976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