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译练习】银河英雄传说Ⅰ黎明篇 序章

2021-11-12 11:45 作者:Mazahs  | 我要投稿

序章 银河系史概略

 

(开头未过审)。人类开始向着宇宙深处与边境进行无休止的开发。公元28世纪以来持续的战乱停滞了人类向外探索的脚步,却也不断积攒着人们探索的欲望,终于,积蓄已久的能量爆发了。

人类进行恒星间飞行主要依靠三件法宝——亚空间跳跃法、重力控制技术以及惯性控制技术。这三件法宝的研究进展迅速,技术日新月异,促使人类驾驶着宇宙飞船朝未知的地平线进发,航向星海的尽头。

“前进,再前进!”

是那个时代人们通行的话语。

全人类都燃起了空前高昂的斗志。他们带着坚定的决心和无比的热情投身于各项工作,即使遭遇困难也会用阳光积极的心态想尽办法去克服,绝不会沉溺于病态的自怜。可以说,那时的人类就是一大群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那是一个洋溢着清新风尚、不断进取的黄金时代。

然而,没有哪个社会是完美无缺的,伤痕始终存在。首先便是宇宙海盗。公元28世纪时,地球与天狼星为争夺人类社会的霸权爆发战争,期间双方均派出大量武装民船进行袭扰,而宇宙海盗便是这种袭扰战术留下的后遗症。当然,海盗中也有一二讴歌自由的侠盗,侠盗与联邦军之间的战斗为大量立体电视剧提供了创作素材。

不过,现实远没有艺术作品所描写的那么美好,绝大多数海盗都是一群贪婪的罪犯,他们与劣迹斑斑的政治家、企业家相勾结,谋取非法利益。对边境开发地的居民而言,他们就如瘟神一般可怕。边境航线海盗肆虐,使得通行船只减少,运输困难,各类物资大量堆积,联邦政府为此不得不加大安保方面的投入,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物价飞涨。民生无小事,若是任由受害者们的不满与焦虑蔓延,最终会使人们对联邦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开发边境的热情降低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宇宙历106年,银河联邦下定决心要扫清宇宙海盗。在M·修夫兰、C·伍德等将领的指挥下,经过两年奋战,联邦军基本消灭了宇宙海盗。这场漫长的行动并不轻松,向来以言辞犀利著称的伍德将军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前方有狡猾的敌人,身后是无能的同伴,我必须同时与这两方作战。更何况从全局来看,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很靠谱的人。”

在转战政界后,伍德将军也不得不顶着“不知变通的顽固老头”的名声继续与那些腐败的政治家、企业家作斗争。

各类社会问题此起彼伏,如果把全人类比作人体,那这就好比是皮肤病,皮肤上难免会沾染灰尘,只要予以适当的治疗,自然不会致死。但人类却没有选择上手术台,而是以亚健康的状态度过了两个世纪。

唯一被这个繁荣发展的时代所遗忘的,是曾经的宗主国地球。这颗行星的资源早已枯竭,人口锐减,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经济实力,它都不复当年的辉煌,只剩下一些过时褪色的“传统”。这样一颗落后荒芜的行星不会对任何势力构成威胁,地球也依靠由此勉强获得的自治权苟延残喘着。

地球统治银河系时从天狼星等恒星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似乎也不知消失到何处去了。

……癌细胞终究还是开始增殖。“中世停滞”的阴影笼罩着人类社会。

在人类心中,疲劳与倦怠逐渐代替了希望和野心、消极代替了积极、悲观代替了乐观、退缩代替了进取。科学技术方面也再无任何建树。政客们沉迷于权力与党争,民主共和制失去了自我净化的能力,沦为愚民政治。

边境星域的开发计划半途而废,无数可居住行星的基础建设被迫烂尾。社会生活与文化堕向无底深渊,人们抛弃了应有的价值观,毒品、酗酒、滥交、神秘主义大行其道。犯罪率居高不下,与之相对的逮捕率却日渐下降。漠视生命、嘲笑道德成为社会主流。

对此忧心忡忡的人自然也有,且为数不少,他们不愿坐视人类步恐龙的后尘。

人类社会的病症已经到了必治不可的地步,但这些忧心之人却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犯了错误。他们没有选择以耐心与意志为基础的长期疗法,转而选择了能即刻起效、副作用明显的猛药。这味猛药就是“独裁”。

鲁道夫·冯·高登巴姆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笔者自购全套《银英传》文库本,仅用作个人学习交流

宇宙历268年,鲁道夫·冯·高登巴姆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在他长大成人后便也理所当然的参了军。

鲁道夫的成绩在宇宙军士官学校中位列“首席”。1米95的身高、99公斤的体重让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仿佛是在仰望一座钢铁巨塔。

这座巨塔没有一丝赘肉,也从不显露半分脆弱。

20岁时鲁道夫晋升为少尉,任职于参宿七(猎户座β)航路警备部队,担任法务军官。他首先整肃内部军纪,将酗酒、赌博、毒品、同性恋列为“四恶”,如有违反,哪怕上司出面他也毫不留情。无可奈何之下,上级晋升鲁道夫为中尉,并调任参宿四(猎户座α)。

参宿四是宇宙海盗活动最为猖獗的危险星域,但人称“伍德将军再世”的鲁道夫凭借其铁腕手段和过人的军事才能,率部一举击溃了当地的海盗组织。不留一个活口的激进做派虽然引来了不少争议,但这些争议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赞美所湮没。

饱受压迫的银河联邦百姓用热情的欢呼迎接这位青年英雄。鲁道夫,仿佛浓雾中出现的一颗超新星。

宇宙历296年,28岁的鲁道夫少将卸下军衔,转战政界。在议会占有一席之地后,他成为了“国家革新同盟”的领袖,许多年轻政治家慕名来到他麾下。

狂热的支持、焦虑、反对、漠然…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鲁道夫通过几次选举迅速扩张自己的势力,构建起稳固的政治基本盘。

他先是经国民投票当选为首相,随即利用宪法中的漏洞,通过议会使自己就任国家元首。依据原本不成文的规定,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国家元首与首相不得由同一人兼任。而如今这两个职位的权力都归属于鲁道夫一人后,立刻发生了可怕的化学反应。事实上,已经没有人能限制鲁道夫的权力了。

后世的历史学家D·辛克莱曾写道:

“鲁道夫登上历史舞台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证明了民众相比自主思考、承担责任,更希望遵从命令、推卸责任。在民主政治体系中,民众需要为当政者的失职负责,但专制体系中则不然。多数民众并不愿自我反省,他们真正想要的只是一个能随意抨击当政者的环境。”

暂且不论辛克莱的这一观点是否恰当,但将鲁道夫推上历史舞台的正是与他同时代的民众。

“强有力的政府和强有力的领导者将为社会带来秩序与活力!”

然而这个曾经奋力呐喊的“年轻气盛的领导者”不知何时起开始自称“终身执政官”,成为了不容许任何批判声的独裁者。宇宙历310年,当鲁道夫正式加冕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银河帝国皇帝”时,许多人开始为没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诅咒自己的愚蠢,而那些一贯反对鲁道夫的人更是难掩愤恨之情。不过,为鲁道夫欢呼的人比前两者相加还多。

当时的共和派政治家哈桑·艾尔·萨义德在日记中这样记述鲁道夫的加冕日:

“我在房间里能听到民众正欢呼鲁道夫万岁,他们究竟要多久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向绞刑官欢呼呢?”

这本日记后来被帝国当局作为违禁品查处。与此同时,帝国政府从这一天起正式废除宇宙历,改元帝国历元年。银河联邦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银河帝国——高登巴姆王朝。

作为人类大一统王朝的首任专制君主,鲁道夫展现了毋庸置疑的非凡才干。他以强悍的政治手腕和坚定的意志肃正纲纪,大幅提高行政效率,清除贪官污吏。

在鲁道夫制定的标准下,一切“铺张奢侈、颓废堕落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都是被禁止的,对于犯罪活动及未成年违法行为则要处以最严苛的惩罚。他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弊病一扫而空。

然而,人称“钢铁巨人”的鲁道夫皇帝并不满足于此,他理想中的社会应该是,所有人有序的围绕在一位强有力领导者身边并服从其统治的高度秩序化社会。

对于自视极高、坚信自己是绝对正义的鲁道夫而言,批判者与反对者都是扰乱社会统一秩序的暴乱分子。于是乎,帝国政府对反对势力展开了残酷的镇压。

事件的导火索是帝国历9年颁布的“劣质基因消除法”。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才是宇宙的真理。”

鲁道夫向“臣民”宣布了自己的理念。

“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一旦异常分子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社会就会失去活力,走向衰弱。朕所期望的是人类社会能永远繁荣,因此朕要剔除所有可能导致社会衰弱的因素,这是朕身为人类统治者的神圣义务。”

这一法案的具体措施包括,对残障人士、贫困人口以及“不优秀”的人实施绝育;将精神疾病患者安乐死;废除一切弱势群体救济政策等。在鲁道夫眼中“弱者”存在的本身就是无可饶恕的罪孽,他们“以弱势为挡箭牌,将政府救助视为理所当然。”因此要在社会层面让弱势群体成为人人憎恶的对象。

此法案一经公布,那些曾经崇拜、盲从于鲁道夫的百姓们终于感受到了畏惧,许多人表示这项法案是否过于严苛了,毕竟有多少人能断言自己就是足够优秀的人呢。

议会中部分一息尚存的共和派议员挟此民意谴责皇帝。作为回应,皇帝鲁道夫进行了强硬的反制。

他宣布立即永久解散议会。

翌年,帝国内务省成立了社会秩序维持局,皇帝的心腹、内务尚书艾伦斯特·法尔斯特隆兼任局长。这标志着当局将以雷霆手段处理政治犯,“无须依据法律,惩戒、逮捕、拘留、服刑皆可由执法司法者主观判断。”

这是公权力与暴力的结合,两者结合诞下了名为“恐怖政治”的子嗣,它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并吞噬整个人类社会。

当时,民间私下流传着一则黑色笑话:

“如果你不想被判死刑就别被警察抓住,让社会秩序维持局抓吧,他们绝对不会判你死刑。”

诚然社会秩序维持局逮捕的政治犯和思想犯没有一名被判处死刑,但未经审判即被射杀者、拷问致死者、流放至边缘荒芜行星,从此杳无音信者、被实施前额叶切除术者、注射过量麻醉药品而失智者、狱中病死或意外死亡者等等总计有40亿之多。

不过,由于死者仅占帝国总人口3000亿的1.3%,社会秩序维持局对外宣称:“我们是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安全与福祉消灭了一小部分危险分子。”不必说,所谓的“绝大多数人”自然不包括忧心40亿人民前途、饱受苦难而不敢发声的无数百姓。

鲁道夫一边镇压反对派,一边以选拔人才为名设立贵族阶级并给予他们特权。这些贵族全都是白人,且均被冠以古时容克贵族的姓氏,这或许是鲁道夫逐渐走向昏庸的标志。

法尔斯特隆也因功获封为伯爵,然而他在某次回家途中遭遇潜伏地下的共和派恐怖分子袭击,死于中子弹爆炸。鲁道夫对此表示深切哀悼,处决了近两万名嫌疑犯以告慰死者。

帝国历42年,鲁道夫大帝走完了自己83年的人生。他的魁梧身躯并未衰弱,可精神上的折磨给他的心脏造成了极大负担。

皇帝是带着遗憾离世的,他与皇后伊丽莎白所生的四个孩子都是女儿,没有儿子。晚年,宠妃玛格达蕾娜虽为他生下一个男孩,但相传这个孩子有先天智力缺陷。

帝国官方记录中对这男孩的智力问题只字未提,但鉴于玛格达蕾娜及其父母兄弟,甚至连负责接生的医生护士都由于不明原因死亡,这则坊间传言可信度极高。

这一意外对曾经颁布“劣质基因消除法”,希望筛选优秀人种的鲁道夫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为了坚持贯彻鲁道夫“基因决定一切”的思想,玛格达蕾娜必须死。大帝鲁道夫是不可能生出智力缺陷的儿子的,问题一定是出在玛格达蕾娜身上。

鲁道夫死后,其长女卡特莉娜之子吉斯穆特继位为银河帝国皇帝。年方25岁的皇帝在父亲尤希姆·诺耶·修达芬的辅佐下君临全银河系。

 

随着鲁道夫的离世,共和主义者在帝国各地纷纷发动叛乱,他们认为帝国在失去了鲁道夫的领导与个人魅力后已是风中残烛。这实在是太过乐观了。鲁道夫苦心经营40年,建立起了贵族·军队·官僚三位一体的体制,稳固程度远超那些共和主义者想象。

统筹管理这一体制的便是现任皇帝的父亲兼宰相尤希姆·诺耶·修达芬。他是鲁道夫亲自选定的女婿,在他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帝国以巨石压卵之势击溃了本就处于劣势的叛乱军。

宰相忠实执行了“坚决消灭反对势力”的国策,有5亿人因参与叛乱而被杀,牵连家族总计100亿以上的人被剥夺市民权,贬为农奴。

共和主义者们被迫再度蛰伏。

铁腕专制下,严冬似乎没有尽头。尤希姆死后皇帝吉斯穆特亲政,吉斯穆特死后将皇位传给长子利夏尔,利夏尔之后由其长子欧佛瑞继位。最高权力沿着鲁道夫的血脉不断传承,仿佛世袭是天经地义之事。

然而,厚厚的冰层之下,无声的暗流正在涌动。

帝国历164年,被当局视作叛徒亲属而贬为奴隶,正在河鼓二(天鹰座α)服苦役的共和主义者们乘坐自己建造的宇宙船成功逃离了帝国掌控。

他们没有用几代人的时间精心策划。过去那些花费大量时间自以为准备周到的计划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徒然增添了许多共和主义者的坟墓,社会秩序维持局的嘲笑就是留给他们的挽歌。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成功了。这次他们从计划立案到实施仅用了三个月。

灵感来自孩子们的游戏。奴隶们在寒冷的河鼓二第七行星开采钼矿和锑矿,他们的孩子们有时会躲过看守的监视,悄悄用冰做成小船放入水中玩耍。无意间注意到此事的青年亚雷·海尼森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明光,建造飞船所需的材料在这颗荒芜的行星不是遍地都是吗!

第七行星含水量较少,但干冰储量极其丰富。海尼森等人选择了某个峡谷中一块长122千米、宽40千米、高30千米的巨大干冰,将其中心掏空作为生活区和动力区。以往的计划中最难的部分便是如何获取建造宇宙飞船所需的材料,获取这些非法物资不仅困难,更会引起社会秩序维持局的注意,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残酷的镇压与杀戮。

而这些天然材料正可以躲过当局的监视。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宇宙空间中不必担心干冰气化,只要避免动力区和生活区产生的热量传至船体,这艘干冰飞船就能进行长时间航行。再者,他们还可以在起航后寻找其他无人行星作为临时落脚点,另外收集建造恒星际飞船所需的材料,如此则干冰飞船的续航就不成问题了。

纯白闪耀的干冰飞船被命名为伊恩·法杰卡斯号,这是用冰做小船的少年的名字。共有40万男女搭乘飞船逃离了河鼓二,这就是后世历史学家称为“一万光年长征”的起始。

他们藏身于一颗无名行星的地下以躲避银河帝国的追捕,并在此建造了80艘恒星际飞船,航向银河系深处。迎接他们的是无垠又危险的环境,巨星、矮星、变星,造物主的恶意接踵而至。

在这趟苦难之旅的途中,领导者海尼森意外去世,他的好友戈恩·基姆·霍尔接过了领导的重担。当戈恩也老迈失明时,他们终于走出了危险地带,前方是一片处于稳定期的壮年恒星群。此时距离他们逃出河鼓二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

人们用古代腓尼基神祗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恒星群,巴拉特、阿斯塔蒂、梅尔卡特、哈达德等等。根据地选在巴拉特星系第四行星,用已故的领导人海尼森之名命名,以缅怀他的不朽功绩。

“一万光年长征”于帝国历218年胜利结束,逃离专制统治的人们决定废除帝国历,恢复宇宙历,以此宣示自己才是银河联邦的正统继承者,鲁道夫之流只是民主制度的叛徒。宇宙历527年,自由行星同盟正式宣告成立,人口16万,曾经的同志半数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新生的自由行星同盟实在太过弱小,难以与帝国分庭抗礼。但自由行星同盟的建国者们怀着无比的热情与勤奋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以极快的速度充实着国力,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整顿体制让农业与工业生产力不断提高。

银河联邦的黄金时代再度来临了。

宇宙历640年,银河帝国与自由行星同盟的战舰首次发生接触。

相较于早有准备的同盟军,这场遭遇战对帝国军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战斗最终以同盟军的胜利告终,但就在战舰被中子光束击中,即将爆炸之时,帝国舰员向本土发出了紧急联络信号。

银河帝国的官僚们从电脑中搜寻出了尘封已久的记录,这才知道一个多世纪前那群从河鼓二逃离的奴隶其实没有曝尸宇宙。

帝国迅速组织了讨伐军,向“叛军根据地”派出了规模庞大的舰队。然后输得一败涂地。

数量占优的帝国军之所以惨败,有多方面的原因。劳师远征、忽视后勤、不明地理、轻视敌情、战略失当,加之同盟军有位英明的指挥员。

同盟军的总指挥林·帕欧是个好色又贪杯的老饕,如古代清教徒般清心寡欲的同盟当局执政者们向来对他颇有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军事上天赋过人。辅佐他的参谋长尤瑟夫·托波洛,人称“满腹牢骚的尤瑟夫”。“干嘛非得这么辛苦啊”是他的口头禅,可同时他也是一位思路缜密的军事理论家,称其为活着的战术电脑也不为过。

这两位三十多岁的年轻指挥员在达贡星域边缘发动了一场世所罕见的包围歼灭战,一举成为同盟建国以来功劳最大的英雄。

达贡歼灭战的胜利为同盟扩张势力规模创造了机会,得知有这样一股势力在对抗帝国后,帝国国内的反对派大量逃往同盟寻求庇护。此时距离鲁道夫大帝离世已经过了三个世纪,曾经稳固的体制逐渐松动,向来残酷镇压异己的社会秩序维持局也风光不再,帝国内部不满的声音日渐高涨。

对于流亡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们,同盟当局坚持来者不拒的政策,但这些人实际并不都是共和主义者,有些甚至是在宫廷权力斗争中落败的皇室贵族。而大批接纳落魄贵族也使得自由行星同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自从首次接触以来,银河帝国高登巴姆王朝与自由行星同盟始终处于低烈度的长期战争状态,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和平,而由此诞生的产物便是“费沙自治领”。

“费沙自治领”是一个都市国家,位于两大势力版图中间的费沙星系,主权名义上属于银河帝国,每年要向帝国朝贡,但内政基本实现了自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费沙拥有与自由行星同盟进行外交和通商的许可。

由于银河帝国自封为人类社会唯一绝对的支配者,不承认任何“外国”,因此在帝国的正式公文中自由行星同盟被称为“叛乱势力”,同盟军是“叛军”,同盟元首最高评议会议长则被称为“叛乱势力首领”。在此情况下,帝国与同盟之间自然是谈不上什么外交和通商了。不过有位出身地球,名叫雷欧波特·拉普的商人,凭借其过人的热情和特别的性格积极推动成立自治领的事宜,最终在他的游说与贿赂下,费沙自治领宣告成立。

自治领的领主以皇帝臣子的名义统治费沙,监督与同盟之间的贸易,偶尔还担负外交官的职责。垄断贸易地位为费沙带来了巨量财富,因此费沙国土虽小却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在漫长的对峙中,帝国与同盟并非没有尝试过修好。帝国历398年、宇宙历707年,皇帝曼弗雷特二世即位,他是先帝赫尔姆特的众多庶子之一。为躲避暗杀,曼弗雷特在同盟度过了童年,于自由的氛围中成长。

因此,曼弗雷特即位不久便着手推动帝国与同盟实现和平与对等的外交,同时对内实施改革。然而不幸的是,这位身负众望的年轻皇帝当政仅一年便遭暗杀身亡。随着曼弗雷特的死,帝国与同盟的关系迅速降温,和平的希望化作泡影。暗杀皇帝的凶手确认是反对改革的贵族,但世人传言其背后是不愿失去贸易垄断地位的费沙在操纵。

 

时间来到了宇宙历八世纪末、帝国历五世纪末,帝国疆域依旧辽阔却无力统治,同盟则已失去了建国时的理想,两者以费沙为界,三方陷入了长期冷战。有经济学家做过计算,三方的国力按比例为银河帝国48,自由行星同盟40,费沙自治领12。三足鼎立的格局至此形成。

另外,在银河联邦鼎盛时期曾达到3000亿的总人口,经过长期战乱,如今下降到了400亿左右。其中帝国250亿人,同盟130亿人,费沙20亿人。

在鲁道夫大帝钦定的银河帝国首都,瓦尔哈拉星系第三行星奥丁——那颗以古代北欧神话主神之名命名的星球上,一位清秀英气的青年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的出现打破了三方势力漫长的僵局,他名叫莱茵哈特·冯·罗严克拉姆。

莱因哈特于帝国历467年(宇宙历776年)生于一个徒有贵族之名的贫穷家庭,旧姓缪杰尔。在他10岁那年,长他5岁的姐姐安妮罗杰被选入皇帝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后宫,他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位金发碧眼的年轻人15岁便晋升近卫师团少尉,姐姐在后宫深受皇帝宠爱,他本人也靠自己出色的才干一路高升。

20岁时他已是银河帝国一级上将,获封罗严克拉姆伯爵,这是专制国家才有的人事晋升速度。地位越高责任越重,门阀子弟有家族为其背书,而出身普通的莱因哈特只能通过展现才能来摆脱“皇帝宠妃的弟弟”这一刻板印象。

与此同时,自由行星同盟也出现了一位军事家,他就是生于宇宙历767年,20岁入伍的杨威利。

杨威利对于军事原本无甚兴趣,若非一系列偶然因素的交汇,他或许不会成为历史的创造者而仅仅是作为普通的旁观者了此一生吧。

“有些事做得到,也有些事做不到”是他的信条,相较于莱因哈特,杨威利的人生显得更为被动,也更为包容。他始终自认为难以适应战争以及军人这一职业,终其一生都想放弃军阶头衔,却难以如愿。

宇宙历796年,帝国历487年初,莱因哈特率领2万艘战舰踏上征途。他要让僭称“自由行星同盟”的叛军俯首称臣,并以此功绩巩固自己的地位。

同盟军组织了4万艘战舰迎敌,杨威利作为舰队幕僚之一随行出征。

是年,莱茵哈特·冯·罗严克拉姆20岁,杨威利29岁。


【自译练习】银河英雄传说Ⅰ黎明篇 序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