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arc谱面解析的一些看法
一,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希望更多玩家能够加入到制作谱面解析的行列中来。
我觉得圈子作为一个“交流”的环境,让有经验的玩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是非常好的技术交流方式。比起经常在各个音游群常见的“难度争论”话题,还是“经验分享”更有交流的价值。
当你在看到有人说你觉得难的谱面“简单”的时候,比起用“我才xxx分”来试图说服对方,我认为如果对方分享了他的经验和方法,让你也豁然开朗觉得“原来如此”,才是更好的结果。这才是一个交流的环境能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才是技术交流方面话题最根本的目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经验,促进所有玩家的水平进步。
另外,如果更多的玩家参与制作解析,互相补充,可以让解析变得更加全面。既拓宽了横向的谱面数量和范围,又纵向加深了不同角度下对谱面的分析和认识。这对整个交流的环境都是好事。
我现在也正在做着谱面解析,可是一个人的解析必然是片面的。一方面受限于我自己的实力,没有办法做出我没有基本掌握(至少分段PM)的谱面的解析。另一方面受限于我自己的失误经历,没有办法分析出我P得太轻松的谱面的失误点和难点。最后就导致我能做出“有价值”的解析的难度区间局限在“9中”到“10中偏上”之间这个范围。
当有人向我点歌10+和8级曲目的时候,我总是很无奈。此时我非常希望能有对这些等级有深刻认识的玩家来分享经验。
此外,就我对这一年来观众的反馈来看,我即便是在做自己认为“能做出有价值的解析的难度区间内”的解析的时候,也会有颇多遗漏或者对观众没有帮助的地方。这一缺点也是需要更多人一起制作解析才能克服的。
比如说,我个人偏向于音押,注重对乐理和节奏的分析。我不擅长爆发,习惯拆谱。所以解析内容也必然偏向于这些,这并不适用于所有观众。
总之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玩家加入到制作谱面解析的行列中来。

二,之后想说的是我对于谱面解析内容的理解
我觉得解析最应该规避的是“说废话”。
比如说现在我要解析vh的瀑布天键阵,我会说什么呢?(下面两图请按照正常的读谱习惯,从下往上阅读)


如果我说“这里是瀑布天键阵,比较考验读谱能力和底力,要多加注意和练习”,那么观众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什么都没得到——这里怎么读谱?是什么节奏和配置?怎么发力?有什么技巧?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失误点? 我要练些啥?
心中的疑问一点也没有得到解决,本来就知道这里是瀑布天键阵,现在还是只知道这里是瀑布天键阵。
观众看了一分也推不了,这种“说废话”是一个解析视频应该避免的。
推荐的做法就是从“怎么读谱”,“有什么发力方法”,“哪里容易失误,怎么避免”这些关键点出发,从根本上分析谱面配置。最终将“怎么做才能推分”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还是拿vh这段举例子,如果是我的话会说哪些内容:


怎么读谱?
这里配置是若干个双押,中间夹杂满8分单键。双押之间的节奏是“4433”。这意味着整体的配置是“双押-右起3连单键-双押-左起3连单键-双押-2连-双押-2连-双押”
怎么发力?
首先最重要的是熟悉双押的位置,可以在心里预先模拟双押的“4433”节奏。
比较直观的解法是把中间的单键都按交互打,第一组右起3连就用右起交互,左起类似。但是这样做会非常考验协调,也很容易手癖。推荐硬抗底力比较弱的玩家采用。
针对底力比较强的玩家,可以把单键全部单手扛下。右起3连就用右手扛完,左起3连就用左手扛完。后面几个2连就全部用右手扛,用全力连续打7下。此时双押的位置还增加了一个“确定换手时机”和“扛几下”的作用。这也是我最后PM时采用的方法。
每个玩家方法肯定各异,各有各的适合人群。但是做解析的思路是一样的,最后必然是回到“怎么做”上面。
“这里容易掉蛇” ——怎么才能避免?
“这里节奏难”——具体是什么节奏?
“这里是底力段”——具体怎么发力?
“怎么做才能推分”,这是我认为解析应该有的内容。

三,最后是我对什么水平的玩家适合做解析的看法。
我认为就像前面所说,一张谱面自己没有基本掌握(分段PM),或者PM得太轻松,都不是特别适合做解析。最适合做某张谱面解析的玩家,应该是对该谱面在足够多次失误之后,能基本掌握的玩家。比如说我花了几天,研究透了一张谱面,试过了足以让我大幅进步到稳定全P的方法,那么这个时候来分享经验就是相对具有参考价值的。
其实如果太轻松地PM了,那么客观上分析一下谱面配置,然后谈谈自己对一类配置的普适性处理方法,也是很好的。
如果自己没能分段PM,也并不是说自己的经验就没有价值,只不过在配置的分析上面必然做不到很全面。 可以单独拿自己完全掌握的片段来分享经验。
至于节奏乐理,我觉得掌握或者没掌握,都是可以做解析的。如前面所说,关键还是把“怎么做”说清楚,不要说废话。
比如climax开头, 按照乐理来分析就是“16分4连 - 12分3连 - 8分音嚯嚯嚯嚯4下”。但是光是这样把节奏分析出来,对于大部分观众都是难以消化的硬骨头。那么最后还是得回到非乐理的描述,来把“怎么做”讲清楚。(这也就是谱面解析之于节奏谱的不同之处)
“右起交互,开头4下比较快,用力打,之后3下稍微减速,最后嚯嚯嚯嚯停在左手,推荐用左手单手打,避免节奏错乱”
最后呈现出来的最关键的描述,并不需要用到乐理知识来表示。乐理只是能确保自己能够独立地抓到更多的细节的工具,以及让自己的表述更科学可信的方式而已。

写这么多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做解析,营造一个良好的圈子的交流氛围。当一个圈子的交流是由“技术”,“经历”,“审美”这些话题构成的时候,想必拉帮结派的冲突和争吵就不再会是“混圈”的关注点了吧。
我觉得作为一个交流的环境来说,音游圈是不能滚出音游的(小声)